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388章 地核记忆的编辑者(共振腔的顺逆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8章 地核记忆的编辑者(共振腔的顺逆之道)

青铜共振腔的底部泛着幽蓝的光。张叙舟的登山靴踩在螺旋状的青铜纹路里,每一步都像踩在巨型生物的血管上 —— 那些 “脐血管纹路” 正随着地核的搏动收缩,淡金色的能量流在纹路间缓缓流动,流速与 1387 章破解的 “诞辰共振” 频率完全相反,像在进行某种修复性的逆向循环。

“护江力 → 点。” 苏星潼举着银簪贴近纹路,簪身投射的能量读数忽高忽低,“这里的地核能量太‘活’了,像匹没被驯服的野马。我们的地引咒只能勉强稳住它,却没法引导 —— 你看这些纹路的走向,时而顺着地核自转,时而逆着来,根本没有规律。”

周伯用地质锤敲了敲腔壁的青铜板,回声在空腔里荡出三圈涟漪。锤尖接触的地方,突然浮现出赵山河的刻字:“1998.9.1,此处能量可‘洗’地核记忆,然顺者昌,逆者亡。” 字迹周围的纹路突然亮起,组成枚微型的 “地核自转示意图”,其中标注的 “0.003° 偏差”,正被股无形的力量慢慢推回正常值。

张叙舟的泉引指按在刻字上,指尖传来剧烈的灼烫感。地脉能量流不再是之前的 “撕裂感”,而是化作无数细小的针,刺向他的意识 —— 那是地核的 “记忆碎片”:1998 年的洪水漫过堤坝的轰鸣、赵山河在钻井平台上砸设备的怒吼、婴儿在抗洪指挥部里无意识的啼哭…… 这些碎片像失控的电影镜头,在他脑海里乱闪,其中最清晰的,是 10 岁那年在涵洞里摸到的裂缝,裂缝里渗出的热水带着铁锈味,与此刻青铜纹路里的能量气息如出一辙【涵洞底的焦皮味】。

“善念值 6.95 亿→6.94 亿。” 苏星潼的护江 App 突然弹出警告,# 地核记忆紊乱 #的话题阅读量破 30 亿,有全球地磁监测站反馈:“地核自转出现‘颤抖’,就像人在做噩梦时的抽搐。” 她放大银簪解析的纹路数据,“赵山河不仅想篡改记忆,还在纹路上加了‘逆序锁’—— 只要我们强行编辑,就会触发地核的防御机制!”

青铜神雀突然冲向共振腔的顶端,雀腹红光在穹顶拼出幅星图。张叙舟盯着星图里的北斗七星,突然发现其排列角度与青铜纹路的顺逆转向完全吻合:“是‘斗转星移’的规律!地核记忆的编辑,要跟着北斗星的轨迹来 —— 斗柄指东时顺转,指西时逆转,这才是赵守江说的‘顺天而非逆天’!”

他抓起搪瓷杯,将杯底的 “山” 字纹对准星图的北极星位置。杯身显影的赵守江笔记突然自动翻页,露出段被赵山河划掉的文字:“地核如稚童,记痛亦记恩。1949 年三峡植树时,曾见地核自动修复过 1931 年的洪灾记忆,只需引导,无需强改。” 笔记旁画着个简单的手势 —— 与张叙舟此刻泉引指的姿势惊人地相似。

“护江力 → 点企稳了!” 周伯举着监测仪大喊,“神雀的红光和纹路同步后,地核能量流的抖动减弱了 60%!” 他突然指向腔壁的一处凹陷,那里的青铜板上,刻着赵山河儿子的涂鸦 —— 歪歪扭扭的太阳和小船,涂鸦周围的纹路竟是完美的顺转方向,“原来他儿子无意中画出了‘顺序符’!赵山河当年肯定看到了,却故意忽略了……”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投射出段 1998 年的影像:赵山河抱着年幼的儿子站在钻井平台上,孩子手里的蜡笔在青铜管道上画着圆圈,每画一圈,地核监测仪的数值就稳定一分。赵山河当时的表情很复杂,既想擦掉涂鸦,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护江 App 的善念值在这时跳了下,6.94 亿→6.95 亿,有网友评论:“或许他只是想让地核记住儿子的画,却用错了方法。”

张叙舟的泉引指顺着孩子涂鸦的轨迹滑动,地核传来的震颤突然变得温润。他能 “看” 到那些狂暴的记忆碎片开始有序排列:1998 年的洪灾记忆被推到 “过去” 的位置,而 1949 年的植树记忆、2023 年的护江行动记忆被拉到 “现在” 的轨道。护江力仪表盘的绿光突然变得纯净, 点的数值旁跳出提示:【地核记忆编辑权限激活,当前修正有害记忆 12%】。

青铜共振腔的 “脐血管纹路” 突然亮起,淡金色的能量流顺着纹路涌向地表。苏星潼的银簪显示,全球 37% 的地磁监测站同时传来 “能量暖流” 的反馈:北京的地坛公园,百年银杏的根系突然渗出露珠;上海的黄浦江底,沉管隧道的钢筋锈迹在减少;三江源的热融湖塘,赤红色煞力正被金色能量中和。

“善念值 6.95 亿→7 亿!” 周伯刷新着数据,# 我给地核留句话 #的活动参与量破亿,网友们写下的祝福正通过银簪转化为能量流,注入青铜纹路。其中条来自赵山河老家的留言被顶到热评:“赵叔,你儿子现在是水利工程师,正在修长江堤防,他说要‘顺着水的性子修坝’。”

张叙舟将搪瓷杯轻轻放在共振腔的中心,杯身显影的日志最后,浮现出赵守江的笔迹:“地核的记忆,其实是所有人的记忆总和。护江者不是编辑,是整理者 —— 让痛的归痛,暖的归暖,互不干扰,方能长久。” 当这段话完全显影,整个青铜共振腔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那些 “脐血管纹路” 里的能量流,竟与护江 App 全球用户的心跳频率同步起来。

魏教授的视频通话突然接入,背景是地核平衡仪的监测屏:“地核自转偏差稳定在 0.002°!双磁符的协同效率提升到 98%!最神奇的是,1998 年留下的青铜碎片,现在全变成了‘记忆锚点’,能自动过滤有害能量!”

张叙舟的泉引指离开青铜板时,指尖沾着的能量光点组成了枚 “顺天符”。他望着共振腔顶端的星图,北斗星的斗柄正缓缓指向东方,青铜神雀的红光与之呼应,在地面拼出 “秦岭太白山” 的坐标 —— 与 1391 章预告的下一站完全吻合。

“该走了。” 他收起搪瓷杯,杯底的 “山” 字纹此刻像块温玉,“地核记住了该记的,我们还有新的记忆要去守护。”

车队驶离陨石坑时,张叙舟从后视镜里看到,青铜共振腔的顶端裂开道细缝,淡金色的能量流顺着裂缝涌向天空,在罗布泊的夜空中化作条璀璨的光带,与北斗星连成一线。护江 App 的推送栏里,跳出条新消息:【全球地核观测网建成,实时共享地核记忆片段,解锁 “全民记忆编辑” 初级权限】。

他摸着口袋里的搪瓷杯,能清晰地感觉到杯底 “山” 字纹的温度与自己的体温渐渐融合。 点的护江力不是终点,就像地核的记忆永远在更新 —— 那些被抚平的褶皱,会变成新的年轮;那些曾引发阵痛的记忆,终将在无数人的善意中,化作守护地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