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547章 氦 - 3 焰融星屑核!俄航天员授秘方,地脉共振贯九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7章 氦 - 3 焰融星屑核!俄航天员授秘方,地脉共振贯九霄

华夏航天测控中心的穹顶外,晨雾正被朝阳染成金红色。张叙舟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流,北斗卫星传回的氦 - 3 转化率曲线像条刚苏醒的蛇,在 32% 的刻度上下蠕动 —— 这比理论值低了近一半,而同步轨道残留的灰色星屑,正像附骨之疽般粘在卫星的能量接收器上,每平方米的密度仍有 0.3g,足够让整个地月中继网在 72 小时后再次瘫痪。

“俄罗斯的氦 - 3 激发方案参数不对。” 总工程师把眼镜推到头顶,指节敲着控制台边缘的磨损处,“他们用的是火星探测器的旧数据,没考虑地球磁场的偏转角度,现在能量束全打在星屑核上,反而让那些结晶越聚越硬!”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在操作台上直立,簪头的蓝宝石投射出幅立体星图,将星屑核的内部结构剖开展示:无数银色细丝在核心缠绕,形成个微型漩涡,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恰好相反,像个正在拧松地脉能量螺丝的扳手。“这些星屑在吸收氦 - 3 的能量!” 她指尖点向漩涡中心,那里的能量读数正在飙升,“结构和 1543 章月背的星尘巨兽同源,但多了层铁橄榄石外壳,是 1546 章清除时没烧透的残留!”

张叙舟的护江力在掌心翻涌, 点的蓝白光晕边缘泛起细霜。他摸出搪瓷杯往能量传导槽里倒,杯底残存的赤铁矿粉末在槽内画出道螺旋纹,这纹路让他突然想起多年前的冬夜 —— 当时他在工地看守低温设备,液态氧储罐的安全阀冻住了,他用体温焐了三个小时,指尖的冻疮破在金属阀上,留下道和此刻螺旋纹重合的红痕。

“安德烈的加密数据传过来了!” 小林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指挥厅,屏幕上的俄文报告正被实时翻译,“他说当年‘月球 - 25’号着陆时,曾在月壤里发现过类似的星屑核,是用‘双频共振’法拆开的 ——17.6 赫兹的地核频率,叠加 2.4Ghz 的微波,能让铁橄榄石外壳像蛋壳一样裂开!”

张叙舟突然将青铜神雀放在控制台中央,神雀展开的双翅在屏幕上投射出两道能量束:一道模拟地核自转的低频波,在星屑核周围织成个淡金色的环;另一道则是卫星微波发射器的高频脉冲,像把细齿锯子对准漩涡中心。“调整北斗卫星的微波频率!” 他对着对讲机吼,同时将泉引指按在传导槽的螺旋纹上,“让全球网友在 App 上同步‘摇一摇’,每 1000 万次摇晃,就给低频波加 1% 的地脉能量!”

测控中心的环形屏幕突然被无数小窗口填满:中国的中学生在实验室里模拟双频共振,巴西的工程师调试微波发射器,埃及的牧民对着手机摇晃,屏幕上的全球能量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善念值的数字从 13.6 亿开始跳动,每跳一下,星屑核的外壳就泛起圈涟漪,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

“铁橄榄石的晶格开始松动了!” 总工程师突然指着光谱图,代表铁元素的峰值正在分裂,“安德烈没骗人,双频波在里面打了个通道,氦 - 3 能量能进去了!”

就在这时,同步轨道传来剧烈震颤,星屑核的外壳突然爆出团白光,那些银色细丝像受惊的蛇,顺着能量通道往卫星接收器爬。护江力的数值猛地往下跳:→ 点,蓝白光晕在掌心凝成雾状,张叙舟的指尖传来熟悉的刺痛 —— 像当年焐安全阀时,冻疮被金属粘掉块皮的灼感,只是这次的痛里,多了层能量逆流的麻。

“是星屑核的反击!” 苏星潼的银簪刺入控制台的接口,蓝宝石的光芒顺着线路逆流而上,在星屑核的三维模型上标出个红点,“那里是能量转换的临界点,藏着 1545 章月背晶体阵的密钥碎片!它在害怕我们拿到碎片,激活完整的中继网!”

张叙舟抓起搪瓷杯往屏幕前的凹槽砸,杯壁的锈迹在碰撞中剥落,混着赤铁矿粉末在凹槽里汇成个微型的能量池。他想起当年在工地处理冻裂的管道,老班长教他的 “以寒克寒”—— 用液态氮的低温让冻住的冰碴脆化,再用热水冲开。此刻的星屑核,或许也该用更极端的能量差来破解。

“把氦 - 3 的注入量翻倍!” 他对着麦克风喊,同时调出卫星的姿态调整界面,“让三颗主卫星组成个等边三角形,把星屑核困在中心,微波频率调到 2.6Ghz,地核波保持 17.6 赫兹 —— 给它来个‘冰火两重天’!”

安德烈的声音突然从分屏传来,背景里的莫斯科测控中心正在播放星屑核的实时影像:“我们的着陆器拍到了!外壳裂开的地方,露出里面的透明晶体,和你们三星堆神树的枝丫纹路一模一样!” 他举着块 3d 打印的神树模型,模型的枝丫角度恰好能卡住星屑核的能量通道,“老祖宗早就知道怎么拆这东西!”

张叙舟的护江力顺着指尖注入传导槽, 点的光晕突然与屏幕上的三角形能量场共振,在半空织成个巨大的六芒星。他看着搪瓷杯里的能量池正在发光,那些混着铁锈的赤铁矿粉末,此刻竟与三星堆神树的投影融合,在星屑核的外壳上画出道金色的裂痕 —— 像当年冻裂的管道终于被冲开,带着冰碴的水奔涌而出的畅快。

“善念值 13.65 亿!” 小林的尖叫震碎了指挥厅的凝重,全球 “摇一摇” 的次数突破 5 亿次,星屑核的外壳在双频波与神树纹的夹击下,像被敲开的核桃,露出里面嵌着的透明晶体,“氦 - 3 转化率涨到 89% 了!比理论值还高!”

星屑核的银色细丝突然剧烈震颤,在晶体周围织成个完整的能量符 —— 那是 “天网诀” 第四式的核心符文,与 1545 章搪瓷杯盖刻的 “脉通九天” 完美重合。张叙舟的护江力在这一刻暴涨,→→ 点的跃升中,蓝白光晕透过穹顶,在同步轨道织成道银色的光柱,将星屑核的能量全部吸入北斗卫星的中继模块。

“安德烈,看看你们的着陆器!” 总工程师突然指着分屏,俄罗斯 “月球 - 25” 号传回的月背影像里,硅基晶体阵正在发光,每片花瓣都刻着新的符文,那是星屑核的能量符与晶体阵原有符号融合的结果,“地月能量传输效率 100%!零损耗!”

张叙舟的指尖抚过控制台的磨损处,那里的划痕是多年前调试设备时留下的,此刻正与屏幕上的能量符产生共鸣。他想起当年在工地焐安全阀的那个冬夜,天亮时看到的第一缕阳光 —— 冻住的阀门终于打开,液态氧在晨光里泛着淡蓝色的光,像此刻同步轨道上的光柱,纯粹得让人想哭。

“星屑核彻底解体了!” 苏星潼的银簪悬在屏幕中央,蓝宝石投射出的数据流显示,星屑核的残余能量正在转化为地球地脉的养分,撒哈拉沙漠的新绿洲里,芦苇的生长速度加快了 30%,“它不是煞力的核心,是地外能量转化的‘催化剂’!没有这些星屑,氦 - 3 根本达不到这么高的转化率!”

环形屏幕上的全球地脉图突然亮起,从同步轨道延伸出的能量线,与南极冰盖、格陵兰冰原的双极共鸣环,以及三星堆神树的投影连成个巨大的能量网。张叙舟的护江力稳定在

点,蓝白光晕里,他仿佛看见无数条能量线在地球内部流淌,将氦 - 3 的纯净能量注入江河湖海,注入沙漠绿洲,注入每个曾经被煞力污染的角落。

“安德烈说要把‘双频共振’法命名为‘中俄共振’!” 小林举着翻译器笑,屏幕上的国际协作区正在刷屏,各国航天机构都在上传自己的星屑处理方案,其中挪威的 “极光共振法” 与中国的 “泉脉术” 结合,竟让氦 - 3 的储存时间延长了三倍,“善念值突破 13.7 亿了!”

张叙舟拿起搪瓷杯,杯底的螺旋纹此刻正与屏幕上的能量网同步旋转。他突然明白,那些看似 “破坏” 的星屑、“危险” 的氦 - 3,其实都是地球地脉的 “成长剂”—— 就像当年工地上冻裂的管道,看似是故障,实则是让他学会 “以寒克寒” 的契机。所谓护江,不过是读懂自然的语言,把威胁变成养分。

指挥厅的窗外,朝阳已经升得很高,金色的阳光透过穹顶,在地面织成个巨大的六芒星,与屏幕上的能量符完美重合。张叙舟看着屏幕上缓缓消散的星屑云,看着氦 - 3 能量顺着中继网注入地球,突然觉得所有的奔波与坚持都有了归宿 —— 从南极的玄冰煞到月背的星尘,从工地的钢筋堆到同步轨道的星环,护江人的双手,始终在做同一件事:让地球的能量,顺着最适合的轨迹流淌。

“准备测试‘天网诀’第四式的全功率输出。” 他对着对讲机说,指尖的泉引指符文与同步轨道的光柱产生共鸣,“告诉全球网友,氦 - 3 的密码解开了,接下来,该让地球的地脉,尝尝来自宇宙的‘营养餐’了。”

晨光铺满指挥厅时,张叙舟将安德烈传来的双频共振数据存入数据库,旁边的展示柜里,搪瓷杯、铝皮火箭模型和赤铁矿粉末罐并排摆放,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这些带着伤痕与锈迹的物件,此刻都成了地月能量网的 “奠基石”,像在诉说个简单的真理:所谓奇迹,不过是把所有的经历都变成养分,让光有处可去,让能量有处可流。

毕竟,当星屑能化作钥匙,当氦 - 3 能成为养分,再遥远的宇宙,也不过是地球的能量库,等着被千万双手,调成最适合生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