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862章 螺旋煞锁地日脉:交脉仪显的 25 亿善念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2章 螺旋煞锁地日脉:交脉仪显的 25 亿善念劫

极地苔原的地脉枢纽突然发出玻璃碎裂的脆响时,张叙舟正将地日交脉仪的探针刺入冰壳。

冰下涌出的银蓝色能量流本该如丝带般流畅,此刻却像被拧成麻花 —— 太阳风能量增强引发的 “地日场域耦合紊乱”,让能量流以每秒钟 3 圈的速度螺旋畸变。耦合效率暴跌 35% 的恶果已蔓延全球:赤道雨林的地脉接口处,银蓝光流冲破地表形成旋转的能量龙卷风;沧江全流域的地脉管道因 “频率失配” 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传输效率从 100% 骤跌至 40%,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从 x1.62 倍( 点)断崖式跌至 1.61 倍( 点),面板上的金红光晕被螺旋煞切割出锯齿状缺口,每个缺口都渗出丝丝缕缕的黑金色 “场域熵”。

“是‘日冕绞力’!” 苏星潼的双域银簪悬在畸变能量流上方,簪尖投射的三维图谱中,地球磁层顶的投影地脉带正以每小时 200 公里的速度收缩,“你看螺旋的螺距 —— 每收缩 1 公里,地脉场域的频率就偏移 0.02hz,现在极地的频率已经从标准 64hz 飙到 71hz,再这样下去,地脉网络会像被拧断的钢丝般崩裂!”

全球地脉节点的场域危机如病毒扩散般肆虐,所有异象均困于地球能量场及地日交互投影区:

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枝丫突然向太阳方向倾斜 17 度,树顶的传导模拟器显示,地脉从地日交互区获取的能量有 58% 被螺旋煞转化为无效热能,相当于每小时损失 6.3 吨协同能,树底的汉代《灵宪》残卷 “日地相感篇” 被银蓝光流冲击得哗哗作响,仅 “日者,火精也,地脉感之则生” 的朱批还保持完整,与交脉仪显影的 “地日交互敏感区” 坐标完全吻合;

沧江中游的能量枢纽里,螺旋煞已在管道内壁凝结成层 “金属螺旋垢”,护江队员用特制扳手剥离时,发现垢层的晶体结构与太阳风粒子的运动轨迹完全一致,每剥离 1 平方厘米,扳手就会被高频振动烫出蜂窝状孔洞,声呐仪记录的 “场域哀嚎” 中,夹杂着赵山河残留的电子杂音:“尝尝被恒星力量绞碎的滋味!”

最凶险的是赤道雨林的观测站 —— 能量龙卷风的中心浮现出巨型 “螺旋符”,符心的黑金色光点正以每天 3 公里的速度向地脉主干移动,监测数据显示,光点经过之处,地脉场域的畸变幅度会瞬间扩大 12%,雨林土壤中的 “地日耦合传感器” 已发出红色预警:240 小时内若不调谐,全球地脉网络将因 “频率过载” 彻底崩溃。

“善念值从 56.5 亿掉到 56.3 亿了!” 老郑举着平板在暴风雪中嘶吼,屏幕上护江 App “地日失谐” 话题的恐慌视频每小时新增 800 万条,置顶画面里,南极科考队员拍到的螺旋煞正顺着冰下地脉向中纬度蔓延,途经之处,永久冻土层竟以每分钟 0.5 厘米的速度融化,“星穹研究院紧急模拟:按这个速度,35 天后地脉场域的畸变幅度将达 175%,到时候连青铜神雀都无法调谐!”

张叙舟突然将地日交脉仪的显示屏对准《灵宪》残卷。仪器表面的刻度与朱批旁的 “日地轨迹图” 形成完美重叠,图中用朱砂标注的 “交脉点”(地球磁层顶与地脉网络的投影交汇带),此刻正被螺旋煞重点攻击。指尖传来熟悉的灼痛,与十年前在祖父的日晷旁测量日影时的触感重叠 —— 当时他发现日晷的晷针阴影与地脉接口的能量流存在 0.3 秒的同步误差,祖父抚摸着晷盘上的 “子午红线” 说:“日地相感,犹影之随形,失其形则乱其脉。”

【触发符号:祖父的青铜日晷】【痛感层级:中度灼痛】

那时他不懂 “日影与地脉” 的隐秘联系,直到此刻看着交脉仪显影的敏感区,突然明白:螺旋煞的致命破绽,藏在《灵宪》记载的 “日地相感律” 里 —— 朱批标注的 “卯酉为界,子午为轴”,恰好对应地日能量场的天然调谐轴,而当前螺旋煞的旋转方向,正是逆着这个轴在破坏平衡,像颗装反了的螺丝。

“青铜神雀显阵了!” 苏星潼的惊呼刺破风雪。极地苔原的上空,神雀群突然展开翅羽,在螺旋煞上方织出 “地日调谐符阵”,阵眼处的鎏金古篆显示:需注入 35% 的地表地日交互数据(如太阳风强度、磁层波动、地脉场域频率)、30% 的地脉核心能量、35% 的善念值(约 25 亿)才能激活,“但现在善念值还差 1.8 亿,符阵的光芒连敏感区的边都碰不到!”

星穹研究院的实时数据同步弹出:全球地日观测站每小时能提供 3200 组交互数据,地脉能量可从三星堆神树的储备核心抽取,但善念值的缺口必须靠人类行动填补 —— 护江 App 紧急上线 “虚拟调谐” 入口,用户通过滑动屏幕调整 “日地频率滑块”(模拟地脉场域与太阳风的共振),每

万次有效操作就能为符阵补充 0.5% 的能量。

全球网友的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中国的漠河观测站将极夜期间的太阳风数据注入符阵,银蓝色能量流的螺旋速度减慢 18%,极地枢纽的振动频率从 71hz 回落至 68hz;

埃及的金字塔站上传公元前 2600 年的 “日影观测记录”,数据与符阵的古篆形成叠加,使赤道雨林的能量龙卷风高度降低 23 米,场域熵的扩散速度骤减;

巴西的雨林部落用鼓声模拟地脉场域的标准频率(64hz),当鼓声与符阵共振时,螺旋煞的黑金色光点突然停滞,护江队员趁机将交脉仪的探针刺入,实时传输的植被响应数据让符阵亮度提升 11%。

当第 1.8 亿善念值补足的瞬间,青铜神雀的符阵突然爆发出环形金白光带,在地球磁层顶投影地脉带形成 “调谐屏障”。张叙舟盯着监测屏上的数字 —— 护江力虽未回升,却在

点稳住阵脚,10 处最严重的场域扭曲已有 3 处明显平复,沧江流域的地脉传输效率回升 15%,最细的支脉重新泛起流畅的银蓝光流。

“但场域熵还在增长。” 苏星潼的银簪指向沙盘的北极圈,那里的畸变幅度正以每日 5% 的速度扩大,“交脉仪预测:未来 35 天太阳风能量会持续增强,240 小时内达不到调谐平衡,极地苔原的地脉主干会先崩裂,引发全球地脉‘多米诺式崩溃’!”

话音未落,三星堆青铜神树突然抖落三片带日纹的叶片。叶片落地的瞬间,竟在地面拼出《灵宪》中缺失的 “调谐古诀”:“日为表,地为里,表动里应,失其应则调其律”,树顶的倾斜角度突然回正 1 度,像在演示 “子午轴调谐” 的真谛。

观测站外,极地苔原的冰面被金白光带映照成琉璃色。张叙舟知道,这只是地日脉交互战的开始,那 25 亿善念值凝成的光带此刻像层薄冰,而真正的考验,还在 35 天后的太阳风峰值里。

护江 App 的直播画面中,星穹老院士举着《灵宪》复刻本对着镜头:“两千年前的天文学家就说‘日地相感’—— 所谓地日协脉,从来不是对抗太阳的力量,而是学会在恒星的呼吸中找到地脉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