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396章 天价套餐坑人?一器对症破迷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6章 天价套餐坑人?一器对症破迷局

王师傅的木工房来了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手里拎着个烫金礼盒。“王师傅,尝尝这个‘万能镇颤套装’!” 他扯开礼盒,里面摆着蜂蜡、砂纸、棉布、松香,甚至还有块马蹄铁,“一套顶十二样,不管啥震颤都能镇住,特价只要 998!” 王师傅拿起那块蜂蜡,指甲一掐就碎 —— 正经蜂蜡得用手焐软,这玩意儿硬得像块塑料。

维也纳的乐器行里,安娜看着 “皇家级音准套餐” 直皱眉。套餐里的松香块雕成了天鹅形,银杏叶压成了标本,棉线缠着金丝,标价能买十把普通小提琴。店员拍着胸脯保证:“用了这个,您的琴十年不跑音!” 可她拿起天鹅松香往弦上蹭,琴立刻发出 “吱呀” 的怪叫,比没调准的还难听。

墨西哥城的文具超市,梅萨的妈妈被 “学霸防断芯套装” 的广告吸引。套装里的铅笔杆镶着彩钻,笔记本封面印着星座,连橡皮都做成了卡通造型,价格是普通文具的五倍。她咬咬牙买了套,结果梅萨写作业时,彩钻硌得手疼,铅笔芯断得更勤了,作业本上的黑疙瘩比字还多。

一、套餐横行乱市场

护江 App 的 “智商税曝光” 专区成了吐槽大会。山东铁匠晒出的 “全能打铁套装”,里面的马蹄铁薄得像纸片,埋进砧子三天就锈成了渣,锤头偏得更厉害;杭州书法家买的 “文房四宝镇颤套”,宣纸洇墨,毛笔掉毛,镇纸竟是块灌了水泥的木头,差点把书桌压塌;瑞士钟表匠最惨,花两万块买的 “精密防震套装”,里面的橡胶垫全是回收料,机芯里的齿轮被磨得千疮百孔。

“这哪是镇颤,是添乱!” 王师傅的徒弟把套餐里的 “蜂蜡” 扔进炭火盆,火苗 “腾” 地窜起蓝焰,烧出股塑料味。他举着手机直播拆解套装,镜头里的砂纸磨两下就掉渣,棉布是化纤的,连马蹄铁都带着毛刺。“正经蜂蜡得是黄中带褐,这玩意儿白花花的;好砂纸背面有防滑纹,这破纸一撕就烂!” 评论区的铁匠、木匠、乐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 “踩坑” 经历,# 天价套餐坑人 #的话题半小时冲上热搜第一。

善念值像被戳破的气球,从 151 亿掉到 150.8 亿。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也跟着波动,那些用了套餐的区域,震颤均衡度暴跌 27%,木工房的不合格品堆成小山,音乐厅的演出频频出错,学校的作业本像被猫抓过。有网友算过账:全球买套餐花的冤枉钱,能建三个星穹研究院。

张叙舟的宇颤均脉仪检测了十套 “万能套装”,结果触目惊心:蜂蜡掺了石蜡(震颤吸收率从 30% 降到 5%),松香是工业废料(稳音效果反降 40%),马蹄铁含杂质(会加剧震颤)。“这些东西不仅没用,还会扰乱地脉的均颤纹!” 他把检测报告发到护江 App,配图里的均颤纹在套餐影响下,扭曲成了锯齿状,像被硬生生掰断的树枝。

二、对症拆穿伪科学

王师傅在护江 App 开了 “辨假直播”,教大家 “三看识货”:看蜂蜡(手焐能软,断面有油光)、看松香(捏着发黏,划玻璃有白痕)、看砂纸(背面有网格,正面砂粒均匀)。他当场用真蜂蜡和套餐蜂蜡对比,真的涂在楠木上,木花顺顺当当;假的一涂,木头表面立刻起皱,震颤纹乱得像团麻。

“不是贵的就好,是对的才好!” 王师傅举起自己用了三十年的蜂蜡,蜡块被手焐得油亮,上面还留着指甲的刻痕,“这玩意儿五块钱能买一大块,比那 998 的套装管用十倍!” 直播结束时,善念值涨了 0.1 亿,评论区全是 “跟着王师傅学省钱” 的留言。

安娜的 “音准打假音乐会” 轰动了维也纳。她先用工行套装里的天鹅松香演奏,琴弦跑音跑到观众捂耳朵;再换上自己的陈年松香,同一首曲子听得人热泪盈眶。“好的松香闻着有松脂香,不是化学味;摸着手感黏,不是硬邦邦;擦在弦上会结薄痂,不是厚疙瘩。” 她把两块松香砸碎,真的断面像琥珀,假的全是气泡,“钱要花在刀刃上,不是花在花样上!”

梅萨的班级搞了场 “文具 pK 赛”。普通粗铅笔对阵套餐镶钻笔,普通笔记本对阵星座本,结果普通文具的断芯率比套餐低 60%。老师拿着数据给家长们看:“孩子写字靠的是方法,不是笔上的钻;防断芯靠的是握姿,不是本子上的星座。” 家长们当场退掉了手里的套餐,文具店的普通铅笔销量涨了三倍。

苏星潼把各地的辨假方法编成 “防坑手册”,按行业分类:木工看蜂蜡硬度(25c以上能软化的才合格),乐手闻松香气味(无刺鼻味为好),学生试铅笔手感(笔杆粗细适合抓握最重要)。手册下载量三天破亿,有个家具厂老板按手册退货,挽回损失二十万,特意给护江队寄了面锦旗,写着 “揭穿套路,还我匠心”。

三、按需择物归本真

竹乡的 “物件义诊” 大会上,王师傅的摊位前排起长队。乡亲们抱着各种套餐来 “求医”,他用小刀刮刮蜂蜡,摸摸砂纸,就知道能不能用。“这个蜂蜡掺了太多石蜡,得掺三成真蜡才能用;这块砂纸砂粒太粗,适合硬木不适合薄板……” 他边说边改,把废物件盘活,气得卖套餐的商家直瞪眼。

有个老木匠抱着套 “顶级套装” 来,里面的刨刀倒是好钢,就是不适合他常用的松木。王师傅给刨刀磨了个新角度,又配了块合适的蜂蜡:“好东西得用对地方,就像好马得配好鞍,不是套上金鞍就管用。” 老木匠用改过的工具刨松木,震颤纹顺得像流水,木花卷成的筒能当笛子吹。

安娜的琴房成了 “松香诊疗室”。她教乐手们按琴弦材质选松香:钢弦用硬松香,尼龙弦用软松香,肠衣弦用混合松香。有个学生用着几百块的进口松香,却总调不准音,安娜一看就笑了:“你的琴是钢弦,得用硬点的,这软松香适合尼龙弦,就像给冬天穿单衣,能舒服吗?” 换了合适的松香,那学生的琴音准得像钢琴。

梅萨的学校开展 “我的最佳搭档” 活动,孩子们给自己的文具配对:细铅笔配描红本,粗铅笔配练习册,画画用软木垫,写字留指缝。有个总断芯的男孩发现,自己的铅笔没问题,是握笔太用力,放松后断芯次数少了一半。“原来不是东西不好,是我不会用!” 他在作文里写道,得了全校最高分。

善念值在 “理性消费” 的热潮中回升到 151.2 亿,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稳定在

点(x2.70 倍),屏幕上的均颤纹流畅得像书法。张叙舟的搪瓷杯里,真物件的能量波越来越清晰,假套餐的杂质波被慢慢净化,杯壁上的太极图旋转得更有力,像在给地脉输送清流。

四、真用胜奢守本心

王师傅的木工房挂起块新牌匾:“宁用一真,不用十假”。他把套餐里的假蜂蜡熔了,掺进真蜡重新熬,做成 “打假蜂蜡”,每块上都刻着个 “真” 字。买这种蜂蜡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用着踏实,知道里面没糊弄事。” 他的徒弟说要开个 “真材实料店”,只卖经过验证的镇颤物件,不搞花里胡哨的包装。

安娜发起了 “松香银行” 活动,乐手们把用剩的松香捐出来,她统一提纯后再分下去,既不浪费又保证质量。有个贫困学生用 “松香银行” 的料,拉出了全校最好听的曲子,她说:“好音乐不靠贵松香,靠的是练琴的功夫。” 现在,“松香银行” 已经开到了十个国家,拯救了无数被套餐坑过的琴。

梅萨的妈妈成了 “文具理性派” 的代言人,她在家长群里分享 “平价好物”:两元店的粗铅笔、菜市场的棉布垫、旧报纸做的笔记本。“孩子需要的是能写字的笔,不是带钻的玩具;需要的是能摊平的本,不是印着星座的纸。” 在她的影响下,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再也不敢卖天价套餐,连老板都学会了 “按需求推荐”。

护江 App 的年度报告显示,经过 “套餐打假”,全球镇颤物件的有效使用率从 62% 升到 89%,善念值因 “理性共鸣” 突破 151.5 亿。最让人惊喜的是,地脉的均颤纹变得越来越清晰,在宇颤均脉仪上,那些被套餐扰乱的区域,纹路正慢慢修复,像被春风吹绿的荒原。

王师傅锁木工房时,最后看了眼那块 “宁用一真” 的牌匾。月光下,牌匾的影子投在地上,竟与地脉的均颤纹重合。他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手艺人靠的是眼里有活,不是手里有宝;过日子凭的是心里有数,不是身上有金。” 晚风带着蜂蜡的松香,吹过摆满真物件的工作台,像在应和这句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