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2684章 铅板防御全崩溃 暗粒穿墙如幽灵 猛犸超导骨显磁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84章 铅板防御全崩溃 暗粒穿墙如幽灵 猛犸超导骨显磁威

极北镇的永久冻土层突然喷出银色喷泉。张叙舟盯着全息监测屏,指节因用力攥紧而发白 —— 那些从地下 300 米涌出的暗物质粒子,像高压水枪喷出的水流,轻松穿透 10 厘米厚的铅板防护,在雪地上砸出密密麻麻的微型空洞。护江力数值在铅板失效的瞬间暴跌至

点,每块被穿透的防御板都像在数值上剜掉一块肉,传统防护的无力感像极夜的寒气,浸透了整个指挥中心。

“它们根本不在乎这些!” 李教授将铅板碎片扔在地上,金属板上的孔洞边缘泛着幽蓝微光,“暗物质只和原子核碰撞,常规物质对它们来说就是筛子!云脊山的混凝土浇筑层也塌了,空洞扩张到 60 米,我们等于在给地脉戴纸糊的盔甲!”

一、幽灵粒子的 “穿墙绞杀”

第一波铅板失效冲击了雪脉山的临时防御线。那些用来隔离煞雾的铅制屏障,此刻像被虫蛀的树叶,布满蜂窝状孔洞,灰黑色的煞雾顺着孔洞渗出,在雪地上汇成溪流,所过之处,超导符阵的蓝光都黯淡一分。更可怕的是,暗物质粒子穿透冰层后,在沧江主干道形成 “隐形漩涡”,渔民的渔网撒下去就会莫名断裂,网丝的断口处残留着湮灭能量的灼痕。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视野沉入铅板孔洞。暗物质粒子的运动轨迹呈 “量子隧穿” 特性,能直接穿过物质的原子间隙,就像幽灵穿过墙壁。铅板、混凝土、钢板 —— 人类能想到的所有防护材料,在 115 个 \/ 立方米的粒子密度面前,都成了摆设。空洞边缘的能量坍缩流因防御失效,转速提升至每秒 5 圈,矿脉晶格的崩解速度比之前快了 40%。【触发符号:铅板上的蜂窝孔洞】【痛感层级:重度】记忆里用手抓沙子却抓不住的无力感,此刻与 “看得见破坏却拦不住源头” 的绝望重叠,两种情绪在胸腔里撞出闷响。

苏星潼的银簪悬浮在铅板上方,簪尖的超导粉末被暗物质粒子撞成星尘。这些星尘在空中组成 “弱相互作用” 的古蜀文注解,揭示出残酷真相:暗物质与常规物质的相互作用截面仅为 10???平方厘米,相当于足球场里找一根头发的概率。青铜神雀的模拟显示:要完全阻挡粒子流,需要强度达 10 特斯拉的超导磁场 —— 这是现有设备极限的 2 倍。

善念值在 “幽灵绞杀” 中跌至 33.2 亿。护江 App 的 “防御崩溃” 直播里,用户上传的失败案例刷屏:新疆的防辐射铅房被粒子穿透,里面的能量检测仪疯狂报警;上海的粒子对撞机实验室尝试用强磁场拦截,却因磁场强度不足,让粒子流在设备内部留下一串微型空洞;最揪心的是极北镇的科考站,研究人员发现,暗物质甚至能穿透人体,在体内形成瞬时空洞,虽然无害,却让所有人都成了 “会行走的筛子”。

极北镇老牧民鄂温克族的玛鲁突然发来雪橇犬拉的冰橇视频。冰橇上装载的猛犸象化石残骸泛着奇异的蓝光,“这些骨头堆在冻土里,周围没塌!” 画面中,化石周围 10 米内的冻土层完好无损,铅板防护失效的区域,唯独化石附近的暗物质粒子像遇到无形墙壁,轨迹发生 90 度弯折。

二、猛犸骨的 “天然磁盾”

“是化石里的超导矿化层!” 张叙舟翻出祖父的 “史前地脉笔记”,其中 1978 年的科考记录用红笔标注:“猛犸象化石与星髓铁脉共生,骨组织矿化后含钛镍合金,低温下具超导性。” 他立刻让护江队组织化石开采,在极北镇冻土层中起出 300 块猛犸象骨骼化石,这些沉睡万年的史前遗产,此刻成了地脉的最后希望。

护江队在云脊山的空洞边缘搭建 “猛犸超导阵”:

核心层:用猛犸象股骨化石按同心圆排列,每根骨头的矿化层都朝向圆心,形成天然的磁场聚焦器;

增强层:在骨缝间填充钇钡铜氧超导膏,利用化石的多孔结构增强磁场均匀性;

驱动层:通过泉脉术注入地核磁流,激活化石的超导特性,磁场强度瞬间突破 12 特斯拉 —— 这是人类设备从未达到的强度。

当第一缕地核磁流注入阵眼,奇迹在矿道里爆发:猛犸骨周围浮现出金色的磁场穹顶,暗物质粒子撞上穹顶就像水滴撞上凸透镜,轨迹发生明显偏折,穿透率从 95% 骤降至 5%。云脊山的空洞扩张戛然而止,坍缩的能量流开始反向旋转,像被磁盾推回的潮水,护江力在第一个阵眼激活时回升 300 点,回到

点。

“是骨组织结构的功劳!” 李教授对着 x 光片大喊,猛犸象骨骼的哈弗斯管在矿化后形成纳米级超导通道,这些通道能让磁场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防护死角。这种 “天然超导磁体” 的效率,比人工设备高 30%,就像进化赋予史前巨兽的 “地脉守护基因”。

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磁场穹顶延伸,看到了更震撼的图景:猛犸象化石的矿化层中,藏着与极北镇星髓铁脉同源的 “磁流密码”,这些密码能引导地核磁场形成 “螺旋防御场”,其结构与祖父绘制的 “北极磁轴图” 完全吻合。笔记里夹着的老照片显示:1978 年,祖父曾在同一区域发掘出类似化石,照片背面的批注写着 “万年前的地脉守护者”。【触发符号:螺旋防御场的磁流密码】【痛感层级:轻度】记忆里博物馆里猛犸象骨架的威严感,此刻与 “史前巨兽守护现代地脉” 的画面重叠,时空的距离在超导磁场中消弭。

苏星潼的银簪此时刺入化石阵眼,簪尖的古蜀文与磁流密码共振,演化出 “三阶超导术”:

激磁:用泉脉术唤醒化石的超导记忆;

调谐:按骨缝角度调整磁场螺旋度(误差≤0.5 度);

扩域:将单阵磁场与双极符阵连接,形成防御网络。

极北镇的化石阵与雪脉山的超导符阵在术法引导下形成共振,金色的螺旋磁场在两座山之间织成防护网,暗物质粒子的穿透率进一步降至 3%,护江力突破

点,每激活一块化石增长 100 点的规律清晰可辨。

三、弱相互作用的 “以弱制弱”

当猛犸超导阵覆盖 20% 的空洞区,张叙舟在磁场数据中发现了反常识的规律:暗物质的 “弱相互作用” 反而成了防御的突破口 —— 它们与钛镍合金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截面,是普通物质的 100 倍。这意味着,只要找到能与暗物质发生弱相互作用的材料,就能用 “以弱制弱” 的方式拦截它们,就像用特定频率的声音驱赶特定种类的昆虫。

青铜神雀的材料库显示:除了猛犸象化石,陨石中的 “铁镍磷化物” 也有同样特性。云脊山的老矿工王铁山突然想起,废矿道里堆着几十年前捡到的 “天外来石”,这些石头的碎片此刻成了超导阵的完美补充,加入陨石碎片后,磁场对暗物质的偏转率提升至 98%。

李教授的团队据此研发出 “弱相互作用增强剂”:将陨石粉末与双脉竹汁液混合,涂在猛犸骨表面,能让粒子与化石的作用截面再扩大 50%。雪脉山的防护网在增强剂作用下,甚至能捕捉到少量暗物质粒子,这些粒子在磁场中湮灭时产生的能量,刚好能为超导阵供电,形成 “防御 - 供电” 闭环。

善念值在这个发现中升至 33.3 亿。护江 App 的 “陨石征集” 活动吸引全球用户参与,挪威的驯鹿牧民、澳大利亚的陨石猎人、中国的陨石收藏家纷纷捐赠藏品,每 1 公斤陨石能让防护网的范围扩大 100 米。最动人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用磁铁在河滩上收集含铁陨石碎片,这些 “儿童能量” 竟让增强剂的效果提升 10%,印证了 “纯粹意念能强化弱相互作用” 的猜想。

四、反转!铅板失效是 “磁盾升级” 的契机

当天边泛起极昼的微光,张叙舟在铅板的蜂窝孔洞中读懂了真相:传统防御的全面崩溃,其实是迫使人类找到更高效的 “弱相互作用防御法” 的契机。暗物质粒子穿透铅板的轨迹,像在给人类 “指路”—— 那些孔洞最密集的区域,恰好是猛犸超导阵最该部署的位置,就像病人用疼痛指引医生找到病灶。

青铜神雀的 “防御进化树” 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传统方法没有失效,人类永远不会发现猛犸象化石的超导特性,更不会掌握 “以弱制弱” 的防御原理。李教授盯着进化树突然大笑:“我们以为在走下坡路,其实是在爬另一条更陡的坡!铅板的每个孔洞,都是通往新防御体系的台阶!”

这个发现让超导阵进化出 “自适应模式”:根据暗物质穿透传统防御的密度图,自动调整猛犸骨的排列密度,粒子越密集的区域,化石阵的磁场强度越高(最高达 15 特斯拉)。云脊山的空洞在模式启动后,首次出现 0.5 米的收缩,金色的矿化结晶从边缘向中心生长,护江力因此突破

点,章纲设定的 “传统防护失效” 危机被彻底逆转。

地脉研究院发布的《弱相互作用防御白皮书》中,首次公开 “猛犸超导阵” 的核心参数:12 特斯拉磁场、钛镍合金矿化层、陨石增强剂,三者结合能抵御 150 个 \/ 立方米的暗物质流 —— 这恰好是第五十五区间预警模型的防御上限。这份报告通过双极符阵发送至银河网络,收到的回应是一组由暗物质粒子组成的点赞符号,与猛犸象化石的磁流密码完全一致。

五、史前遗产的 “地脉契约”

极北镇的冻土层在子夜发出雷鸣。300 块猛犸象化石组成的超导阵,与双极解码符阵形成跨地球的金色磁盾,盾面的螺旋纹路与猛犸象的臼齿纹路完美吻合,仿佛万年前的巨兽早已在地脉中埋下守护契约。张叙舟的观脉忆真顺着磁盾延伸,看到了冰川纪的雪脉山 —— 成群的猛犸象在山脚下饮水,它们的骨骼在死亡后沉入地脉,与星髓铁脉共生,仿佛在等待百万年后的暗物质危机。

“祖父早就知道了。” 张叙舟抚摸着化石上的矿化层,那里残留着泉脉术的能量痕迹,与祖父手札里的指诀频率完全一致。1978 年的科考照片背面,祖父用俄文写着 “它们在等我们”,此刻终于有了答案。护江力稳定在

点,善念值因 “史前守护” 的震撼升至 33.4 亿,护江 App 的 “猛犸守护者” 活动吸引 1 亿用户参与,大家上传的化石照片在云端组成巨大的骨骼拼图,每块拼图都对应着一处被守护的地脉节点。

苏星潼的银簪指向暗物质粒子的新动向:它们正聚集在极南镇的铁矿脉,密度已达 120 个 \/ 立方米。青铜神雀的预警显示,那里的矿脉中没有猛犸象化石,但存在另一种史前遗产 —— 恐龙的超导化骨骼。48 小时内,护江队需要完成横跨南北极的 “史前超导链”,而连接的关键,是让猛犸象化石与恐龙骨骼的磁流密码产生共振,就像让两个时代的守护者握手。

张叙舟望着磁盾上流转的金色螺旋,突然明白暗物质的终极考验:不是摧毁人类的防御,而是唤醒人类与地球深层记忆的连接。那些沉睡万年的骨骼,那些写满密码的手札,那些跨越时空的守护,其实都是地脉给文明的提示 —— 要保护地球,先读懂地球的过去。

(本章完)

下章预告:极南镇的恐龙骨骼在激活时突然暴走,超导磁场反向运转,暗物质粒子被吸入形成巨型空洞。青铜神雀破译发现,骨骼中藏着赵山河的 “煞力磁流符”,而破解符阵的钥匙,竟在猛犸象化石的臼齿纹路里 —— 那里刻着与三星堆神树相同的 “双生守护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