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3332章 跨生态乱频?三老合阵拧出 0.73 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32章 跨生态乱频?三老合阵拧出 0.73 秒!

37% 陆地防御区的全息协同屏突然像被狂风揉皱的纸,173 个节点的能量脉冲在森林、湿地、苔原的边界撞得粉碎。张叙舟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时差数字 ——7.3%,相当于最东边的苔原节点比最西边的湿地节点慢了整整 37 秒响应。护江力在

边缘震颤,每一次不同步的闪烁都像在撕扯防御网,a 星工程师的机械臂正往主控系统里灌 “统一频率算法”,代码流冲垮了三个湿地节点的能量波,屏幕瞬间炸出三道猩红的断链。“必须强制锁频!” 工程师的金属嗓音带着电流声,“这是宇宙级协同协议,你们的乡土土法能让星脉能说同一种话?”

江苏渔民王潮生、东北樵夫秦松岩、云南山民木云珠背着家伙什闯进中控室时,三人的器物在能量流里撞出清脆的响 —— 王潮生的竹箔沾着渤海湾的盐霜,秦松岩的斧头还挂着大兴安岭的松脂,木云珠的苔藓标本裹着横断山的雪粒。“后生仔,你这节点就像赶圩的货郎,各喊各的价,哪能成买卖?” 王潮生用竹箔在地上划出三道波纹,“湿地听潮声,森林听鸟叫,苔原看苔色,得让它们按老天爷的拍子走。”

张叙舟的银簪突然发烫,簪尖投射的频谱图里,湿地节点的能量波像涨潮的曲线,森林节点的像松涛的起伏,苔原节点的则像冻土层的脉动,三者拧不成一股绳。王潮生却将竹箔浸入模拟潮汐槽,箔片随水位高低自动翻转,每 73 秒抬升一次,湿地节点的频率竟跟着慢下来:“看,潮位涨三分,能量就慢三分,咱老渔民管这叫‘潮候调钟’。” 他掏出个贝壳哨子,吹了段渔歌,17 处湿地节点的脉冲瞬间对齐了波形。

“这是瞎凑数!”ζ 星系的监测仪疯狂报警,屏幕上 “跨生态共振误差 7.3%” 的红色警告刺得人眼晕。但秦松岩此刻正往森林节点的模拟舱里放录音 —— 灰喜鹊 50 分贝的鸣叫声里混着松针摩擦声,原本紊乱的森林频率像被梳过的线,慢慢与湿地波形成交错的齿轮。“鸟儿比仪表盘灵,” 他用斧柄敲了敲舱壁,“每声叫都带着能量的拍子,73 声连叫就是校准信号。” 银簪扫过,森林节点的响应时差缩至 3.7%。

木云珠突然把块苔原岩石按在苔原节点的感应区,湿润的苔藓在能量流里泛起银光,原本跳脱的苔原频率竟像被磁石吸住,开始跟着森林的鸟鸣波动。“看苔藓湿度辨劲度,” 她用指尖掐了掐苔藓,水印在指尖凝成 7.3 毫米的圆,“捏出水的是满劲,发脆的是缺劲,调至半湿正好跟得上节奏。” 当三块苔藓湿度同步时,苔原节点的时差跌进 2%。

a 星按 “量子纠缠同步” 改造的协同装置刚启动,就把协同屏炸成了雪花 —— 强行绑定的频率让湿地节点的能量流逆着潮汐倒灌,森林节点的微生物因声波紊乱大片死亡,护江力哐当跌至 。王潮生却蹲在模拟沙盘前,用竹箔、松针、苔藓摆成个三角阵:“傻孩子,协同不是捆粽子,是编竹篮。” 他让秦松岩的鸟鸣录音慢 7.3 秒,让木云珠的苔藓湿度降 37%,三者的波形突然像三条河汇进同一片海。

当春分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三个生态舱的观察窗时,奇迹发生了:湿地的潮汐波、森林的鸟鸣波、苔原的苔藓波在全息屏上拧成条青金色的绳,173 个节点的脉冲像列队的士兵,响应时差从 7.3%、3.7%、1.73%…… 最后定格在 0.73 秒!护江力像被点燃的引线,猛地蹿升至 ,善念值的光点在穹顶凝成幅活的防御网,173 万民众在线祈福的电子灯海,与节点的能量轨迹完美重叠。

最震撼的是协同峰值时的异象:所有节点的能量流在高空织出个巨大的图腾,轮廓竟与 3321 章周松茂种下的红豆杉根系网络分毫不差。王潮生的竹箔、秦松岩的斧头、木云珠的苔藓标本同时浮起,在图腾中心拼成个旋转的三角符 —— 银簪突然迸发强光,投射出的史前地脉图上,这三角符正是连接森林、湿地、苔原的枢纽标记。

“听!” 木云珠突然指向扩音器,各地生态守护者的声音顺着能量流涌来:渤海湾渔民的 “拉网号子” 与湿地节点共振,大兴安岭护林员的 “巡山歌” 校准着森林频率,横断山山民的 “踏苔谣” 让苔原节点的波形泛起涟漪。善念值在歌声中暴涨 1.0 亿,125.1 亿的数字像团暖光,把 73 号星球残留的墨蓝煞力残影冲得粉碎。

张叙舟摸着掌心发烫的银簪,突然想起童年跟着祖父修水渠的午后 —— 三股水流各有急缓,祖父却用三块石头巧妙导流,让它们在渠口汇成股平稳的水。此刻银簪传来的触感,与当年指尖的水纹震颤一模一样。控制台的地砖上,三老留下的器物正围着协同核心旋转,竹箔的潮痕、斧头的木纹、苔藓的水迹,在地面拼出行古老的字:“天地人,和则通。”

a 星工程师的机械臂僵在半空,数据库显示这套民间协同法的稳定性是星际协议的 7.3 倍,而 173 个节点的能量频率,竟与全球 173 种方言的语调频率完全吻合。秦松岩突然指着图腾边缘:“那不是红豆杉的年轮纹吗?” 众人凑近看,图腾的每圈光环里都藏着 73 道细纹,与 3329 章发现的 “73 年能量环” 完美咬合。

王潮生把竹箔抛向全息屏,箔片穿过图腾时突然化作漫天银鳞,每片鳞上都映着处防御节点的画面:湿地的牡蛎壳滤层在闪光,森林的母树在共振,苔原的地衣在流转。“记住了,” 老人捡起片落鳞,“能量跟水一样,堵不如疏,分不如合。” 银簪在此时记录下最后组数据:协同误差 0.73 秒,护江力 ,善念值 125.1 亿。

控制中心的灯光突然暗下,唯有图腾的金光在穹顶流转。张叙舟望着那与红豆杉根系重合的轮廓,突然明白 332 卷的终极答案 —— 所谓防御网络,从来不是冰冷的节点与数据,而是湿地的潮、森林的风、苔原的雪,是千万人用生活磨出的智慧,在星脉能里织就的共生网。而银簪新浮现的纹路里,这张网的边缘正往未覆盖的 63% 陆地延伸,像在说:下一段路,该让人心与土地一起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