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东宫有刃 > 第140章 砚交心,太子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景宸端坐于轮椅之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扶手上冰冷的雕纹,语气淡漠:“跳梁小丑,不过是仗着军功和母族势力罢了。”

“父皇放心,他们翻不起太大风浪。”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皇帝,目光锐利,“只是,逆王叛乱一事,当年许多线索指向周家,却始终缺乏关键证据。”

“还有母后……”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刻骨的寒意,“她的死,绝不会那么简单。”

皇帝眼中掠过一丝痛色与愧疚:“是朕对不起你母后……”

“如今将沈家丫头指给你,沈珩是纯臣,亦是能臣,有丞相府站在你身后,朕也能更放心一些。”

“只是,委屈你了。”

这委屈,既指这桩带着政治联姻色彩的婚事,也指他多年来对周家的隐忍,对太子的“保护不力”。

萧景宸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翻涌的情绪:“父皇言重了。”

“沈小姐……很好。”他脑海中闪过宫宴上那双清冷又灵动的眼眸,以及她“偶然”救下自己时,那瞬间接触感受到的异常平稳的气息。

这桩婚事,或许比他最初预想的,要有趣得多。

******

东宫,紫宸殿。

夜色已深,萧景宸刚回到殿内,长风便低声禀报:“殿下,沈大人在偏殿等候。”

萧景宸眉梢微挑,示意惊雷推他过去。

偏殿内,沈砚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的月色,听到轮椅声,他转过身,脸上没了平日里的玩世不恭,只剩下纯粹的郑重。

“深夜叨扰,望殿下见谅。”

沈砚拱手一礼,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萧景宸,“赐婚之事,父亲已告知于我。沈砚此来,别无他事,唯有一请。”

“讲。”萧景宸言简意赅。

“月儿她……外表看似柔顺,实则内心极有主见,且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

沈砚语气沉凝,带着兄长独有的维护,“她看似坚强,实则心思细腻敏感。”

“请殿下……日后无论如何,护她、信她、敬她。”

“若真有那一日……殿下觉得月儿成了负累,或是碍了殿下的路,也请殿下看在今日之情,给她一条生路。”

“沈砚必当感激不尽,将她接回沈家,绝不纠缠。”

这番话,说得极其恳切,甚至带着一丝不祥的预设。

萧景宸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因他话语中的“不敬”而动怒,反而从他眼中看到了与自己守护某些东西时相似的执着。

“孤既应下,她便永远是孤的太子妃。”

萧景宸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沈砚,你的妹妹,在孤这里,只会是并肩同行之人,而非负累。”

“只要孤在一日,东宫便是她最坚固的堡垒,无人可欺她、辱她、伤她。此言,天地共鉴。”

沈砚紧绷的神色终于松弛下来,他深深看了萧景宸一眼,再次拱手:“如此,沈砚便放心了。告辞。”

******

翌日,早朝过后。

沈珩与沈砚回到府中,便径直去了松鹤院,同时派人去请沈昭月。

林婉柔见丈夫和儿子神色严肃,心中不免惴惴。

沈昭月踏入松鹤院正厅时,便感受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月儿,过来坐。”沈珩语气温和,示意女儿坐在林婉柔身边。

待沈昭月坐下,沈珩与沈砚交换了一个眼神,才缓缓开口:“昨日,为父进宫,向陛下求了一道恩旨。”

他顿了顿,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眸,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为父恳请陛下,为你和太子殿下赐婚。”

“什么?”

林婉柔惊得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煞白,“老爷!你……你怎么能……那东宫是何等凶险之地!月儿她才刚回来不久!”

她一把抓住沈昭月的手,指尖冰凉,带着剧烈的颤抖,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我的月儿已经吃了十七年的苦,我不能再让她去那种地方!”

沈昭月也是心头剧震,赐婚太子?

她设想过许多可能,却没想到父亲会做出如此决断。

她脑海中瞬间闪过那双深邃沉静的眼眸,以及他坐在轮椅上的身影。

嫁入东宫?这意味着她要彻底卷入朝堂争斗的漩涡中心,但也意味着……

她离查明当年真相,或许更近了一步?

毕竟,许多宫闱秘辛,身处宫外终究隔了一层。

“母亲,您先别急。”沈砚连忙上前扶住林婉柔,温声解释,“父亲此举,实是为了保护月儿。”

“秋猎时月儿遇险,绝非意外,乃是周家蓄意谋害!”

“他们已对月儿起了杀心。”

“相府虽严,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唯有东宫,凭借太子身份和宫禁守卫,才能让周家有所顾忌。”

沈珩也起身,握住妻子颤抖的双肩,目光沉痛而坚定:“婉柔,我何尝不知东宫险恶?”

“但正因如此,我才更不能让月儿留在府中,日日活在未知的危险里。”

“太子殿下当面向我承诺,必护月儿周全。”

“陛下也已下旨,此事已成定局。”

“将月儿送入东宫,我们才能放开手脚,彻底清除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毒蛇!”

林婉柔看着丈夫眼中的决绝,听着儿子冷静的分析,再想到当日女儿险些命丧熊掌之下的情景,那股锥心的后怕让她浑身发冷。

她猛地抱住沈昭月,痛哭失声:“我的月儿……是爹娘没用,护不住你……”

沈昭月依偎在母亲怀里,感受着她剧烈的悲痛与不舍,心中五味杂陈。

她轻轻拍着母亲的背,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娘,别哭。”

“女儿明白爹爹和哥哥的苦心。”

“东宫……女儿愿意去。”

她抬起眼,看向父亲和兄长,眼神清澈而坚定:“既然有人不想让我安稳地活着,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免不了争斗。”

“与其在府中让爹娘兄长时时为我忧心,不如去那东宫。”

“至少在那里,我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自有我的立身之道。”

她不能说出斩月楼,不能说出自己的武功,只能用这种方式让家人安心。

沈珩看着女儿如此懂事,心中更是酸楚与欣慰交织。

沈砚则暗暗握紧了拳,妹妹越是这般坚强,他越是发誓要尽快铲除周家这个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