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 > 第328章 韩立?他回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漕帮夜探的风波看似平息,王府依照王大柱的吩咐,开始有意识地“示弱”。林红缨偶尔在外“显露”的拳脚,也被控制在寻常武师水准,未再引起过多关注。周婉娘将府中用度稍作调整,在外人看来,王家虽生意尚可,但维持这般大的家业,似乎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这些烟雾能否迷惑对手尚未可知,但王大柱深知,真正的破局关键,在于获取更核心的情报。苏静蓉的人虽尽力,但触及兵部乃至北地军事机密,终究力有未逮。

这一日,工部派来的那位年长些的姓严的工匠,在与王大柱探讨一种新式提花机结构时,忽然压低声音道:“王东家,近日部里风声有些紧,尤其是职方司那边,往来公文似乎多了不少,库房里一些旧的边防舆图也被调阅了。”

王大柱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摆弄着手中的构件模型:“哦?可是边关又有什么动向?”

严工匠左右看了看,声音更低了:“这倒不太清楚。只是听说,北边那几个部落,今年冬天不好过,怕是开春后……不太平。部里几位大人近日心情都不太好,尤其是负责军器核查的几位,压力不小。”

军器核查?压力不小?王大柱立刻联想到四海货栈走私的军械和硝石!莫非是边关驻军发现了异常,向上呈报了?还是朝中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的猫腻?

“多谢严师傅提醒。”王大柱拱手道,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就备好的小巧锦盒,不着痕迹地塞到严工匠手中,“一点小心意,严师傅拿去打酒喝。日后部里若有什么与织造、或是边贸相关的风声,还望能告知一二,王某也好早做打算,免得冲撞了上官。”

那严工匠捏了捏锦盒,分量不轻,脸上露出些许笑意,迅速纳入怀中:“王东家客气了,应该的,应该的。咱们这合作,不就是为了互通有无嘛。”

送走了严工匠,王大柱独自在工坊内沉思。严工匠的话,虽然模糊,却透露出几个重要信息:兵部职方司活动频繁,北地局势紧张已引起朝廷注意,军器核查可能是个突破口。

他意识到,或许不必舍近求远。工部本身,就是一座信息宝库!虽然核心机密接触不到,但通过严工匠这样的中下层官吏,却能了解到许多官面上的动向和风声,这些信息经过交叉比对,往往能推断出重要的结论。

他立刻调整了策略,对工部派来的三人,尤其是那位严工匠,更加优待,不时以“咨询技术难题”、“探讨行业前景”为由,设宴款待,席间不经意间问起些部内琐事、官员轶闻,并辅以不轻不重的“谢礼”。那严工匠得了好处,又见王大柱为人爽快,且问的多是些不痛不痒的消息,便也乐得透露一些。

数日下来,王大柱拼凑出的信息逐渐清晰:兵部赵主事近期与一位来自河西的将领过从甚密;工部内部对北地可能发生的冲突有所预估,正在暗中核查各地军器库存储备;而关于四海货栈,虽无直接证据,但其能频繁出入某些衙门,背景确实不简单。

这些信息与苏静蓉探查到的相互印证,让王大柱对全局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他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北地那股神秘势力(很可能是某个强大的部落或者割据势力)正在积极备战,其物资渠道之一就是通过四海货栈勾结大夏朝内部官员进行走私。而朝廷并非毫无察觉,只是可能碍于证据不足,或是内部阻力,尚未采取雷霆行动。

“开春后……”王大柱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留给他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左右了。

晚膳后,他将周婉娘、苏静蓉召至书房,将近日从工部获得的情报与分析告知二人。

周婉娘沉吟道:“如此看来,朝廷并非不知情,或是在等待时机,或是投鼠忌器。我们若此时贸然举报,无确凿证据,恐反受其害。”

苏静蓉冷然道:“唯有拿到四海货栈走私,尤其是运输硝石的铁证,方可一击致命。”

“不错。”王大柱点头,“四海货栈行事谨慎,直接拿到铁证不易。但我们可以从旁入手。严工匠提到,工部正在核查军器库。或许……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这次核查,‘偶然’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某个应与库存储备对得上号的军械部件,数量上出现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亏空?”

周婉娘眼睛一亮:“相公的意思是,借工部核查之手,逼他们自乱阵脚?只要发现亏空,无论大小,都必然追查,四海货栈这条线就有暴露的风险!”

“正是此意。”王大柱道,“但这需要时机,也需要我们在工部内部有更可靠的人,能在关键时刻递上一句话,或者……引导核查的方向。”

三人都明白,此事难度极大,且风险不小。但相较于直接对抗北地势力和其朝中保护伞,这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切入点。

就在三人密议之时,书房外传来芸娘丫鬟小莲的声音:“少爷,门房传来消息,说是有一位姓韩的先生,从北地回来了,想求见少爷。”

韩立?他回来了?

王大柱与周婉娘、苏静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在这个关键时刻,韩立的突然返回,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