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渔皇 > 第91章 寿春悲歌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皮城的春日,在科举取士的余韵与新生命的喜悦中,终究还是被来自东南方向的腥风血雨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凝重。关于寿春战事的零星消息,通过靖安司的渠道不断传来,拼凑出一幅愈发清晰而残酷的图景。

这一日,张圣正在书房与徐元、蒋琬商议新科进士的实职分配与地方政务交接细则,李狗儿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来,手中紧攥着一封染着些许烟尘痕迹的密报,声音嘶哑而急促:

“主公!寿春…寿春城破了!”

书房内瞬间落针可闻。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依旧让人心头一震。

“详细说来!”张圣沉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收紧。

李狗儿深吸一口气,快速禀报:“五日前,曹操掘地道破寿春西南角城墙,大将乐进先登。城内守军饥疲,已无战心,顷刻溃散。曹军入城后…大肆劫掠,纵兵三日!伪皇宫被焚,袁术…袁术于乱军中被其麾下叛将梁纲、乐就所杀,首级已献于曹操!”

“传国玉玺呢?”徐元立刻追问,这是关乎天命象征的重器。

“据密探拼死传回的消息,玉玺…已落入曹操之手!”

张圣缓缓坐回椅中,默然不语。袁术的结局,咎由自取,死不足惜。但那座千年古城和城内无数生灵的悲惨命运,却让他心头沉重。曹操此举,既是震慑四方,也是为了弥补军需,但其手段之酷烈,必失淮南人心。

“曹操现在何处?有何动向?”

“曹操已进驻寿春,正在肃清残敌,安抚…或者说,镇压地方。其麾下大将夏侯惇、曹仁等分兵掠地,淮南诸县,望风而降者众多,但亦有坚壁自守者。”李狗儿答道,“此外,曹军斥候已出现在淮水北岸,与我军前哨已有零星接触。”

果然来了!曹操绝不会满足于淮南,他的目光必然投向更富庶的徐州和中原腹地。

“传令黄忠!”张圣猛地起身,语气斩钉截铁,“依据前令,以‘剿灭袁术溃兵、防止战火北蔓延、安辑流民’之名,即刻前出,抢占淮北所有战略要地,尤其是泗水、沂水沿线城邑!若遇小股曹军,可驱离;若遇其主力,则据城而守,飞马报来!同时,将曹操纵兵劫掠、屠戮寿春之事,大肆宣扬!”

“诺!”李狗儿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信使。

“文表,公琰。”张圣看向二人,“新政与流民安置,必须加快!尤其是与徐州、豫北接壤之地,要成为吸引淮南流民的乐土!将石韬、崔钧等人的条陈,立刻推行下去!我们要让天下人看看,何为仁政,何为暴政!”

“遵命!”徐元与蒋琬肃然应道,他们知道,与曹操的正面较量,已从舆论和民心的争夺上,正式开始了。

军情如火,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渤海政权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围绕着“后袁术时代”的布局高速运转起来。

内宅之中,消息也很快传开。甄宓产后尚在休养,听闻寿春惨状,亦是唏嘘不已,抱着襁褓中的张拓,对前来探望的张圣轻叹:“一将功成万骨枯…袁术逆天而行,死有余辜,只可怜了寿春百姓…”

张圣握住她的手:“乱世之痛,便是如此。我等唯有尽快结束这乱世,方能避免更多惨剧。”

赵雨挺着微隆的小腹,倒是更为直接:“曹操这老小子,果然狠毒!主公,咱们什么时候跟他真刀真枪干一场?”她如今被严禁去校场,只能在府中活动,浑身力气无处发泄。

张圣无奈地看她一眼:“打仗是军国大事,岂同儿戏?你如今最要紧的是安心养胎。”

安抚了内宅,张圣再次回到书房,对着巨大的地图沉思。曹操新得淮南,需要时间消化,短时间内应不会发动大规模北侵。但这段时间的真空期,正是他巩固淮北防线,并向豫州、兖州腹地进一步渗透的绝佳机会。

“报——!”又一名信使匆匆而入,“主公,黄老将军急报!我军已前出,顺利接收下邳国南部数县,当地豪强多有响应。然在蕲县一带,与曹军夏侯渊部先锋遭遇,小有摩擦,已被我军击退!”

“好!”张圣精神一振,“告诉汉升,做得对!就是要展现出我军的决心与实力!但切记,现阶段以巩固防线、收取人心为主,非我主动寻衅。”

他目光扫过地图上广袤的豫州和兖州,心中已有计较。曹操的主力被牵制在淮南,其腹地必然空虚。

“传令青州,命黄叙伺机而动,向兖州东部施加压力,策应黄忠主力方向。”

“传令冀南赵云,加强戒备,若袁绍有异动,或曹操分兵来犯,务必将其挡住!”

一系列调兵遣将的命令发出后,张圣召来了刚刚被任命为琅琊郡某县县丞的石韬。

年轻的石韬经过初步的政务历练,气质更显沉稳,但眼中那份锐气未减。

“石韬,你之前关于安置流民、宣扬仁政的条陈,甚合我意。如今寿春已破,淮南涂炭,必有大量流民北来。我欲在徐州南部增设三处大型流民安置点,并由你负责统筹协调此事,你可能胜任?”张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石韬闻言,先是一惊,随即涌起一股被重任激励的豪情,他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承蒙主公信重,韬虽才疏学浅,然必竭尽所能,妥善安置流民,宣扬主公仁德,绝不负主公所托!”

“好!要人给人,要粮给粮!我只要你办好两件事:第一,不能让一个北来的流民饿死冻死;第二,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能活命,是因为我渤海的仁政,而非曹操的暴虐!”张圣语重心长。

“韬,明白!”石韬重重叩首,领命而去。他知道,这不仅是安置流民,更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争夺人心的战争。

夜色再次笼罩南皮。张圣独自站在院中,东南方向的天空,在他眼中仿佛依旧映照着寿春的冲天火光与血光。

袁术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加艰难、也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伴随着寿春的悲歌,缓缓拉开大幕。而他与曹操这两位当世枭雄,终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决出最终的胜负。

“曹操…你得了玉玺,占了淮南,接下来,该轮到我出招了…”张圣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自信的弧度。他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书房,那里,还有无数的政务和军报,在等待着他的决断。前方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他已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