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渔皇 > 第117章 暗刃潜波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六年的秋意,随着几场连绵的细雨,悄然浸透了南皮城。暑气尽褪,天高云淡,本该是收获与安定的季节,然而镇东将军府内的氛围,却比夏日鏖战时更加凝肃几分。曹操派来的使者,已于数日前抵达,名为恭贺渤海“戡平地方匪患”,实则言辞闪烁,多有试探,尤其是对史涣下落及“交换俘虏”一事,表现得颇为“关切”。

张圣依徐元、蒋琬之议,以礼相待,却虚与委蛇,只言史涣正在“将养”,对于交换俘虏则推说需清查名册,含糊其辞。那使者乃颍川名士荀谌(荀彧之兄,此处为剧情需要调整其出场时间),颇擅辞令,见正面难有突破,便转而大谈“天下大势”、“汉室倾颓”,暗讽渤海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试图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

“荀友若(荀谌字)此言差矣。”徐元出面应对,言辞恳切而犀利,“我主张镇东,自崛起于微末,便以安民靖难为己任。黄巾肆虐时,是谁保境安民?袁绍无道时,是谁挺身抗暴?至于汉室,曹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废立由心,又岂是忠臣所为?我主但行正道,抚恤百姓,选拔贤能,何来不臣之说?倒是曹丞相,纵容麾下如‘解烦营’行此鬼蜮伎俩,袭杀我斥候,破坏地方,此岂非祸乱天下之举?”

一番话,有理有据,将荀谌的暗讽顶了回去,反而坐实了曹操先行不义之事。荀谌虽智,在确凿事实面前也难以强辩,只得悻悻然告退,言需将渤海之意回报丞相。

送走荀谌,张圣与核心幕僚再度密议。

“曹操遣使,不过是缓兵之计,意在麻痹我等,争取时间。”张圣断言,“其真实杀招,必在后面。文表,公琰,各地防务,尤其是工坊、港口、粮仓等要害之处,需再加强警戒,万不可因小胜而懈怠。”

徐元点头:“主公明鉴。已通令各州郡,实行三级警戒。格物院、主要船坞、武库等地,已增派三重岗哨,出入盘查极严。然……百密一疏,曹操若真行釜底抽薪之策,必不走寻常路。”

蒋琬补充道:“内部亦需整肃。近日因我军连胜,投效者众,难免鱼龙混杂。需谨防细作混入,或收买内应。”

张圣深以为然:“此事由公琰你负责,会同李狗儿,对近期投效之官吏、将领,尤其是接触机要者,进行一番秘密甄别,宁缺毋滥。”

“琬领命。”

就在渤海高层紧锣密鼓加强内部防范之际,李狗儿的靖安司,终于捕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主公,许都细作密报,曹操确在暗中遴选死士,且并非由官方出面,而是通过几个与曹氏关系密切的谯沛豪强暗中进行。所选之人,多为亡命之徒,或与我有旧怨之家族子弟。其目标……据零散信息拼凑,疑似指向……我渤海境内的几处核心工坊,以及……糜别驾负责的北海盐场与港口!”李狗儿语气急促地禀报。

“糜竺?”张圣眉头一皱。糜竺自归附以来,兢兢业业,总揽商务,尤其是在盐铁专卖与海贸开拓上贡献巨大,其妹糜贞亦在后宅,可谓荣宠备至。若其负责的领域出事,影响巨大。

“糜别驾本人应无问题,”李狗儿忙道,“但其麾下商队庞大,人员复杂,往来各地,最易被渗透。属下怀疑,曹操之意,或许是利用商队作为掩护,将破坏分子混入我境!”

张圣眼中寒光一闪:“好阴毒的手段!若盐场被毁,则财源受损;若港口遇袭,则海路受阻;若工坊被焚,则技术停滞!此真乃断我根基之策!”他当即下令,“狗儿,立刻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所有往来商队,尤其是与兖、豫、淮南有贸易往来者!对糜竺麾下核心管事,进行暗中背景核查!但切记,不可打草惊蛇,我要放长线,钓大鱼!”

“属下明白!”

“另外,”张圣沉吟道,“可将此消息,‘无意间’透露给糜竺知晓。”

徐元微微颔首:“主公英明。糜子仲(糜竺字)乃聪明人,得知此事,必会更加谨慎,主动清理门户,亦可显我信任,安其之心。”

果然,当糜竺从特殊渠道“偶然”得知曹操可能针对他的商队下手时,又惊又怒,立刻求见张圣。

“主公!竺治下不严,竟致有此隐患,万死难辞其咎!”糜竺跪伏于地,声音带着惶恐与愤慨,“竺恳请主公准许,即刻整顿麾下所有商队,严查人员背景,宁可暂时断绝部分商路,也绝不让曹贼奸计得逞!”

张圣亲自扶起糜竺,温言道:“子仲何必如此?此事乃曹操奸诈,非你之过。你为我渤海财计,呕心沥血,我岂能不知?整顿商队,清理内奸,乃应有之义,你放手去做,我与你全权。然亦需注意方法,莫要引起太大动荡,影响民生。”

得到张圣的信任与支持,糜竺感激涕零,回去后便以“核查账目、优化线路”为名,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清查,一时间,其麾下商队风声鹤唳,一些心中有鬼或背景不清者,或被清理,或主动请辞。

然而,就在渤海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清查与防御之时,外界局势也在悄然变化。

邺城方面,袁绍听闻渤海大破“解烦营”,心情复杂。一方面,乐见曹操吃瘪;另一方面,也对渤海展现出的战力更加忌惮。在谋士郭图的怂恿下,他竟异想天开,遣密使至南皮,提出欲与渤海“结盟”,共分曹操之地。

张圣接到袁绍这般近乎荒唐的提议,只是冷笑一声,对使者道:“本初公好意,圣心领了。然圣乃汉臣,只知保境安民,无意与人分割疆土。还请使者回禀本初公,如今曹孟德新挫,其志未堕,正当我等各自努力,匡扶汉室之时,结盟之事,容后再议。”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将袁绍的提议轻轻挡回。他深知袁绍反复无常,与之结盟无异与虎谋皮,更何况,他的目标,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曹操。

而在江东,孙策趁着北方袁曹张三方纠缠无暇南顾之机,加紧了平定江东内部的步伐。其麾下大将周瑜、程普等连战连捷,声势日隆。对于渤海与曹操的暗战,孙策与周瑜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但并未轻易介入。周瑜对孙策道:“渤海势大,曹操根深,二者相争,非一日可解。我方当趁此良机,全力西向,若能取得江夏,则全据长江之险,进可图荆襄,退可保江东,立于不败之地。”

孙策深以为然,遂将目光投向了荆州刘表麾下、镇守江夏的大将黄祖。

各方势力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或明或暗,或联或斗,共同构成了这纷乱复杂的天下棋局。

这一日,南皮城外来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打着徐州糜氏的旗号,押运着大量的海盐、绸缎与南方特有的犀角、象牙等物,声称是糜竺派往江东贸易归来。守城军官按例检查文书、货物,并无异常,正准备放行。

突然,靖安司一名潜伏在城门附近的暗桩,注意到商队中几名护卫眼神闪烁,举止间似乎过于警惕,且其手掌虎口处的老茧位置,更似常年握刀而非赶车执缰。他不动声色,立刻将情况上报。

消息很快传到李狗儿耳中。他敏锐地感觉到不对,糜竺正在内部清查,为何会此时有一支如此规模的“归来”商队?他立刻下令:“拦住他们!以核查税赋为名,暂扣于城外货栈,没有我的命令,一个人也不准离开!同时,立刻核对糜别驾处,是否有此支商队的记录!”

命令下达,城门守军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上,将那支商队团团围住。商队管事 initially 还强作镇定,拿出糜竺府的文书对质,言词凿凿。

然而,当李狗儿亲自带人赶到,并接到糜竺那边“并无此队近期归来记录”的急报时,那管事的脸色瞬间惨白。

“拿下!”李狗儿厉声喝道。

一场激烈的搏斗在货栈外爆发!那几十名“护卫”果然皆是悍勇之辈,出手狠辣,竟一时与靖安司的好手斗得难分难解。

“用渔网!弓弩准备!”李狗儿经验丰富,立刻改变策略。

巨大的渔网罩下,弓弩手在外围瞄准,这才逐渐控制了局面,最终格杀十余人,生擒包括那管事在内的二十多人。

经过连夜突击审讯(手段自不必细言),一个惊人的阴谋浮出水面:这支商队,确是曹操通过徐州某位已被糜竺清理的旧日豪强安排的死士!他们伪装成糜竺商队,意图混入南皮,其目标,正是城西的格物院以及马钧等核心大匠的住所!他们携带了特制的火油与引火之物,准备在夜间同时发动,制造最大程度的混乱与破坏!

消息传到镇东将军府,张圣勃然变色,惊出一身冷汗!若非李狗儿手下暗桩机警,若非他提前布局监控,格物院与马钧等人恐怕已遭毒手!这将是对渤海未来发展的致命打击!

“好!好一个曹孟德!果然不出所料!”张圣怒极反笑,“将这些贼子,明日午时,押赴格物院门前,当众凌迟!首级传示各边境!我要让曹操知道,他的鬼蜮伎俩,在我渤海面前,毫无用处!”

“另,重赏此次立功之暗桩及所有参与行动的靖安司人员!李狗儿,你调度有功,赐金百两,锦缎五十匹!”

“谢主公!”李狗儿激动领命。

次日,格物院门前,血腥的一幕震慑了所有围观者,也迅速传遍了四方。曹操的阴谋再次破产,且付出了惨重代价。

经此一事,渤海内部的警戒提到了最高级别,糜竺的清查也更加彻底。张圣深知,与曹操的这场暗战,已是不死不休之局。他站在南皮城头,望着南方许都的方向,目光冰冷。

“曹孟德,你还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吧。这江淮之势,已由不得你只手翻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