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渔皇 > 第21章 整军备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小洼村的张圣,立刻投入了更加紧张的工作中。邺城之行的收获固然喜人,但高洪的挑衅和甄俨的提醒,都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长鸣。乱世将至,仅有财富和技术还远远不够,必须拥有足以自保乃至开疆拓土的武力。

村议事的棚屋如今已被扩建为一座坚固的木石结构厅堂,挂上了“镇海堡议事堂”的简陋牌匾——张圣已将自己的根据地,从小洼村正式更名为“镇海堡”,取“镇守渤海”之意,虽略显张扬,却也表明了他的心迹和志向。

议事堂内,张圣、徐元、赵铁柱、李狗儿、马钧,以及新近被提拔起来的几名护村队骨干齐聚一堂。墙上挂着一幅粗略绘制的渤海郡及周边地图,上面标注着镇海堡、高邑县城以及黑风坳的位置。

“主公,根据近日侦查,黑风坳内匪徒约在四十人左右,多为亡命之徒,装备简陋,但据险而守,易守难攻。”赵铁柱指着地图上的黑风坳标志,瓮声汇报,“高掌柜近日频繁出入郡城,似与郡丞高韫府上有所往来。”

徐元接口道:“此外,近日流民数量明显增多,多来自巨鹿、安平方向,言及当地太平道活动频繁,与官府摩擦日增,恐生大变。”他脸上忧色更重,“我等吸纳流民,虽可充实人口,但也需警惕其中混有探子或心怀叵测之徒。”

张圣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扫过众人:“黑风坳必须拔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高掌柜与郡丞勾连,更需尽早剪除其爪牙,否则后患无穷。流民吸纳计划不变,但要加大审查力度。徐先生,制定更详细的流民接纳与安置章程,分级管理,核心区域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属下明白。”徐元点头。

“铁柱,护村队正式更名为‘镇海军’。”张圣看向赵铁柱,语气郑重,“你任第一任统制。以现有老兵为骨架,从流民中择优招募健壮者,优先招募有家眷者。初期编练三都,每都百人。我要你在三个月内,让他们初具战力!”

赵铁柱霍然起身,激动得脸色涨红:“末将领命!定不负主公厚望!”统制之职,意味着他正式成为张圣麾下首席武将。

“李狗儿。”

“在!”

“你的担子更重了。成立‘靖安司’,你任司正。负责对内监察、对外情报。不仅要盯紧高邑和黑风坳,邺城、巨鹿等地的风吹草动,也要尽可能收集消息。人手从流民中挑选机灵可靠的,或从军中抽调。所需银钱,直接向徐先生申请。”

“是!主公!”李狗儿感受到重任在肩,神色肃然。

“马钧。”

“属下在。”马钧连忙应道。

“火药与火炮的改进是重中之重。成立‘兵器坊’,你兼任坊主。我给你最大的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目标是:一,稳定火炮生产,至少再造两门,并改良炮架和弹药;二,尝试缩小火炮尺寸,制造可单人或双人操作的‘手炮’或‘碗口铳’;三,研究燧发装置,争取早日摆脱火绳点火。”张圣深知火器是当前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惜代价优先发展。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马钧感受到压力,也充满了干劲。

会议结束后,整个镇海堡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赵铁柱的“镇海军”招募点设在堡外新划出的军营区。闻讯而来的流民青壮排起了长队。考核很简单,但很实际:负重奔跑、举石锁、查验身体有无隐疾,最后由老兵观察眼神和举止,判断心性。被选中的欢天喜地,不仅自己能吃饱,家眷也能得到安置。落选的则被引导去参与筑墙、垦荒等劳作,同样有口饭吃。张圣深知,在这个时代,能给一口安稳饭吃,就是最大的仁慈和凝聚力。

军营内,训练如火如荼。赵铁柱完全贯彻了张圣编写的《步兵操典》雏形,从队列、体能到兵器格杀、小队配合,要求极其严格。训练的艰苦程度远超以往,但没有人抱怨。因为在这里,吃饭管饱,偶尔有肉,军饷按时发放,受伤有病有简单的医工治疗,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清楚,练好本事,才能在这乱世活下去,才能保护身后刚刚得到的安稳家园。

“快!快!保持阵型!长矛手在前,刀盾手护住两翼!”

“弓弩手,三十步,三轮速射!”

“记住!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们是一个整体!狼群才能咬死猛虎!”

赵铁柱的吼声终日回荡在军营上空。张圣也时常亲临训练场,有时甚至会下场与士兵们一同操练,虽武艺不及赵铁柱,但其以身作则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李狗儿的“靖安司”也在悄然运作。他在流民和堡内居民中物色眼线,建立了一套初步的信息传递网络。对内的监察悄无声息,确保核心技术和秘密不被泄露。对外的探子则开始向高邑、黑风坳乃至更远的邺城渗透。虽然还很稚嫩,但已开始为张圣提供更多外界的信息。

兵器坊更是戒备森严,划为了禁区。马钧带着一群挑选出来的工匠,日夜不停地试验。改进后的第二门、第三门火炮相继铸造成功,炮架采用了更坚固的硬木和铁箍加固,稳定性有所提升。对于“手炮”的研制却遇到了瓶颈,缩小口径后,炸膛的风险急剧增加,进展缓慢。燧发机的结构精密,对工匠手艺要求极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但每一次失败,都积累着经验。

与此同时,张圣并没有放松农业和经济。在徐元的主持下,“神农院”扩大了规模,引进并试种来自南方的稻种,继续推广堆肥法和新式曲辕犁(张圣根据记忆提出概念,由工匠试制)。香水工坊在获得了甄家提供的稳定琉璃瓶和花卉原料后,开始了小批量生产,品质逐渐稳定,成为与甄家贸易中利润最丰厚的一部分。肥皂、香皂的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除了供应甄家,也开始通过李狗儿建立的隐秘渠道,向周边郡县销售,换取急需的粮食、铁料等物资。

这一日,张圣正在视察新开垦的坡地,赵雨寻了过来。她如今是女子护卫队的教官,虽名为女子护卫,实则也承担着部分医护和后勤工作。她穿着一身利落的劲装,勾勒出矫健的身姿,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更显英气勃勃。

“主公。”赵雨行礼,声音清脆。

“赵教头不必多礼,有事?”张圣对这个武艺高强、性格直爽的姑娘颇有好感。

“听闻主公欲对黑风坳用兵?”赵雨眼中闪着光,“女子护卫队虽成立日短,亦愿效绵薄之力!我等可负责战场救护、押运粮草,甚至……乔装潜入,探听消息!”她显然不满足于只在后方训练。

张圣看着她充满希冀的眼神,笑了笑:“黑风坳不过疥癣之疾,镇海军足可应对。不过,你的提议很好。战场救护确实重要,你可挑选一些细心胆大的队员,由徐先生安排,学习一些简单的包扎止血之术。至于潜入探听……”他顿了顿,“现在还不到时候,你们的训练重点,还是护卫堡内安全和必要时的城防协助。”

赵雨略微有些失望,但还是点头应下:“是,主公。”她犹豫了一下,又道,“主公,我兄长……近日有信来。”

“哦?子龙兄近况如何?”张圣关切地问。赵云是他极为看重的人才,一直让赵雨保持联系。

“兄长仍在真定一带,但当地局势不稳,太平道与官府冲突日增。他……似乎有些迷茫,不知该往何处去。”赵雨语气中带着对兄长的担忧。

张圣心中一动,这是一个机会。他沉吟道:“你可修书一封,不必刻意招揽,只详述镇海堡现状,百姓安居,军民一心,以及我等‘保境安民、以待天时’的理念。若子龙兄有意,镇海堡大门随时为他敞开。”

“多谢主公!”赵雨脸上露出喜色。她深知兄长性情高洁,不喜夸夸其谈,主公此法,正是以实情相告,由兄长自决,最为妥当。

看着赵雨离去的背影,张圣目光深远。赵云、黄忠、贾诩……这些青史留名的人物,必须想办法尽早网罗麾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吸引力。

镇海堡就像一颗顽强生长的种子,在渤海之滨悄然扎根,汲取着养分,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迎接风雨也迎接阳光的那一天。而黑风坳,就是它成长路上,必须踢开的第一块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