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渔皇 > 第109章 静水深流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九章 静水深流谋

兖北大战的硝烟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残破的河山与剧烈震荡的天下格局。袁绍损兵折将,狼狈退回河北,声望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再难组织起如此规模的南下攻势。曹操虽胜,却也是惨胜,兖北之地饱经战火,民生凋敝,急需安抚整顿,其自身兵力损耗及钱粮消耗亦是巨大,如同一头激战过后、需舔舐伤口的猛虎。

南皮城,镇东将军府的书房内,炭火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算计。张圣、徐元、蒋琬、李狗儿,渤海势力的核心智囊再次聚首,案几上铺开的,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舆图,而是涵盖了山川、城邑、人口、物产乃至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关系的巨幅疆域图。

“主公,袁曹兖北之战,结局一如所料。”徐元首先开口,打破了沉寂,“两败俱伤,皆需时日休养。此乃天赐于我渤海的战略机遇期。”

蒋琬补充道:“然机遇亦伴随风险。曹操经此一役,必视我渤海为更大威胁。袁绍新败,其内部矛盾恐将激化,或会寻求与我缓和关系,亦可能因恼羞成怒而铤而走险。周边如刘表、孙策,乃至西凉马腾韩遂,皆在观望。”

张圣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从河北移到中原,再移到江南、荆襄、西凉,最终定格在渤海自身控制的广阔区域上。他沉声道:“不错。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下一步,我等该如何落子,方能在这乱局中谋得最大利益,且不引火烧身?”

李狗儿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据各地细作回报,曹操退回许都后,第一件事便是大力整顿内政,清点户口,筹措粮草,并加强了与颍川士族的联络。其麾下谋士,如荀彧、程昱等,皆主张先稳固根基,消化兖州,暂缓对外大规模用兵。但其对淮南的掌控,因主力北调,似有松动迹象。”

“淮南……”张圣手指点向淮河以南那片广袤区域,“袁术虽亡,其地盘被曹操、孙策与我三方瓜分,但曹操所占区域最大,却也最是鞭长莫及,民心未附。这或许是个切入点。”

徐元捻须沉吟:“主公之意,是趁曹操无力南顾之机,进一步蚕食淮北,甚至将触角伸向淮南?”

“不仅仅是军事蚕食。”张圣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军事占领耗费巨大,易引强力反弹。我们要多管齐下。文表,与荆州蔡瑁的商贸谈判进展如何?”

徐元回道:“颇为顺利。我方以精盐、琉璃、香水等物,换取荆州粮食、木材、生漆,以及部分擅长舟楫的工匠。蔡瑁对此极为热心,已初步应允协助我方采购一批上好木料,用于海船建造。刘表对此持默许态度,只要不涉及军事同盟,商贸往来,他乐见其成。”

“好!”张圣赞许道,“商贸不仅是获利,更是纽带,能将荆州与我渤海利益初步捆绑。下一步,可通过商队,将我们的‘声音’——例如揭露曹操在兖北之战中的‘暴行’,宣扬我渤海新政之成效——更广泛地传播到荆襄乃至江东之地。此乃攻心之策,潜移默化,收效或许慢,但根基最稳。”

蒋琬接口道:“主公,内部科举取士与‘摊丁入亩’之策,已在青、徐二州全面推行,虽有阻力,然成效显着,寒门归心,府库收入亦稳步增长。是否可考虑,在适当时机,将此法向新掌控的兖州东部、豫北部分地区推广?以此收拢当地民心,瓦解曹操统治根基。”

“可。”张圣点头,“但需谨慎,选择那些曹操统治薄弱、我方影响力已能渗透的区域先行试点。此事由公琰你具体负责,挑选得力干员,务必稳妥,避免激起当地豪强剧烈反弹,被曹操抓住把柄。”

“琬明白。”

张圣又将目光投向李狗儿:“狗儿,你的靖安司,接下来的任务更重。第一,加强对曹操、袁绍两边内部动向的监控,尤其是他们麾下重要谋士、将领的动向与矛盾。第二,西凉马腾、韩遂那边,也要开始布局,埋下些钉子,未来或许有用。第三,江东孙策、周瑜,他们下一步是继续西进图谋荆州,还是向北发展,我要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战略抉择。”

李狗儿肃然应命:“属下必不辱命!”

“至于军事方面,”张圣最后看向虚拟的东南方向,“传令黄忠,淮北前线,以练兵、筑垒、囤粮为主。可派遣小股精锐,伪装成流寇或袁术残部,对曹操控制的淮南边缘区域进行骚扰,破坏其春耕,煽动当地对曹统治不满的情绪。但要把握好度,绝不可暴露是我渤海官方所为。同时,命关羽、张飞所部,加紧与燧发枪部队的磨合演练,我要他们在明年开春前,形成可靠的战斗力。”

“诺!”徐元记下命令。

“另外,”张圣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徐元道,“格物院那边,马钧对燧发枪和那‘火轮船’的钻研,要加大支持。所需银钱、物料,优先保障。告诉他,不必急于求成,但要持之以恒。技术,才是未来决定性的力量。”

一番周密而长远的谋划,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涵盖了内政、外交、军事、情报、技术等方方面面。既有对当前局势的精准把握,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

众人领命而去后,张圣独自一人留在书房,再次走到地图前。他的目光变得幽深。

“曹操,你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名分,根基深厚。袁绍,你四世三公,名望广播,底蕴犹存。但我有你们没有的东西……”他低声自语,手指轻轻点在南皮的位置,“我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我有超越千年的见识,我更有一套彻底打破旧有格局的制度雏形。乱世,不仅是武力之争,更是制度之争,人心之争。”

“现在,还不是最终摊牌的时候。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厚的根基,更强的实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将渤海模式的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声无息地渗透到这片古老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窗外,寒风渐起,预示着严冬的来临。但书房内的张圣,心中却燃烧着足以融化冰雪的野火与信念。他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一场更加宏大、更加深刻的变革与争夺,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已然做好了长期博弈的准备。静水深流,谋定而后动,方是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