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渔皇 > 第121章 北望虎狼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平六年的寒冬,似乎将整个北中国都冻得僵硬。风雪肆虐,河流封冻,万物蛰伏。然而,在这片银装素裹的死寂之下,权力的暗流却在冰层之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涌、碰撞。南皮城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在风雪中屏息凝神,所有的感官都敏锐地指向北方——那片广袤而即将陷入混乱的土地。

镇东将军府的议事已持续了整整一日,炭盆添了又添,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茶味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张圣、徐元、蒋琬、李狗儿,以及被紧急召回的赵云,皆面色凝重。

“消息已反复核实,”李狗儿的声音在寂静的暖阁中显得格外清晰,“袁绍确于半月前病倒,初时只是头晕目眩,近日已发展到卧床不起,时常昏厥。邺城虽严密封锁消息,但袁绍未能出席腊日祭祀,已引得流言四起。审配、郭图皆闭门谢客,动向不明。袁谭已从青州秘密返回邺城,袁熙、袁尚亦在府中,寸步不离。”

徐元捻着胡须,眉头紧锁:“袁本初若去,河北必乱。然其麾下,沮授、田丰已亡,许攸离心,如今能主持大局者,唯有审配、郭图之流,此二人皆党同伐异之辈,绝非托孤之选。袁氏三子,长幼无序,各拥势力,一场内斗,已在所难免。”

赵云沉声道:“主公,末将北线驻军已悉数就位,斥候放出百里,严密监控冀州边境任何异动。然末将担忧,若袁绍身故,其内部无论谁人得势,为稳固权位,是否会铤而走险,南犯我境,以转移矛盾?”

“子龙所虑,不无道理。”张圣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袁绍诸子及麾下谋士,皆非雄主之才。内斗一起,为求速胜,引外援或嫁祸于人,皆是常用伎俩。我渤海与之接壤,兵强马壮,正是最好的‘假想敌’。”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扫过河北的山川城池。“然,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袁绍若死,其麾下州郡,未必尽数听从邺城乱命。并州高干,幽州袁熙(虽在邺城,但其势力在幽州),乃至青州部分郡县,皆可分化瓦解。此乃天赐良机,若能把握,则河北之地,可定!”

“主公之意是……”蒋琬试探问道。

“静观其变,暗中布局,后发制人!”张圣斩钉截铁,“第一,靖安司所有力量,向北倾斜!我要知道邺城每一日的详细动态,袁绍病况,诸子动向,审配、郭图每一句密谈!同时,设法接触那些对袁氏统治不满,或是在未来内斗中可能失势的河北文武官员,传递善意,预留后路。”

“属下明白!已启动最高级别‘北风’计划,所有潜伏力量尽数激活!”李狗儿肃然应命。

“第二,子龙。”张圣看向赵云,“北线全军,进入临战状态,但外示松懈。多派游骑,做出巡边姿态,但绝不可越过边界一步。要给人一种我渤海虽警惕,却无意主动生事的错觉。同时,秘密集结三万精锐于河间、渤海北部,由你亲自统领,随时待命,一旦河北有变,我要你这把尖刀,能第一时间插入要害!”

“末将领命!”赵云眼中精光一闪,战意盎然。

“第三,文表,公琰。”张圣转向文官集团,“内政与新政推行,需再加快步伐!尤其是与河北接壤的郡县,要加大赈济、招揽流民的力度,展现出我渤海的富足与仁政。对来自河北的商旅、士子,要格外优待。此乃攻心之策,要让河北军民皆知,归附渤海,远胜于在袁氏内斗中煎熬!”

“元(琬)领命!”

“第四,东南方向。”张圣目光南移,“命黄忠,淮北战线,转为战略防御。收缩兵力,巩固要点,避免与曹军进行大规模冲突。可适当让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边缘地带,示敌以弱,让曹操以为我主力北顾,诱其来攻。若曹操真敢大举进犯,则依托坚城、火器,予其重创!但要把握好度,绝不能将东南打成泥潭,牵扯我过多精力。”

“主公,若曹操按兵不动……”徐元提出另一种可能。

“那便维持现状,持续以小股部队骚扰,使其不得安宁即可。”张圣淡然道,“眼下,北地之事,重于一切!”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将渤海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悄然调整了方向,将主要的战略注意力,投向了那片风雪弥漫、即将燃起内斗烽烟的河北大地。

就在张圣紧锣密鼓布局之时,邺城,大将军府内,已是愁云惨淡,暗潮汹涌。

袁绍卧于榻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气息微弱,昔日雄踞河北的英主气概早已荡然无存。榻前,袁谭、袁熙、袁尚三子跪地,皆是面色悲戚,然而低垂的眼眸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与算计。

外间,谋士审配与郭图,虽同处一室,却泾渭分明,各自拥趸数人,低声争论不休,所言无非是嗣位人选与身后权力分配。支持长子的审配与支持幼子的郭图,几乎已势同水火。

“父亲……父亲……”袁尚年轻,终究沉不住气,见袁绍眼皮微动,连忙低声呼唤。

袁绍缓缓睁开浑浊的双眼,目光扫过床前三个儿子,又看向外间隐约的人影,嘴角扯出一丝苦涩而了然的弧度。他挣扎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

“水……拿水来……”他微弱地吩咐。

袁尚连忙端过水杯,服侍袁绍饮下。

喝了水,袁绍似乎恢复了一丝精神,他看向长子袁谭,声音沙哑:“显思(袁谭字)……青州……如何?”

袁谭连忙叩首:“回父亲,青州一切安好,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守好基业。”

袁绍不置可否,目光又转向袁熙:“显奕(袁熙字),幽州……边地苦寒,难为你了。”

袁熙亦是叩首:“为父亲分忧,儿臣不敢言苦。”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幼子袁尚脸上,停留的时间最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你们都……出去吧……让为父……静一静……”

三子不敢违逆,只得叩首退出。

来到外间,袁谭与袁尚目光一触即分,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冷意。郭图立刻迎上袁尚,低语起来。审配则走到袁谭身边,面色阴沉。

而这一切,都被隐藏在暗处的,隶属于不同势力的眼睛,清晰地记录下来,化作加密的字符,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向四面八方。其中,最为详尽的几份,正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南皮。

南皮城中,张圣接到了李狗儿呈上的最新密报,其上详细描述了邺城大将军府内那压抑而诡谲的一幕。

“袁本初……已是回光返照了。”张圣放下绢帛,轻轻吐出一口气。他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刺骨的寒风瞬间涌入,却让他更加清醒。

“传令下去,各州郡长官,无令不得擅离辖地。各级将领,严守岗位。南皮城,自即日起,实行宵禁。”

“诺!”

风雪依旧,夜色渐浓。南皮城头,“张”字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之上,已凝结了一层薄霜。城上值守的士卒,呵着白气,目光警惕地望向北方那片深沉得令人心悸的黑暗。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北方的虎狼之穴,已然躁动不安。而渤海这头日渐雄壮的巨龙,已然昂首,冰冷的目光穿透风雪,牢牢锁定了那片即将上演权力更迭与血腥混乱的土地。

一场关乎北方最终归属的巨变,即将在那冰封的河北大地上,拉开血腥的序幕。而张圣,已然做好了全力一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