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在北疆的行动,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既果断又克制。随着接收委员会顺利完成对哈尔滨、天津租界及中东铁路的接管,帝国的实际控制力显着增强。而陆军第2、第8集团军的边防部队,在清剿了边境地区的匪患和零星抵抗后,成功将控制线向北推进,建立起一道相对稳定、纵深达数十公里的缓冲区域。

这一系列行动,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和不同反应。

盘踞在远东地区的日本干涉军反应最为激烈。其驻海参崴司令部多次向帝国方面提出“强烈抗议”,指责帝国“趁火打劫”、“破坏地区稳定”,并暗中加强了对与帝国接壤区域的侦察和军事部署。几支帝国边防巡逻队甚至与日军侦察小队发生了近距离对峙,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告诉吴佩孚和孙立人,”溥仪在接到报告后,冷静地指示总参谋部,“保持高度警惕,但避免首先开火。若日军挑衅,则坚决还击,打就要打疼!同时,命令‘雷霆中队’抽调一个分队,前移至辽东机场,进行威慑性巡逻。”

帝国的回应强硬而清晰。当两架涂着旭日徽的日军侦察机试图靠近新划定的缓冲区内线时,四架“烈风”战斗机立刻迎了上去,以其优异的性能进行贴身驱离,强大的压迫感迫使日机最终悻悻返航。地面的对峙中,帝国士兵也牢牢守住了阵地,未让日军前进一步。

几次试探性的碰撞后,日军似乎意识到此时的帝国军队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其干涉军主力深陷俄国内战泥潭,暂时无力在边境挑起大规模冲突,不得不暂时收敛了气焰。北疆的局势,在帝国展示出肌肉后,暂时稳定了下来。

---

就在北疆的龙吟之声渐息之时,帝国西苑,“盘古计划”第五研究所内,一场无声的惊变正在发生。

奥托·哈恩团队按照气体扩散法的思路,搭建了一个稍大一些的、拥有数级分离膜的实验性装置。经过漫长而枯燥的连续运行,他们终于收集到了足够进行一次精确分析的、经过初步浓缩的六氟化铀气体样本。

当样本被送入改进后的质谱仪进行分析时,所有围在仪器旁的研究人员都屏住了呼吸。指针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让所有人心脏几乎停跳的刻度上——铀-235的丰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点五! 虽然距离武器级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依旧遥不可及,但这相较于天然铀矿中百分之零点七的丰度,已经是翻了一倍还多!

“我们……我们做到了!”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颤抖,几乎语无伦次,“分离……有效的分离!”

哈恩博士紧紧攥着拳头,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红。这不仅仅是丰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气体扩散法这条技术路径的绝对可行性!只要持续扩大装置规模,增加分离级数,理论上就能获得任何想要的高浓缩铀!

“立刻整理数据,形成绝密报告!”哈恩强压着激动下令,“我们需要更大的场地,更强大的电力,更精密的设备!我们站在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前!”

这份报告被以最高加密等级送往养心殿。溥仪看着报告上那看似微不足道、实则石破天惊的“百分之一点五”,久久不语。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被他强行扳动,驶向了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岔路。帝国的终极利剑,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变成了一个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极其遥远但却清晰可见的目标。

北疆的龙吟震慑了外敌,而实验室中的无声惊变,则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发出足以让整个世界失声的轰鸣。帝国的力量,正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维度,同步攀升至一个令人生畏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