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总参谋部作战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帝国军队的蓝色光点如同被赋予了生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速度,沿着北疆铁路网和刚刚拓宽的急造军路,源源不断地涌向黑龙省北部边境。

总参谋长蒋百里站在沙盘前,手中金属教鞭的尖端,精准地划过一个个关键节点,声音沉稳地向御座上的皇帝溥仪,以及围拢在周围的陆军部长蔡锷、海军部长萨镇冰、空军副部长李振声和内政总理孙文汇报着最新态势。

“陛下,诸位,”蒋百里的教鞭首先点在了哈尔滨,“第8集团军司令孙立人将军已将其前进指挥部,前移至距边境仅三十公里的卡伦山。北疆军区下辖的十二个边防团,已全部进入预设阵地,完成了对主要通道、隘口的封锁和控制。”

教鞭向西移动,落在代表铁路干线的光带上。“第2集团军吴佩孚部麾下的第7摩托化步兵师,其师属炮兵团和一个装甲营(装备‘铁牛-2型’突击炮)已通过铁路输送,抵达黑河卸载站,正在向集结地域开进。师主力预计今晚午夜前可全部到位。”

接着,教鞭指向另一条线路。“第6集团军傅作义部抽调的的第19摩托化步兵师,先锋第57团已抵达漠河。其师属工兵营正在紧急加固通往维季姆河方向的急造军路,为重型装备通过创造条件。预计全师完成展开,还需四十八至六十小时。”

蔡锷上前一步,补充着后勤方面的细节:“后勤总署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北极星’后勤保障预案。从沈阳兵工厂调拨的第一批十万发步枪弹、五千发105毫米榴弹炮炮弹已安全运抵黑河后勤中心。长春汽车厂组织的三百辆‘驮马’式三吨卡车组成的运输大队,正满载油料和食品,驰援前线。大庆油田护卫军已进入最高战备,所有油井、炼化设施周边五公里内实行军事管制,确保能源供应万无一失。”

每一个数字,每一支部队的调动,都牵动着帝国的神经,也彰显着帝国如今强大的工业动员能力和军事投送能力。这不再是几十年前那条任人宰割的睡龙,而是一头已经睁开双眼,亮出獠牙的东方雄狮。

“海军方面,”萨镇冰接口道,他的目光投向了沙盘上那片蓝色的日本海区域,“北海舰队主力,以‘破浪号’驱逐舰为旗舰,已在旅顺、大连外海完成战役展开,实弹演习区域覆盖了黄海北部及对马海峡西口。葫芦岛潜艇基地报告,十二艘‘蛟龙’级潜艇,已按计划全部进入潜伏阵位,如同十二把隐藏在深海中的匕首,时刻准备刺向敢于北上的日本舰船。”

李振声则汇报了空军的努力:“陛下,虽然维季姆河上游区域气象依旧恶劣,但我们驻哈尔滨的航空兵部队没有放弃尝试。‘烈风’战斗机大队已前移至黑河野战机场,担任战斗巡逻任务。我们组织了三批‘狂风’侦察机,利用云层间隙进行冒险突防,可惜……均因强烈气流和瞬间能见度降至为零而失败。不过,我们加强了对朝鲜半岛日军机场的电子侦听,发现其无线电通讯量在过去十二小时内激增了百分之五十,频率集中在元山和平壤机场。”

坏消息接踵而至。孙文总理面色凝重地放下了一份刚从外交部送来的急电:“陛下,日方拒绝了我国提出的一切证据和指控,并在国际联盟(国联)倒打一耙,污蔑我国为‘东亚和平的破坏者’。他们甚至出示了几张模糊不清、所谓‘帝国军队暴行’的照片,试图混淆视听。英、法两国大使刚刚分别递交了照会,表示‘严重关切’北疆局势,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美国大使则态度暧昧,仅表示‘密切关注’。”

国际压力开始显现。老牌列强显然不愿意看到东亚出现一个过于强大的、可能挑战其殖民秩序的华夏帝国,他们更乐于见到帝国与日本相互消耗。

溥仪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讥诮。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目光落在那个依旧闪烁着红色问号的“雪鸮”哨所位置。

“克制?”皇帝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当他们的子弹射穿朕的士兵胸膛时,可曾想过克制?当他们非法踏上帝国故土时,可曾想过外交途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位重臣:“英法不过是隔岸观火,美国则想坐收渔利。他们的关切,一文不值!帝国的前途,只能由帝国的剑来争取!”

“陛下,”蒋百里适时地请示,“孙立人将军再次急电,请求授权其麾下第23边防团,立即对维季姆河上游发起营级规模的火力侦察。他认为,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尽快摸清敌情,寻找‘雪鸮’哨所的同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皇帝。是继续等待主力完全到位,还是允许前线进行一场风险极高的试探性进攻?

溥仪沉默了片刻,他的手指在沙盘的边缘轻轻敲击着,仿佛在权衡着每一步的得失。作战厅内,只有电子设备运行的微弱嗡嗡声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告诉孙立人,”皇帝终于开口,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朕,准了!”

这两个字,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四射。

“但是,”溥仪话锋一转,语气森然,“告诉他,这是侦察,不是决战!朕要的是活着的俘虏和确切的情报,不是一堆无用的尸体和模糊的猜测!让他把部队给朕带好,把兵给朕用好!同时,命令吴佩孚和傅作义,加快速度!七十二小时,朕只给他们七十二小时!七十二小时后,朕要在维季姆河边,看到帝国飘扬的龙旗!”

“是!”蒋百里、蔡锷等人齐声领命,一股肃杀之气在作战厅内弥漫开来。

命令通过加密电波,瞬间传达到了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黑河前指。孙立人接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授权,一场旨在揭开北疆迷雾、点燃全面战火的营级战斗,即将在那片冰冷的林海雪原中打响。

然而,维季姆河上游的日军据点,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实力?孙立人的火力侦察,是会顺利揭开谜底,还是会一头撞上铁板,遭遇意想不到的打击?而帝国南北两线的巨大压力,又是否会因为这次局部战斗而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战争的齿轮已经加速到极致,巨大的惯性之下,任何细微的变数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北疆的枪声,即将成为这场宏大序幕中最尖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