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总参谋部作战厅,南北两线的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铁箍。北疆乌尔卡河峡谷的僵局和南线渤海方向迫在眉睫的登陆威胁,让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总参谋长蒋百里站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他的教鞭首先指向了南线漫长的海岸线。

“陛下,诸位,”蒋百里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但依旧保持着清晰的条理,“日本登陆舰队已逼近至距我渤海海峡不足二百海里处,其先导舰艇与我外围警戒舰只已有零星交火。聂宪藩将军第3集团军、薛岳将军第1集团军增援部队已全部进入预设海岸防御阵地。然而,面对日军可能的多个登陆点,我军防线仍显漫长,需要更多的战略预备队。”

他的教鞭随即移向了帝国广袤的腹地。“鉴于南线危急,经陛下授权,总参谋部已启动‘南天柱’计划,紧急调动内地集团军驰援!”

“命令如下:”蒋百里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着,驻防两广之第4集团军司令李宗仁上将,即刻抽调其麾下最精锐之第10军(下辖第28、29、30师),由粤汉铁路北上,限五日内抵达山东济南归建,划归第3集团军聂宪藩将军指挥,增援山东半岛沿海防务!”

“着,驻防华中之第9集团军司令卫立煌上将,抽调其麾下第26军(下辖第76、77、78师),由平汉铁路急运河北沧州,限四日内抵达,划归第1集团军薛岳将军指挥,加强渤海西岸防御!”

“着,驻防东南沿海之第10集团军司令陈诚上将,抽调其麾下第31师,由海路紧急输送至连云港,增援苏北海岸,严防日军侧翼登陆!”

“着,驻防川滇之第5集团军司令刘湘上将,其所部作为战略总预备队,提高至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听候调遣,通过长江水道或陇海铁路东进!”

一道道命令,如同给略显单薄的南线防御注入了强心剂。帝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内地精锐开始如同奔腾的江河,向着最危险的海岸线汇聚。李宗仁的悍勇、卫立煌的沉稳、陈诚的干练,这些威震一方的名将和他们麾下的百战精兵,即将在南线与日军决一死战!

“后勤保障!”蒋百里看向后勤总署的代表。

“已协调全国铁路系统,优先保障军列通行!从武汉、郑州、徐州等地仓库调拨的弹药、油料、医疗物资专列已同步发出!沿途所有民用列车为军列让路!”后勤总署署长斩钉截铁地汇报。

帝国的意志和效率,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南线稍缓,北疆的僵局依旧令人揪心。

“北疆方面,”蒋百里的教鞭移回乌尔卡河峡谷,“吴佩孚、傅作义将军回报,持续高强度炮击已超过三十六小时,峡谷入口区域地表工事大多被毁,但敌军利用复杂洞穴构筑的地下防御体系极其坚固,炮击效果有限。我军多次组织营连级规模突击,均被敌军精准火力击退,伤亡持续增加。”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孙立人将军派出的多支精锐渗透小队,亦未能成功捕获有效俘虏,反而损失了不少好手。敌军防御……如同一个带着尖刺的龟壳,难以啃下。”

“德国人的技术支持和战术指导,看来是专门针对这种山地防御战的。”蔡锷脸色难看,“他们是想把乌尔卡河变成帝国的血肉磨坊!”

“不能这么耗下去!”萨镇冰忧心道,“北疆久攻不克,南线又需重兵布防,帝国国力再强,也经不起如此双线长久消耗!”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皇帝。北疆,是继续强攻,还是另寻他法?

溥仪皇帝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沙盘上那片代表着乌尔卡河峡谷的阴影。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北疆僵局,帝国的战略主动权将逐渐丧失,南线的压力也会倍增。

“北疆……”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既然正面强攻代价太大,那就换个打法。”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告诉吴佩孚和傅作义,从即日起,改变战术。”

“一、正面保持高压,但以营以下规模部队进行频繁的、多点的战术佯动和骚扰,疲惫敌军,消耗其弹药精力。”

“二、集中所有师属、军属重炮,组建‘特种炮兵集群’,配备‘夜枭’小组提供的最新坐标,不再覆盖炮击,改为‘拔点式’精准打击,重点摧毁敌军已暴露的指挥所、观察哨、炮兵阵地和洞口工事!”

“三、命令孙立人,停止无谓的小股渗透。给朕集中第8集团军最精锐的侦察兵和山地作战部队,组建一支‘特别突击队’,由他亲自挑选指挥官,进行高强度山地丛林战强化训练!朕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最强的火力支援权限!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强攻,而是给朕找到一条能绕到乌尔卡河峡谷侧后甚至背后的秘密通道!一旦找到,不惜代价,插进去!端掉他们的老巢!”

皇帝的思路清晰而狠辣,正面佯攻牵制,炮兵精准拔牙,同时准备一把能从背后捅入心脏的尖刀!

“另外,”溥仪看向李振声,“空军,给朕想办法!‘狂风’不是能飞得高吗?给朕在绝对安全的高度,对峡谷纵深进行不间断的光学侦察和拍照!朕要每一寸土地的清晰照片!格物院那边,有什么新的侦察技术,只要能用,都给朕拿到北疆去试!”

“是!陛下!”李振声大声领命。

“还有,”溥仪最后看向蒋百里和蔡锷,“给朕通知驻防西北的第7集团军张自忠部,提高戒备,严密监视俄国内战各方动向,尤其是与日本有勾结嫌疑的白军势力!北疆的战事,绝不能受到来自背后的干扰!”

“臣等明白!”

一道道新的指令,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开始对北疆这块“顽疾”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处理。帝国的战争车轮,在调整了方向和节奏后,继续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向着既定的目标隆隆前进。

然而,孙立人的“特别突击队”能否找到那条秘密通道?北疆的僵局何时能够打破?南线紧急驰援的内地集团军,又能否在日军登陆前及时到位,稳住防线?

帝国的命运,依旧在刀尖上舞蹈,等待着下一章的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