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鹰嘴峪的战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明军将士清扫战场的喧嚣与胜利的欢腾,以及伤者偶尔发出的痛苦呻吟。硝烟与血腥味依旧浓烈地混杂在初春的空气中,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决定国运之战的土地上,却仿佛带着一种新生的暖意。

初步的战果统计如同雪片般,被各级军官层层汇总,最终呈递至已移驾至卧牛岗前沿临时行营的朱由检面前。随着一份份战报的宣读,饶是以朱由检的沉稳,眼中也不由得异彩连连,帐内随行的文武官员更是抑制不住地发出阵阵惊叹。

“禀陛下!此役初步统计,阵斩真奴逾八千级!其中确认有固山额真三人,梅勒额真九人,甲喇额真、牛录额真无算!缴获完好及受损织金龙纛、各色旗纛上百面!”

仅仅这一项,就足以让帐内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八千真奴,这几乎是后金八旗本部核心战兵超过三分之一的力量!尤其是中高级军官的大量阵亡,对后金军事体系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阵斩蒙古附庸骑兵约五千,俘获三千余!缴获战马、驮马数以万计!”

蒙古诸部在此战中损失惨重,经此一役,至少数年之内,他们再无力,也无人敢轻易响应后金的号召南下寇边。

“汉军旗及随军包衣阿哈,阵斩约四千,俘获逾两万!”

这些俘虏中,大部分是被迫从征的汉民和朝鲜人,他们的归降,不仅削弱了敌人,更为大明增添了宝贵的劳动力。

“缴获方面:各类铠甲、兵器、弓弩堆积如山,尚在清点。完好及可修复之仿制红夷大炮十五门,火药、粮秣、金银细软无算,仅初步查抄皇太极中军遗留之物,便价值不下五十万两!”

这些缴获,尤其是那批火炮和大量铠甲兵器,将极大充实大明的武备,而那笔巨额财富,更是能解朝廷财政的燃眉之急。

最令人振奋的,是来自追击部队的回报:

“京营骑兵与孙督师派出的东出部队于密云一带合击溃敌,再斩首数千,俘获近万!敌军遗弃辎重绵延数十里!”

“据多方俘获之敌军官兵确认,伪金大汗皇太极,于我军炮击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由其弟多尔衮、多铎等拼死救出,已随残部经古北口仓皇北窜!其随行护卫之两黄旗精锐,十不存一!”

皇太极重伤遁逃!这个消息,无疑为此役画上了一个最完美的句号。即便皇太极能侥幸活下来,其身体和威望也必然遭受重创,后金政权内部势必陷入动荡。

战果辉煌,前所未有!

“陛下圣明!天佑大明!”孙应元、李镇华等将领官员纷纷激动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他们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深知这胜利来得何等不易,又何等震撼!这不仅仅是击退了一次入寇,这是几乎打断了后金的脊梁!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他走到行营外,看着下方忙碌清扫战场、押送俘虏、收集战利品的将士们,看着那一片狼藉却象征着胜利的河谷,豪情满怀。

“此战之功,非朕一人之力,乃我将士用命,上下同心之果!”朱由检的声音通过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四周,“所有参战将士,记功论赏,抚恤加倍!阵亡将士,入祀英烈祠,其家眷由朝廷奉养!”

“万岁!万岁!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再次响起,声震四野。

消息随着六百里加急和更为迅捷的电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四面八方。

鹰嘴峪大捷,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政治和外交上的巨大胜利。它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上下的信心,震慑了内外所有潜在的敌人,为朱由检接下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朱由检望着北方,目光似乎越过了长城,投向了那片广袤的东北大地。

“皇太极,这只是开始。”他心中默念,“朕给大明带来的,将远不止于此。一个崭新的时代,将由这场胜利,正式开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