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洪荒之塔镇诸天 > 第15章 诸侯试探,立威东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章 诸侯试探,立威东方

李靖接任陈塘关总兵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东方二百诸侯间激起了层层波澜。这些诸侯,大多传承久远,盘踞地方,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对朝歌本就阳奉阴违,对闻仲坐镇的禹州尚存几分忌惮,如今闻仲离去,换上一个名不见经传、据说只是凭幸进和闻仲赏识才得以上位的年轻总兵,轻视与不屑之心顿时占了上风。

更何况,陈塘关地理位置特殊,掌控水陆要冲,更是征收贡赋、管理贸易的关键节点。前任总兵昏聩,诸候们早已习惯了在此地攫取利益,甚至暗中勾结,将陈塘关视为予取予求之地。如今李靖新官上任,雷厉风行地整顿关防,清查账目,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一时间,暗流涌动,各方目光皆聚焦于此,等待着试探这位新总兵的成色。

最初的试探,来得悄然而阴险。

首先是粮草物资。陈塘关军储空虚,李靖上任后第一要务便是筹措粮饷,向周边几个以产粮着称的诸侯国发出了征调文书。然而,文书如同石沉大海,数日不见回音。好不容易等来回复,也是各种推诿搪塞。

“禀总兵大人,”军需官一脸愁容地汇报,“曹侯回复说今岁歉收,自身难保,只能提供要求数额的三成,且需延期一月。滕侯则说粮仓失火,颗粒无存…邾侯更是直接说,往年积欠未清,今年概不缴纳…”

李靖看着案几上几份笔迹各异、却同样透着敷衍的回函,面色平静。他早已料到会如此。

“知道了。将回复原样存档。”李靖淡淡道,“另,以本总兵名义,再发一道文书。告知诸候,十日之内,按额缴纳者,过往积欠可酌情减免两成。逾期不至者,本总兵将亲自率军,‘协助’征收,届时一切后果自负”

军需官吓了一跳:“大人,这…是否太过强硬?万一激起…”

“按令行事。”李靖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文书发出,如同捅了马蜂窝。诸侯们惊愕之后,便是更大的愤怒与不屑。一个毛头小子,竟敢如此威胁他们?

十日期限转瞬即至,果然无一侯国按时足额缴纳。

第十一日清晨,李靖点齐五百精锐骑兵,一人双马,携带半月干粮,悄然出关,直扑离陈塘关最近、态度最为嚣张的邾国!

邾侯闻讯,先是不信,继而大笑:“区区五百骑,也敢来我邾国撒野?传令,紧闭城门,看他如何‘协助’征收!”

然而,他低估了李靖的决心和手段。李靖根本未强攻邾国都城,而是如同闪电般,直扑邾国最为富庶、守卫却相对薄弱的几个大粮仓和边境集市!

行动迅如雷霆!五百精锐皆是李靖亲手带出的老兵,战力强悍,行动如风。守卫粮仓的邾国士兵尚未反应过来,便被控制。李靖下令,按征调数额,不多不少,装车拉走!同时张贴告示,言明此为陈塘关总兵依律征收赋税,非是劫掠。若有阻拦,视同叛逆!

同时,他派出一支小队,突袭了邾国边境税卡,将那里积攒的税款一并“征收”,并将胆敢反抗的税官捆缚示众。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干净利落。待到邾侯调集大军气急败坏地赶来时,李靖早已带着满载的粮车和税款,扬长而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目瞪口呆的邾国军民。

邾侯暴跳如雷,却无计可施。发兵攻打陈塘关?他还没那个胆子公然反叛。更重要的是,李靖行事看似粗暴,却牢牢占着“依法征收”的大义名分,让他抓不到任何把柄。

消息传开,周边诸侯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李靖如此不按常理出牌,手段如此狠辣果决!

紧接着,李靖又如法炮制,“拜访”了另外两个跳得最凶的侯国,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协助”征收了足额粮饷。

一时间,诸候们又惊又怒,却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年轻总兵。粮草物资的试探,以李靖的完胜告终。陈塘关的粮仓,第一次变得充实起来。

硬的试探失败了,软的试探接踵而至。

数日后,几位距离较远、实力较强的诸侯,派出了联袂使团,以“恭贺李总兵履新”为名,抵达陈塘关。

使团阵容豪华,带来了不少贵重礼物,言辞谦恭,礼数周到。然而,宴席之间,却暗藏机锋。

“李总兵年轻有为,镇守东方,实乃我等之福啊!”来自徐国的一位老谋深算的大夫举杯笑道,“只是…东方事务繁杂,非仅军务而已。诸国往来,贸易民生,牵扯甚广。总兵大人初来乍到,若有不明之处,我等皆愿效劳,亦可代为沟通协调,以免大人劳心劳力,耽误了修行啊。”话语听起来客气,实则暗指李靖不懂地方政务,暗示应由他们这些地头蛇来主导。

另一名来自莒国的使臣则看似随意地提及:“听闻总兵大人与东海龙宫似有些许…误会?龙族势大,掌控水路,若关系不睦,恐于我东方各国商贸海运大为不利啊。我等与龙宫几位巡海夜叉倒是有些交情,或可代为说项…”此言更是包藏祸心,既点出李靖与龙族的矛盾,又想趁机攫取与龙族交涉的主导权,甚至挑拨离间。

宴席上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李靖身上,看他如何应对。

李靖端坐主位,手中把玩着酒杯,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没有听出任何弦外之音。他轻轻抿了一口酒,方才缓缓开口:“诸位好意,本官心领了。”

他目光扫过在场使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陈塘关总兵之职,乃王命所授,总理东方军务,兼辖制地方,护卫商道,震慑不臣。此乃本官分内之责,岂敢假手他人?至于与龙族之事…”

李靖顿了顿,声音微沉:“东海乃我大商内海,龙族受天庭敕封,亦当守天条律法。彼此交往,自有法度规矩。若有宵小之辈借机生事,无论是人是妖,是陆是海,本官手中之剑,皆不会容情!至于商贸海运,只要遵纪守法,自然畅通无阻。若有人想借此拿捏要挟,却是打错了算盘!”

他话语铿锵,既明确了自己的权责不容干涉,又强硬回应了龙族问题,更警告了那些想趁火打劫之辈。

一番话,说得几位使臣脸色微变,笑容僵在脸上。他们没想到李靖如此直接,如此强硬,丝毫不给他们插手的机会。

李靖话锋一转,又道:“当然,诸位侯爷若诚心恭贺,本官自是欢迎。日后诸国往来,只要恪守臣节,遵从法度,依法纳税,互市通商,本官亦必保障各方平安,一视同仁。”

软硬兼施,敲打之后又给个甜枣。既立了规矩,也留了余地。

使臣们面面相觑,最终只得讪讪附和,再不敢提方才话题。这场宴席,最终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软的试探,再次被李靖化解。

接连受挫,让一些实力强悍、性情桀骜的诸侯彻底失去了耐心。

葛国,乃是东方有数的大诸侯,国力强盛,拥兵数万,国君葛伯更是以勇武暴戾着称,向来不把陈塘关放在眼里。听闻李靖手段,他非但不惧,反而觉得受到了挑衅。

这一日,葛伯竟亲自率领一支千人的精锐车骑,以“狩猎”为名,浩浩荡荡穿越国境,直抵陈塘关外不足十里之地!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故意纵马驰骋,扬起漫天尘土,鼓噪喧哗,挑衅意味十足!

关墙之上,守军紧张万分,连忙飞报李靖。

“葛伯亲至?带了多少人马?”李靖正在校场观看操练,闻言神色不变。

“约…约千余精锐车骑!已在关外十里扎营,似有长期停留之意!”

众将闻言,皆面露忧色。葛国兵强马壮,葛伯本人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修为据说已至炼气化神中期。若是寻常冲突,陈塘关自然不惧,但对方国君亲至,一个处理不好,便是两国交兵的大事件!

“点齐三百亲卫,随我出关。”李靖沉吟片刻,下令道。

“大人!不可!葛伯勇猛,又带重兵,恐有诈!”副将急忙劝阻。

“无妨。”李靖摆摆手,“他既然以‘狩猎’为名而来,我便以‘迎客’之名而去。看他能如何?”

李靖只带三百轻骑,大开关门,迎了出去。

两军对圆于关外旷野。葛伯麾下千乘万骑,兵强马壮,气势汹汹。反观李靖这边,仅三百骑,显得势单力薄。

葛伯身高九尺,膀大腰圆,手持一柄巨斧,骑在一头凶恶的异兽之上,看到李靖只带这么点人出来,脸上露出轻蔑的狞笑:“哈哈哈!你就是那个新任总兵李靖?乳臭未干的小儿,也配镇守陈塘关?闻说你有些手段,今日一见,不过如此!见到本侯,还不过来跪迎?”

声如洪雷,充满了挑衅与侮辱。

李靖勒住战马,目光平静地看向葛伯,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葛伯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知葛伯不在自家猎场行猎,为何跑到我陈塘关防区之内?此地乃军事重地,非是狩猎之所。还请葛伯速速退回,以免引起误会。”

“误会?”葛伯大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东方之地,本侯何处去不得?你陈塘关区区关隘,也敢管本侯的行踪?今日,本侯偏要在此狩猎,你待如何?”

说着,他猛地张弓搭箭,也不瞄准,随意一箭射向天空一只飞过的大雁!箭去如流星,蕴含着强大的罡气,显然是想炫耀武力,震慑李靖。

然而,就在那箭矢即将射中大雁的瞬间,李靖动了!

他甚至没有取弓,只是并指如剑,隔空一点!

“兵!”

一字真言出口,一道凝练至极、后发先至的剑气破空而出!并非拦截那箭,而是精准无比地擦着箭杆掠过!

嗤啦!

葛伯那支势大力沉的箭矢,竟被这道细微剑气从中剖为两半,无力坠落!而那只大雁,惊叫着飞远了。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葛伯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瞳孔骤缩!他身后的将士也是一片哗然!

隔空剑气,精准剖开高速飞行的箭矢!这是何等精准的控制力?何等犀利的剑气?!

李靖缓缓收回手指,淡淡道:“葛伯箭法如神,只是这猎物,还是莫要在军事重地猎杀为好。以免…误伤。”

葛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死死盯着李靖,心中惊疑不定。刚才那道剑气,看似微弱,却锋锐无匹,更带着一种让他心悸的法则意味。这小子,果然邪门!

他自忖虽然勇力可能胜过对方,但对方刚才露的那一手对力量的精妙掌控,实在骇人听闻。真要动起手来,在对方地盘上,自己未必能讨得好去。更何况,对方毕竟代表着王命。

僵持片刻,葛伯猛地冷哼一声:“哼!牙尖嘴利!今日便给你个面子!我们走!”

说罢,调转兽头,带着手下灰溜溜地退走了。来时气势汹汹,去时偃旗息鼓。

关墙之上,守军们看到这一幕,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总兵大人竟只凭一言一指,便逼退了强横的葛伯及其千军万马!这是何等的威风!

经此一事,李靖的威望在陈塘关乃至整个东方达到了顶峰。再也没有诸侯敢轻易前来试探挑衅。无论是暗中使绊子,还是明面施压,亦或是武力炫耀,都被这位年轻的总兵以或雷霆、或巧妙、或强硬的的手段一一化解。

东方二百诸侯,终于清楚地认识到:陈塘关换了一位不好惹的新主人。这位李总兵,年轻,却手段老辣;修为并非绝顶,却实力诡异难测;背景神秘,更得闻仲鼎力支持。

一时间,东方局势竟奇迹般地快速稳定下来。该缴纳的赋税不敢再拖欠,过往的商队变得规矩了许多,就连海上的风浪,似乎都平息了几分。

李靖立于关墙之上,望着远方渐趋平静的大地,目光深邃。他知道,立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至少,他已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来真正经营这座关乎未来的雄关。

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名,至此,真正响彻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