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 第43章 “土豆主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像山涧里的溪水,看似平静,却在不经意间流淌而过。转眼间,晋西北的春天便被愈发炽热的日头赶走,夏日带着它独有的、混合着泥土蒸腾气息和草木疯狂生长味道的热浪,席卷了这片多灾多难却又无比坚韧的土地。

楚云飞下令垦荒的那片山坡,早已褪去了最初荒凉破败的模样。

曾经遍布的碎石和顽固的草根被清理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垄垄、一畦畦整齐的田埂。土地被反复深耕、耙平,在阳光下泛着深褐色的油光。最初被楚云飞和士兵们艰难翻开的那一小片“试验田”,如今已融入这广阔的、充满生机的绿色画卷之中,再也分辨不出。

田里种的,大多是土豆。

这是方立功和几个懂些农事的老兵,结合土地墒情和季节,能想到的最稳妥、产量也最有保障的作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土豆块茎,被埋进温润的泥土里,吮吸着雨水和汗水,便悄无声息地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墨绿色、毛茸茸的植株挤挤挨挨地铺满了山坡,白色、紫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缀在其间,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杂色的旧毯子。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属于植物的青涩气息,混杂着泥土被阳光曝晒后特有的、暖烘烘的味道。风吹过时,土豆叶子相互摩擦,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无数人在低声交谈。

整个358团,从团部到最偏远的哨所,所有人的心,似乎都系在了这片日益丰茂的绿色上。训练的间隙,士兵们会不自觉地朝这片坡地张望;军官们开会前,也总会先议论几句“咱那土豆长得咋样了”;甚至连楚云飞自己,每天清晨或傍晚,也习惯性地会站在团部门口,远远地眺望一会儿那片越来越厚的绿意。

希望,如同地下的块茎,在无人看见的地方,默默生长,积聚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这一天,终于到了。

有经验的老农围着田地转了几圈,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扒开一株土豆根部的泥土,用手指捻了捻那已经变得有些干枯发黄的茎叶,又摸了摸泥土下隐约可见的、饱满的块茎,然后站起身,对着身后一大群眼巴巴望着他的军官和士兵,咧开没剩几颗牙的嘴,重重地点了点头:

“成了!能收了!”

就这一句话,像往滚开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凉水,瞬间炸开了锅!

“收土豆喽——!”

不知是谁率先吼了一嗓子,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狂喜。

早就按捺不住的士兵们,如同决堤的洪水,欢呼着、啸叫着,扛着锄头、铁锹,提着箩筐、麻袋,从四面八方涌向那片承载了他们数月汗水和希望的绿色田野。平日里严格的队列和纪律,在这一刻被彻底抛到了脑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原始的、收获的喜悦。

楚云飞在方立功、孙铭等人的簇拥下,也来到了地头。

他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士兵们三五成群,有的用锄头小心地刨开植株根部的泥土,有的则直接用手在松软的土里扒拉着。每当一个或一串沾满新鲜泥土、圆滚滚、胖乎乎的土豆被完整地挖出来,总会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兴奋的呼喊。

“嘿!这个大!快赶上老子拳头了!”

“这边!这边一窝结了七八个!”

“小心点!别刨破了!这都是粮食啊!”

粗犷的欢笑声、工具与泥土的碰撞声、土豆被扔进箩筐的沉闷噗通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杂乱却充满生命力的交响乐。

一个年轻的士兵,双手捧着一个刚挖出来的、足有碗口大的黄皮土豆,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跑到楚云飞面前,激动得脸膛通红,话都说不利索了:“团……团座!您看!您看!咱种出来的!这么大的土豆!”

楚云飞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土豆。土豆还带着泥土的湿润和凉意,表皮有些粗糙,形状也并不规则,但握在手里,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令人心安的分量。他用手指抹去一块泥斑,露出了下面健康的黄褐色皮肤。

“好!好样的!”楚云飞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畅快笑容,他拍了拍那士兵的肩膀,“这都是你们辛苦换来的!”

他的肯定,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信。

不知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先喊了一嗓子:“兄弟们!咱这好日子,是谁带着咱干出来的?”

“是团座——!”山呼海啸般的回应瞬间响起。

“那咱们该怎么谢团座?”

“把团座抬起来!抛上去!让咱的‘土豆主席’也高兴高兴!”

“对!抛起来!”

人群瞬间沸腾了!几十名离得近的、浑身是泥、脸上还带着汗渍的士兵,根本不容楚云飞分说,欢呼着涌了上来。方立功刚想阻拦,却被兴奋的人流挤到了一边。孙铭下意识地要拔枪,手按在枪套上,却看到楚云飞脸上并无怒意,反而带着一丝错愕和无奈,他的手又缓缓松开了。

士兵们七手八脚,有的抬胳膊,有的抱腿,在一片“一、二、三!”的号子声中,轻易地将他们身材挺拔的团座,高高地抛向了空中!

“呃……”楚云飞只觉得身体一轻,视野瞬间拔高,蓝天、白云、绿色的田野和无数张兴奋的笑脸在眼前旋转、交错。失重感让他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想要维持平衡。

“哈哈哈!再接住!再抛高点儿!”

又是一次有力的托举和抛掷。

一次,两次,三次……

起初的错愕和一丝本能的紧张过后,一种奇异的情绪在楚云飞心中弥漫开来。他听着身下士兵们毫无顾忌的、发自肺腑的欢笑,感受着身体在空中短暂的悬浮,以及被无数双手稳稳接住的那种奇特的信任和托付……这种感觉,与他站在指挥台上接受敬礼,或者在地图前运筹帷幄,完全不同。

这是一种更原始、更直接、也更滚烫的情感连接。

他身上的旧军装,很快就在这反复的抛接中,沾满了士兵们手上的泥土,变得脏污不堪。脸上、头发上也未能幸免,整个人看起来狼狈极了,活脱脱刚在泥地里打过滚。

当士兵们终于心满意足地将他放回地面时,楚云飞脚步有些虚浮,差点没站稳,幸好孙铭在一旁及时扶了一把。他喘着气,看着周围依旧兴奋不已、眼神炽热的士兵们,想板起脸说两句“不成体统”,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带着笑意的骂声:

“你们这帮混蛋小子……想把老子这把骨头架子给拆了吗?”

“哈哈哈!”士兵们笑得更欢了。不知谁又喊了一句:“团座!您现在是咱的‘土豆主席’啦!”

“对!土豆主席!”

“土豆主席!”

这个带着泥土气息和几分戏谑的绰号,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楚云飞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摇头失笑。他看着眼前这些淳朴的、因为收获而欣喜若狂的士兵,心里那点关于“体统”的坚持,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土豆主席就土豆主席吧。”他低声自语,嘴角的笑意却掩藏不住。

当晚,358团的各个炊事班,都飘出了久违的、令人食指大动的食物香气。

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沸腾着,切成滚刀块的新鲜土豆被倒进去,不一会儿,就炖得酥烂,汤汁也变得浓稠。因为有了李云龙送来的那半扇猪肉打底(大部分被炼成了油,少数肉末珍藏至今),炊事班长们难得大方地舀了一勺子凝固的猪油放进锅里,又撒上一把粗盐和野外采摘晒干的野葱末。

当那一盆盆热气腾腾、油光闪烁、散发着土豆特有香甜和猪油荤香的炖土豆被端上桌时,整个营地都沸腾了。士兵们围着盆,眼睛冒着绿光,喉咙不自觉地滚动着。

“开饭!”

随着一声令下,筷子和勺子齐飞,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将那炖得软糯、吸饱了咸鲜汤汁的土豆块送进嘴里。烫得直吸冷气,也舍不得吐出来。简单的食物,在此刻却成了无上的美味。咀嚼声,满足的叹息声,以及碗筷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楚云飞也和士兵们一样,端着一个粗瓷大碗,蹲在团部门口的空地上,吃着同样的炖土豆。土豆入口即化,浓郁的香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温暖着肠胃,也似乎驱散了些许连日的疲惫和心底深藏的焦虑。

林婉柔不知何时走了过来,静静地站在他身边。她看着眼前这喧嚣而充满生气的一幕,看着士兵们脸上纯粹的笑容,看着楚云飞虽然满身泥污、蹲在地上毫无形象地吃着饭,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柔和,她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她轻声说,递过一块干净的手帕。

楚云飞接过手帕,擦了擦嘴角的油渍,抬头看着她,笑了笑:“这土豆,味道确实不错。”

林婉柔在他身边蹲了下来,看着远处喧闹的士兵,轻声说:“他们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是啊。”楚云飞扒拉完碗里最后一块土豆,将碗底一点浓稠的汤汁也喝得干干净净,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吃饱了肚子,心里才踏实,脸上才有笑模样。”

他放下碗,目光投向远处沉入暮色的山峦,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啥时候,咱358团的弟兄,能顿顿吃上白米饭,配上油汪汪的红烧肉……那这兵,才真算是当出滋味了。”

林婉柔侧头看着他被暮色勾勒出的、略显消瘦的侧脸,看着他眼中那簇因为土豆丰收而燃起的、名为希望的火苗,心中微微一动。她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也投向了远方。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营地里点起了篝火。收获的喜悦还在空气中荡漾,炖土豆的香气似乎仍未散尽。士兵们围着火堆,谈论着今天的收获,憧憬着未来的收成,笑声比往常响亮了许多。

楚云飞回到团部,点亮了油灯。桌上,还放着关于“秋风”行动的情报汇总,以及根据地建设的各种规划。外面的欢声笑语隐约传来,与屋内凝重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拿起一个士兵们今天硬塞给他的、洗干净的、最大的土豆,在手里掂了掂,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实在。

粮食,是根基,是底气。

但这还远远不够。

藤原信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根据地的建设千头万绪,未来的道路依旧迷雾重重。

他将那个土豆轻轻放在地图上,正好压在了代表358团防区的红色区域中心。

“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他低声自语,吹熄了油灯,融入一片黑暗之中。只有窗外篝火的光芒,在他眼中明明灭灭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