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陵园山坡上的风,带着泥土和新翻坟茔的独特气息,吹拂着楚风的衣角,也吹散了他心头最后一丝因胜利而产生的虚浮热气。那份沉重的伤亡清单,像一块冰冷的烙铁,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灵魂深处。他默默转身,走下那片被无数英魂守护的山坡,脚步比来时更加沉稳,也更加坚定。

指挥部里,胜利初期的喧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却又深知前路漫漫的凝重氛围。参谋和通讯兵们各司其职,忙碌着处理战后的各项事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少了几分之前的惶惑,多了几分经过血火淬炼后的沉静。

楚风没有停留,径直走向那间最大的、充当会议室的堂屋。方立功紧随其后,手里抱着厚厚一摞文件,除了伤亡统计,还有后勤、装备、敌情等各方面的汇总报告。

“通知所有团级以上主官,各直属部门负责人,以及根据地主要行政干部,” 楚风一边走,一边对方立功下达指令,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一小时后,在这里召开战后总结与战略调整会议。任何人,不得缺席。”

“是!” 方立功立刻转身去安排。

一小时后,堂屋里济济一堂。浓烈的烟草味和汗味混合在一起,几乎要压过角落里那盆炭火散发出的微弱暖意。与会者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有的还缠着绷带,像李云龙,左臂吊在胸前,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混不吝的表情,只是眼神深处,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赵刚坐在他旁边,脸色苍白,但腰杆挺得笔直。孙铭、王承柱(他被特许从炮兵团阵地赶来)、以及各团团长、根据地负责经济、民政、教育的干部们,都悉数到场。

楚风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那份伤亡清单和各项报告。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方立功先做冗长的汇报,而是直接拿起那份清单,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诸位,”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房间里响起,并不洪亮,却瞬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柳树沟,我们打赢了。”

没有预想中的欢呼,只有一片更加深沉的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场胜利的代价。

楚风扬了扬手中的清单,纸张发出哗啦的轻响:“这是我们为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五百七十九个兄弟,永远留在了那里。还有两百多个重伤的弟兄,可能再也无法回到战场。这还仅仅是柳树沟一地的直接损失。”

他将清单轻轻放在桌上,那动作,仿佛放下的是千斤重担。

“我们打破了鬼子的攻势,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这很好。”

他的语气陡然一转,变得异常严厉:“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此,躺在这次惨胜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么,我敢断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迎来比之前更加惨痛的失败!甚至,是灭亡!”

这话如同冷水泼头,让一些刚刚浮现出些许松懈情绪的军官,瞬间打了个寒噤,挺直了腰板。

“我们的问题,并没有因为一场胜仗而解决,反而暴露得更加彻底!” 楚风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我们的家底,几乎打光了!王承柱,你的炮兵团,现在还能拉出几门能响的炮?”

王承柱黝黑的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闷声道:“报告师座……能安全使用的,不到十门。炮弹……更是……”

楚风抬手止住了他,目光转向后勤部长:“我们的粮食、药品、被服,还能支撑大规模作战多久?”

后勤部长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发虚:“平粜之后,军粮储备已降至危险线以下。药品……特别是消炎药,几乎耗尽。被服补充也远远跟不上损耗,很多弟兄还穿着破旧的单衣……”

“我们的兵源呢?” 楚风看向负责征兵和地方工作的干部,“根据地的人力不是无限的!经过连番大战,合格的兵员还有多少?老百姓的负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一连串的问题,像一把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胜利光环下那残酷而真实的困境。会场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云龙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他娘的,打赢了仗,怎么感觉比打败仗还憋屈……”

楚风的目光立刻扫了过去,冰冷如刀:“憋屈?李云龙,你觉得憋屈?我告诉你,现在感到憋屈,是为了将来我们和我们的兄弟子侄,不用再受更大的憋屈!是为了让这血,不白流!”

李云龙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楚风站起身,双手撑在铺着地图的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火炬,灼烧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所以,我今天召集大家,不是来庆功的!是来给你们,也是给我自己,敲响警钟,指明下一步方向的!”

他停顿了一下,让那沉重的压力在空气中弥漫,然后一字一顿地宣布:

“我宣布,从即日起,我部及根据地,全面进入下一阶段!核心任务,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防御或被动反击,而是——精兵简政,深化土改,整训部队,积蓄力量,准备未来的——战略总反攻!”

“战略总反攻”五个字,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所有人都惊愕地抬起头,看向楚风。以他们目前的状态,谈战略总反攻?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觉得不可能?觉得我疯了?” 楚风看着众人脸上的惊疑,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没错,以我们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可能!所以,我才说要‘精兵简政’,要‘积蓄力量’!”

他开始详细阐述他的构想,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第一,精兵简政!各作战部队,立即进行整编缩编,汰弱留强!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有战斗力的骨干手中!机关和非战斗部门,也要大幅度精简,裁汰冗员,提高效率!省下来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第二,深化土改!在现有控制区和新解放区,坚决推行减租减息,试点土地分配!要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我们,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物资基础!这件事,赵刚政委,由你主要负责,遇到阻力,无论来自哪里,一律扫清!”

赵刚肃然点头,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第三,整训部队!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开展大规模军事和政治训练!不仅要练战术、练技术,更要强化思想教育,让每一个士兵都明白为何而战!要把我们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多兵种协同、技术兵器运用,变成条令,推广下去!王承柱,你的炮兵团要重建,不仅要修复旧炮,更要研发新炮!狗剩的兵工厂,必须扩大产能,优先保障弹药和基础武器自给!”

王承柱和角落里一个穿着工装、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技术干部(狗剩)同时挺直了腰板。

“第四,积蓄力量!除了军事,经济、教育、医疗,所有方面,都必须跟上!‘流通券’的信用要彻底巩固,鼓励手工业和小型工坊,想办法打通更多的对外渠道,获取我们急需的物资和技术!‘抗大’分校要扩大招生,不仅要培养军事干部,还要培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我们要为未来,准备足够的‘种子’!”

一条条,一款款,清晰明了,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战后恢复与发展蓝图。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真正地壮大,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堂堂正正地打出晋西北,光复更多的国土!

会场里一片寂静,只有楚风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回荡,以及众人粗重的呼吸声。许多人眼中的迷茫和沮丧,渐渐被一种新的、名为“希望”和“目标”的光芒所取代。

李云龙挠了挠他那乱糟糟的头发,咂咂嘴:“听起来……是比硬顶着鬼子炮弹往前冲要靠谱点儿……”

楚风最后总结道,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并不遥远的未来:

“同志们,柳树沟的胜利,只是开始!它为我们赢得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不会太长,鬼子绝不会甘心失败,内部的蛀虫也不会自动消失。”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带着殷切的期望和不容退缩的决绝:

“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消化这次胜利带来的经验和教训,治愈身上的创伤,壮大自身的力量!”

“精兵简政,是为了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深化土改,是为了扎牢根基,赢得民心!”

“整训部队,是为了磨砺刀锋,以待天时!”

“积蓄力量,是为了厚积薄发,决胜未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我希望,当下一次鬼子的屠刀举起时,我们不再是被动挨打,苦苦支撑!而是能够主动出击,将战火烧到他们的地盘上!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打出一个真正的、属于中国人民的朗朗乾坤!”

“诸位!”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问道:“有没有信心,跟着我楚风,走这条更难、但也更有希望的路?!”

短暂的沉寂之后——

“有!!”

李云龙第一个吼了出来,声震屋瓦。

“有!!”

赵刚、孙铭、王承柱……所有的人群情激昂,异口同声!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冲破了屋顶的压抑,直上云霄!

楚风看着眼前这一张张重新燃起斗志的面孔,心中那沉重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一些。

他知道,新的起点,已经确立。

但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

内部的整合能否顺利?外部的压力何时再来?周世荣和他背后的势力会善罢甘休吗?那隐藏更深的内鬼,何时会再次露出獠牙?

第九卷 《龙战于野》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