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 > 第215章 岩元素讲台的科学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岩元素讲台的科学革命

林晚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第七次。她没看,只是把指尖在讲台边缘轻轻一划,一层半透明的岩元素屏障悄然升起,挡住了后台准备递话筒的工作人员视线。

三小时前,那条匿名消息还停在屏幕上:【潮汐上线,谈谈条件】。她删了对话框,关了备用终端,穿上林星瑶亲手缝的cos服外套——今天是早就答应好的校园讲座日,不能改。

礼堂里坐满了小学生,前排几个孩子正掰着手指头数天花板上的灯管。林晚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她的声音很稳,但右手小指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那是系统刚解除警戒状态后的残留反应。

“大家好,我是林晚。”她说,“今天我们不讲代码,来讲糖果的故事。”

台下有个男孩举手:“老师,你是不是卖玩具的?我妈妈说元素灯都是骗小孩的。”

旁边家长咳嗽了一声,试图拉他坐下。

林晚笑了:“我不是卖玩具的,我是做实验的。比如现在——”

她抬起左手,掌心向上。岩元素缓缓凝聚,在讲台上形成一个六边形平台,表面浮现出微缩的冰晶结构。“这是水变冰的过程,就像你们喝完汽水放进冰箱。”接着一道风旋升起,吹动一片叶状结晶飘在空中。“风让它飞起来,对不对?”

孩子们眼睛亮了。前排小男孩伸手去碰,指尖刚触到平台边缘,整块岩面突然泛起一圈涟滴般的光晕。

“哇!”有人叫出声。

林晚顺势蹲下,平视那个孩子:“你觉得冷吗?”

“不冷!像果冻一样弹弹的!”

全场哄笑。

她正要继续讲解,忽然听见角落传来一声清脆的喊:“妈妈!派蒙要吃彩虹糖!”

所有人转头。

林星瑶抱着派蒙玩偶从观众席冲上来,嘴里还咬着半块苹果。她穿着自制的小翅膀背带裤,跑起来一颠一颠的。

林晚愣住。这不在流程里。

可就在下一秒,讲台上几枚未收起的元素结晶开始轻微震颤。红、蓝、绿、黄……依次亮起,最终在空中交织成一道迷你光谱,横跨整个讲台上方,像是搭起了一座悬浮的糖果桥。

“彩虹!!”孩子们齐声尖叫。

林星瑶踮脚指着:“你看!派蒙发光了!”

林晚反应极快,立刻牵住妹妹的手:“这不是魔法。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不同的能量组合,就像你们画画时 mixing 颜料。”她顿了顿,换成更简单的词,“调色。”

“我可以摸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问。

“当然。”林晚点头,“但要排队哦,不然派蒙会吃撑的。”

笑声中,孩子们排起了长队。林星瑶被围在中间,俨然成了新晋小明星。她把派蒙举高,一本正经地说:“本派蒙今日营业,签名免费,拥抱收费一颗糖。”

林晚站在一旁看着,嘴角压不住地上扬。

校长从后台走出来,手里拿着平板,脸上写满震惊。“林女士,刚才那段光谱……是实时生成的?”

“是预设安全程序触发的自然共鸣。”林晚解释,“所有能量输出都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可这种技术……能普及到课堂吗?”校长犹豫,“我们连投影仪都经常坏。”

林晚没直接回答。她走到台前,拍了两下手:“谁想上来试试?”

五名学生被选中上台。她以岩元素构建基础框架,每个孩子面前出现一个彩色按钮。

“按下去就行,别怕。”她说,“就跟点手机游戏一样简单。”

第一个孩子迟疑着按下红色按钮,火纹图案亮起;第二个按蓝,水流浮现;第三个按绿,藤蔓缠绕而上……当最后一个孩子按下金色按钮时,整座讲台骤然绽放出柔和金光,如同晨曦洒落。

全场寂静一秒,随即爆发出掌声。

校长拿起话筒,声音有些发抖:“从今天起,我校正式成立‘少年科技社’,首期课程就叫‘元素与生活’。”他看向林晚,“您愿意担任荣誉导师吗?”

林晚微笑点头。

掌声持续不断。有孩子已经开始讨论报名时间,还有人掏出纸笔画起了社团logo草图。

林星瑶被老师带回班级整理衣物前,塞给林晚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姐姐说让我记得要科学家签名。”

林晚把它折好放进口袋。

她的手机又开始震动。这一次是苏然打来的,连续三通未接。

她静音后放回口袋,转身协助老师组织学生离场。一名小男孩临走前回头问:“林老师,下次能教我们做会飞的派蒙吗?”

“可以。”林晚说,“但你要先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男孩认真点头,蹦跳着跑了。

礼堂渐渐空了。保洁阿姨推着车进来,开始收拾散落的椅子。阳光透过玻璃顶洒在讲台上,残留的元素痕迹正在缓慢消退。

林晚站在原地没动。她低头看了眼手表,距离系统设定的下一次自检还有四十七分钟。

这时,她注意到讲台角落有一小块结晶没有完全溶解。它呈六角星形,边缘带着淡淡的紫光,和平时使用的元素残余不太一样。

她蹲下身,用指腹轻轻碰了碰。

晶体瞬间碎裂,化作细粉,随风飘散。

远处教学楼传来下课铃声。

林晚直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她走向出口,脚步平稳。

走出礼堂前,她回头看了一眼。

讲台中央的地面上,残留的光影正缓缓拼合成一行极淡的文字:

“样本已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