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 > 第93章 武学与科技,初探融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章 武学与科技,初探融合

培训卫生员骨干的任务告一段落,张彬带着一种新的成就感返回龙牙小队驻地。那些种子已然播下,能否燎原尚需时间检验。他将注意力转回自身,转回那片更为神秘莫测的领域——【九转不灭体】的修炼。

随着修为向第二重圆满迈进,他越发感受到这门功法的深奥与强大。气血奔涌如江河,筋骨坚韧似精钢,五感敏锐超常人。但这力量更多依赖于一种玄而又玄的“感悟”和日复一日的苦修,知其然,却难以透彻知其所以然。

【叮!日常签到冷却完毕,是否签到?】

“签到。”张彬习惯性地在心中发出指令。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生物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灌注。】

一股清凉的、不同于气血之力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并非具体的修炼法门,而是一整套关于人体结构、肌肉收缩、骨骼杠杆、能量传递与转换的现代科学理论框架。肌腱如何储存弹性势能,关节角度如何影响发力效率,重心移动与动作稳定性的关系……这些知识如同精密的地图,开始与他体内运行的气血之力、与【八极拳】的发力技巧相互印证。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能否用科学的语言,去解读甚至优化古老的武学?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兴奋。他找到一处相对僻静的废弃掩体,开始尝试。他没有急于运转功法,而是先摆开【八极拳】的起手式,意念沉入身体,仔细体会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踏步时,肌肉纤维的收缩顺序,关节的旋转角度,以及那股源自丹田、通达四肢百骸的“劲力”是如何具体传递的。

【生物力学基础】的知识自动激活,如同一个内置的分析引擎,开始解构他的每一个动作。

“这一拳,腰胯旋转发力不足,导致力量传递至手臂时损耗百分之十五。”

“踏步时重心前移过快,影响了落地瞬间的稳定性,反冲力未能有效利用。”

“呼吸节奏与肌肉爆发点存在微小延迟,降低了整体功率输出。”

张彬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开始微调自己的动作。他不再仅仅遵循拳架口诀,而是有意识地控制特定肌群的发力时序,调整关节角度至理论上的最佳发力位置,尝试将气血运行与肌肉的弹性势能储存与释放相结合。

起初有些别扭,仿佛戴着镣铐跳舞。但几次尝试后,他明显感觉到,一些经过微调的动作,发力更为顺畅,消耗有所降低,而击打出的瞬间爆发力却有了些许提升!虽然增幅不大,但这证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控制,可以弥补纯粹经验感悟的模糊性,提升修炼和实战的效率。

更进一步,一个更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浮现:【九转不灭体】的本质,是否就是一种极高效率的、对生命能量(气血)的转化和利用?如果能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高精度传感器监测修炼时的生理参数(心率、血压、肌肉微电流、甚至脑波),量化分析气血运行的轨迹和效率,是否能找出最优化的修炼模式?甚至……能否模拟这种能量运行规律,绕过艰苦的修炼过程,批量制造出具备类似体质的“强化战士”?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如果成功,其意义将远超个人武力的提升,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防力量的构成。但这无疑是一条无人走过的险路。人体奥秘无穷,强行干预的风险极大。对生命能量的任何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则经脉受损,重则……用武学的说法,就是“走火入魔”。

他目前拥有的【生物力学基础】只是最初步的钥匙,想要打开那扇门,还需要更深入的生理学、生物化学、能量学乃至材料学知识。而实现构想所需的科技设备,更是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

张彬压下心中的激荡,知道自己只是触摸到了一个宏大领域的边缘。他决定采取更稳妥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利用【生物力学基础】优化现有的格斗技巧和基础修炼动作,积攒经验数据;另一方面,等待签到系统未来可能提供的更高级相关知识,同时密切关注这个时代相关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将这次初步的探索视为一颗种子,深埋心底。眼下,他仍需专注于眼前的战争。但这条融合武学与科技的道路,已然在他面前展开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却也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之路。

这次初步尝试的成功,坚定了他的信心。但人体是一台极其精密的仪器,任何未经充分验证的“优化”都潜藏着风险。下一次修炼,当他尝试用生物力学原理引导更复杂的气血运行时,会发生什么?是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还是无法预料的冲突与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