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 > 第187章 雏鹰初聚,群英荟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7章 雏鹰初聚,群英荟萃

医疗领域的初步尝试带来的成就感尚未散去,一封密级极高的通知便送到了张彬手中。“雏鹰”计划首次线下集结,地点位于西部某处不对外标注的基地,为期一周封闭式培训与交流。这意味着,他将暂时离开熟悉的实验室与图纸,去面对一群与他同样被选中、却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知识背景与思维模式的同龄人。

交接好手头工作,在严格的保密程序下,张彬抵达了目的地。基地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设施简朴却戒备森严。当他走进指定的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位年轻人。男女皆有,年纪都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衣着普通,但眼神中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自信乃至些许孤高。

没有过多的寒暄,一位神色冷峻、肩章无标识的培训教官直接开场:“欢迎各位,‘雏鹰’们。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领域。这次集结,目的有三:一,相互认识,知道国家在你们各自领域都投入了什么;二,学习必要的安全、纪律与协作规范;三,解决一个问题。”

教官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年轻的面孔:“记住,在这里,你们没有过去的光环,只有现在的代号和未来的可能。放下门户之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思考问题。”

随后是简短的自我介绍环节,仅限代号和专业方向。张彬报出“青鸾,精密机械、电子与能源”,引来几道探究的目光。他也在倾听中记住了几个鲜明的代号与领域:“小荷”,一位扎着马尾、眼神清亮的姑娘,主攻核物理理论与反应堆设计;“木头”,戴着厚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专注于数论与密码学基础理论;“影子”,身形瘦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领域是密码破译与信息安全。还有搞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生物化学的、深耕船舶工程的……几乎涵盖了当前国家最急需突破的尖端科技领域。这是一群真正的天才,是国家未来科技支柱的雏形。

最初的交流带着明显的隔阂与试探。搞理论的对工程细节不感兴趣,做工程的觉得理论过于空泛。直到培训进入第三天,教官抛出了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模拟:“假设某远洋平台遭遇极端情况,能源核心受损,通讯中断,导航失灵,部分结构出现裂痕,且有未知信号持续干扰。现有资源有限,如何在72小时内,恢复基本动力、建立应急通讯、确定自身概略位置并评估结构风险?”

这个课题几乎涵盖了在场多数人的专业领域,却又紧密交织,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错误都会导致全盘失败。起初,讨论有些混乱,各专业的人习惯性地从自身角度提出方案,往往与其他领域的需求冲突。

张彬没有急于发言,他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特长和表述方式。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他脑海中响起了提示音。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跨学科团队协作心法】

一套关于如何快速理解不同学科思维范式、搭建共同认知框架、促进知识融合与创新碰撞的系统方法涌入脑海。这并非具体知识,而是一种高级的沟通与组织技巧。

张彬立刻开始运用这套心法。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白板前,没有直接提出方案,而是先画出了一个简单的系统框图,将课题分解为能源、通讯、导航、结构、信号五个相互关联的模块。

“各位,”他的声音平和而清晰,“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系统地图’。能源是心脏,通讯是神经,导航是眼睛,结构是骨架,信号干扰是外部的疾病。我们需要先理清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优先级。”

他引导“小荷”从核物理角度思考,在极端简化条件下,受损的能源核心是否有快速恢复部分输出的可能途径,哪怕只是临时的、低功率的。“小荷”思索片刻,提出了一个利用残余热能和特定材料构成临时热电转换的设想。

张彬转向搞材料和张彬自己团队的成员,探讨实现该设想的材料可行性。他又请“木头”和“影子”合作,分析未知信号特征,寻找其规律或漏洞,尝试建立一种极简、抗干扰的应急通讯编码。“木头”负责算法骨架,“影子”负责实现与加密。

对于导航,张彬结合自己惯性导航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利用平台残余运动姿态数据,结合“木头”提供的星历简化算法和可能捕捉到的零星天体信号,进行粗略位置推算的思路。结构评估则由相关专业的成员,根据有限传感器数据,进行风险建模。

张彬在其中扮演了技术协调与融合的核心角色。他运用【跨学科团队协作心法】,不断将不同专业的“行话”翻译成大家能理解的语言,将一个领域的约束条件转化为另一个领域的创新动力,寻找那些处于学科交叉地带的解决方案。他提出的系统思路和关键节点上的建议,屡屡打破僵局,推动了课题的进展。

在一次关于利用特定辐射环境下材料性能变化的讨论中,张彬与“小荷”私下交流,探讨了高能粒子流轰击对材料微观结构改性的可能性,为“南天门-基石”项目中的耐超高温材料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最终,在集结的最后一天,他们这个临时组成的团队,拿出了一份虽然粗糙但逻辑完整、具备相当可行性的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教官审阅后,冷峻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不错。开始像个团队的样子了。”

分别的时刻到来,没有过多的依依不舍,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战友情谊。

“影子”难得地主动对张彬说:“青鸾,以后有加密需求,可以找我。”

“木头”推了推眼镜:“你的系统思维,对我很有启发。”

“小荷”则笑着说:“希望下次见面,我们能讨论点更基础物理的问题。”

众人约定,返回各自岗位后,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为国效力,后会有期。

张彬登上返程的车辆,心中感慨万千。这次集结,让他看到了国家隐藏的深厚人才储备,也让他意识到,未来的科技突破,越来越依赖于这种跨学科的深度协同。【跨学科团队协作心法】的获得,恰逢其时。他仿佛看到,这些分散在各处的“雏鹰”,终有一日将羽翼丰满,汇聚成推动国家科技腾飞的磅礴力量。而他自己,必将在这股洪流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