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的振奋尚未平息,那非指令性摆动的微小疑云尚待厘清,张彬的思绪已如精密雷达般转向另一个看不见硝烟,却同样关乎“洪荒”工程乃至国家未来产业命脉的战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广交会上的订单纷至沓来,“红星”与“珠算”的成功出海,如同幼鹿闯入猛兽环伺的丛林,仅仅依靠产品本身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它们披上法律的铠甲,并提前在对手可能行进的道路上,埋下属于己方的界碑。

他没有耽搁,立即召集了由外贸部资深官员、精通国际知识产权法的专利律师,以及几位参与过工业标准制定的专家组成的专项小组。会议地点设在第七研究所一间配备了防窃听装置的会议室。

“胜利的果实需要守护,未来的赛道需要规划。”张彬开门见山,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向桌对面,“这是我们‘红星’收音机、‘珠算’计算器,以及其内部核心的微型晶体管、特定型号的集成电路、高效编码算法等共计四十七项关键技术的详细说明文件。”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律师和官员,语气斩钉截铁:“立即启动国际专利申请程序,目标覆盖主要西方市场及其关联的专利公约国。不仅要申请,还要撰写得滴水不漏,权利要求的范围要尽可能宽泛,既要保护我们现有的产品,也要为未来的技术改进预留空间。”

专利律师快速翻阅着文件,眼中闪过惊讶与兴奋。他从未见过如此系统、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披露清单,更没想到提出这一切的,竟是眼前这位以尖端军工研发着称的年轻人。

“张顾问,这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费用不菲……”外贸部官员提醒道,他清楚国际专利申请的巨额成本。

“费用从民用转化小组的利润中支出,必须优先保障。”张彬毫不犹豫,“这不仅是保护我们现有的产品,更是构建一道门槛。要让后来者,想绕开我们的专利,需要付出比我们更高的成本!”

专项小组迅速运转起来。文书撰写员们日夜不停地根据技术资料草拟专利申请文件,力求每一个术语都精准无误;专业的翻译人员将浩如烟海的技术文档转化为符合各国法律要求的文本;邮局的国际业务窗口开始频繁出现寄往瑞士、美国、欧洲等专利机构的特快专递。

然而,张彬的布局远不止于此。几天后,他再次召集核心成员,展示了另一份更令人震撼的文件——一份列出了未来十年内,在半导体、新型材料、能源技术、空天动力、信息技术乃至生物工程等领域,可能出现的数百个关键技术节点的预测清单。其中许多概念,如“碳基芯片”、“量子计算纠错码”、“金属氢制备路径”、“脑机接口稀疏编码”等,在当下听来如同天方夜谭。

“这些,”张彬指着清单上那些超前甚至有些科幻的名词,“是我们下一步要进行防御性专利布局的方向。不需要我们现在就能造出来,但要把基于科学原理推导出的、最可能的技术路径,以专利的形式先占住。”

标准委员会专家倒吸一口凉气:“张顾问,这……这太超前了!很多方向是否存在都还是未知数,申请这样的专利,可能会被驳回,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猜测。”

“就是要超前!”张彬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技术竞争的下半场,是标准与规则的竞争。我们现在提前埋下这些‘钉子’,未来当别人千辛万苦走到那一步时,会发现通向山顶最便捷的道路,已经插上了我们的旗帜。这不仅仅是防御,更是一种主动的‘卡脖子’——不是用封锁,而是用我们提前建立的知识产权壁垒和潜在的技术标准主导权。”

他描绘的图景让在场所有人感到一种战略层面的震撼。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追赶,而是在下一盘关乎未来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的大棋。

就在第一批关于“红星”和“珠算”核心元器件的专利申请文件陆续抵达目标国专利局,并进入公示流程时,大洋彼岸,某家以技术垄断着称的西方大型电子公司总部,其法务部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中国的专利公告文件,放在了总裁的办公桌上。

那位以强硬和敏锐着称的总裁拿起文件,起初并未在意,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从疑惑变为惊讶,最终化为难以掩饰的震惊。他猛地站起身,拿着文件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的车水马龙,仿佛想从这片繁华中找到答案。

“见鬼……”他喃喃自语,随即对紧随其后的法务总监说道,“他们申请的不仅仅是几个产品专利……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几乎覆盖了便携式数字设备未来小型化和低功耗化的所有主流技术路径!他们不是在申请保护,他们这是在……这是在试图提前定义未来十年的游戏规则!”

他放下文件,眼神中第一次对这个东方古国升起了一种不同于以往轻视或警惕的情绪,那是一种面对同等级棋手时的凝重。

专利的壁垒,已在无声无息间,开始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