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北测试场的沙尘尚未在记忆里完全沉淀,返回首都的张彬,立刻被一种无形的、紧绷的气氛所包裹。那不是实验室里废寝忘食的专注,也不是测试场上数据验证的紧张,而是一种源于外部的、带着寒意的压力,悄无声息地渗入研究院的每一个角落。

他刚在“承影”项目组办公室坐下,准备整理关于“重型机甲关键技术预研”的初步构想,办公室的门就被急促地敲响。来人是钱思明教授的助手,脸色凝重,只低声道:“张顾问,紧急会议,大会议室。”

张彬心中微沉,放下笔,立刻起身。能让钱教授的助手如此神态的,绝不会是寻常的技术讨论。

大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愤怒、忧虑和极度压抑的沉闷。在座的除了钱思明等几位核心领导,还有几位负责工业和经济领域的、张彬只在内部通报上见过名字的高级干部。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某些区域的标记刺眼而醒目。

“小张,坐。”钱思明指了指身边的空位,声音有些沙哑。他将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的文件推到张彬面前。

文件的标题是《对华技术禁运清单(加强版)》,落款是几个西方主要国家及其主导的联盟机构。纸张很薄,但上面的字句却重若千钧。

“看看吧,”一位负责工业体系的领导掐灭了手里的烟,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这次不是小打小闹,是要掐我们的脖子,往死里掐。”

张彬快速翻阅着。清单目录冗长而细致,分类从大型成套工业设备,到最基础的精密仪器零部件,几乎覆盖了当前工业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关键领域。高级数控机床、特种合金冶炼设备、大型化工反应釜、电子管生产线、示波器、甚至某些型号的轴承和密封圈……都被明确列入禁运范围。

“我们刚刚起步的汽车工业,几条主要生产线上的核心机床都依赖进口,备件库存最多维持三个月。”

“七〇三所那边,新型雷达需要的特种磁控管,之前一直靠秘密渠道从外面获取样品,现在渠道断了。”

“还有几个重点矿山,使用的重型挖掘机和选矿设备,关键部件坏了只能更换进口的,现在……”

汇报声此起彼伏,每一条消息都像一块巨石,压得会议室里的人喘不过气。多个依赖进口部件维持运转的工厂和研究所,面临着即将停产的现实风险。这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危机。

张彬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划过清单上那些冰冷的技术名词。外部的封锁他早有心理准备,但如此全面、如此彻底的禁运强度,还是超出了他之前的预估。这不再是限制,而是意图从根本上扼杀工业化的进程。

冲突赤裸而残酷。对方凭借其领先几十年的工业积累和技术优势,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铁幕,试图将我们隔绝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外。

“我们有些同志,之前还存在幻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通过让步,换取一些技术和设备。”那位工业领域的领导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痛心,“现在,这盆冷水浇下来,该清醒了!人家就是要我们永远落后,永远替他们种地、挖矿,当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钱思明重重地叹了口气,看向张彬:“小张,你一直强调技术自主和体系构建的重要性,现在的局面,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张彬身上。这个年轻人虽然职位不高,但其在多个关键项目中展现出的前瞻性眼光和技术整合能力,已经赢得了高层的重视。

张彬没有立刻回答。他脑海中飞速闪过“苍穹之眼”雷达的自主研制、“洪荒”工程的艰难起步、“承影”机甲从无到有的每一步,以及那台隐藏在绝密基地、正逐步发挥作用的超级工业母机。外部的封锁固然带来巨大的困难,但也同样斩断了最后的依赖和幻想。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封锁,意味着我们过去依靠的路径被彻底堵死。但这也迫使我们只能走一条路——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道路。他们禁运什么,我们就必须自己造出什么,而且要造得更好。”

“说得轻巧!”有人忍不住质疑,“精密机床、特种钢材、电子元器件,哪一样不是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我们底子太薄了,差距太大!”

“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张彬承认,“但并非不可逾越。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刚刚建立的、初具雏形的‘华标’体系作为框架,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批不甘落后、勇于奉献的科研人员和工人。”

他没有提及系统,也没有提及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碎片,他只是陈述一个基于现有条件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这份清单,”张彬用手指点了点桌上的文件,“反过来看,就是我们下一步技术攻关最明确、最紧迫的路线图。他们害怕我们掌握什么,就说明什么技术最关键。”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位机要秘书快步走进,将一份刚收到的最高层批示文件交给了主持会议的领导。

领导迅速浏览,神情肃穆,随即站起身,向全体与会人员宣读:“最高指示: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华夏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破封锁,走我们自己的路!”

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像一道划破阴霾的闪电,驱散了之前的彷徨与焦虑。一股决绝而悲壮的力量在每个人心中升腾。收获在此刻清晰无比——最高层坚定了依靠自身力量突破封锁的决心,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

会议在一种凝重而又充满斗志的氛围中结束。具体的应对方案和任务分解需要立刻跟进。

张彬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窗外已是夜色深沉。他心念一动,回应了每日签到的提示。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高精度轴承钢冶炼工艺与热处理方法(针对Gcr15Simn系列)。物品已存入无限空间。】

轴承钢!张彬眼神一凝。他立刻从无限空间中取出那份技术资料,快速浏览。资料详细阐述了一种利用现有冶炼设备基础,通过优化合金配比、严格控制熔炼气氛和采用特殊热处理流程,来生产高均匀性、高疲劳寿命轴承钢的工艺方法。这正是清单上被特别列出的、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精密仪器的特种钢材之一!

系统的奖励再次精准地命中了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这绝非巧合。

他仔细阅读着工艺要点,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这份技术与国内几家重点钢铁企业的现有条件相结合,进行适应性改造和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