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家族之星际指挥官 > 第219章 孤注一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火号”内,星萤坐在主驾驶位上(尽管大部分航路由自动驾驶仪根据预设程序完成),她的身体能清晰地感受到穿梭艇外传来的、接连不断的剧烈爆炸所产生的震动。每一次震动,都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割过。她知道,那每一声爆炸的背后,都是战友的陨落,都是王晨星和无数人用生命为她铺就的、这条通往地狱的单程路。

巨大的悲痛如同潮水般几乎要将她淹没。但她不能崩溃,她肩负着太多的期望和牺牲。

她转过头,看向身旁特制的、充满缓冲液体的卫生舱内。年幼的王启明似乎被特殊的镇静措施安抚,正安静地沉睡着,小小的胸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脸上带着婴儿特有的、纯净无邪的表情。

看着孩子安详的睡颜,星萤心中那蚀骨的悲痛,瞬间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韧的力量所取代——那是母性的守护本能,以及对所有牺牲者承诺的决绝。

泪水再次涌出,但这次不再是软弱的悲伤,而是洗涤灵魂后焕发出的坚定。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放在控制界面上(尽管大部分操作已无实际意义),目光锐利如刀,投向前方观测窗外那片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的、巨大而诡异的几何结构。那里,是一切的终点,也可能是一切的起点。

“晨星…大家……我不会辜负你们”她在心中默念,随即,将“星火号”的航向微调至最佳撞击(或者说对接)轨道,并将引擎功率推至设计极限!

“星火号”,这艘承载着最后希望的小舟,彻底切断了与后方战场的所有联系,化作一道义无反顾的流光,朝着“收割者”那深不可测的核心,加速冲去!

“星火号”穿梭艇,这艘承载着最后希望的微小载体,在经历了惨烈的护航战后,终于成功突入了那片被强行撕开的裂隙,进入了“收割者”那深不可测的核心区域。

然而,内部的景象远比外部观测更加恐怖和诡异。这里并非一个充满机械结构的冰冷巢穴,而更像是一个物理法则彻底失控、能量形态肆意奔流的混沌旋涡。

所有常规传感器屏幕上一片雪花,雷达波、激光测距、引力感应等所有探测手段都彻底失灵,返回的数据要么是乱码,要么是自相矛盾的荒谬数值。导航系统完全失效,惯性指引在混乱的时空曲率下变得毫无意义。“星火号”如同一个被剥夺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盲人,漂浮在一片充满恶意的未知之中。

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失去了稳定的意义。前一秒可能感觉时间流速极快,下一秒又仿佛陷入粘稠的泥沼。空间方向感完全混乱,上下左右失去定义,舰体不时传来毫无规律的、违反惯性定律的剧烈抖动和旋转。能量流如同有生命的触手,时而在远处凝聚成致命的辐射风暴,时而又在近处消散于无形。

最令人不安的,是一种无处不在、仿佛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低沉嗡鸣或低语。它并非声音,而是一种纯粹的能量信息流,充满了冰冷的逻辑、无尽的循环和一种非人的、令人心智混乱的压迫感。这低语试图侵蚀闯入者的思维,灌输绝望与服从。

“星火号”在这片法则的泥沼中艰难地、跌跌撞撞地穿行,如同暴风雨夜海面上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无形的巨浪拍得粉碎。星萤只能关闭所有不可靠的仪器,完全依赖自身那种与“收割者”同源却又逆向的特殊能量场产生的微弱直觉,像黑暗中依靠嗅觉摸索的动物,感受着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那个巨大几何结构散发出的、如同心脏搏动般的引力脉搏,勉强指引着航向。

随着艰难的推进,那个巨大的几何结构终于清晰地呈现在“星火号”的观测窗前——尽管由于空间扭曲,它的形象也在不断变化。

它并非任何已知的建筑或机器形态。它是由无数不断旋转、嵌套、变换的绝对光滑的黑色平面和锐利角度构成的、尺度堪比星系的庞大复合体。它没有可见的入口、窗口或任何类似结构的特征,其表面吞噬一切光线,没有任何反射,仿佛是由纯粹的“虚无”构筑而成。

更令人震撼的是,它并非死物。它散发着一种强大到令人灵魂战栗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并非简单的辐射,更像是一种活着的、具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意识”或“意志”的宇宙奇观。那种心智混乱的低语,正是源自于此。靠近它,仿佛在靠近一个沉睡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以一种非生命形式“思考”着的宇宙级古老存在。

当“星火号”试图进一步靠近这个巨大的几何结构,寻找可能的“接入点”时,防御机制被触发了。

并非来自外部的攻击,而是从几何结构本身的表面,突然“生长”出无数道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如同章鱼触手般的光束!这些能量触手无视常规物理防御,直接缠绕、抽打、穿刺向“星火号”!

刺耳的警报瞬间响彻艇内!

“护盾能量急剧下降!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

“舰体左舷被击中!外层装甲熔穿!”

“推进器受损!机动性丧失百分之四十!”

“星火号”的护盾在能量触手的攻击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坚固的舰体也开始出现触目惊心的裂痕和熔洞。常规的规避机动在混乱的时空和密集的攻击下显得苍白无力。

星萤立刻意识到,任何形式的外部强行登陆、物理接触或能量对抗,都是绝对的徒劳。试图用这艘小艇的火力去攻击这个巨构,无异于用滋水枪去冲击喜马拉雅山。他们唯一的生路,不,是整个人类文明唯一的希望,只剩下那个理论上的、从未实践过的“星火方案”核心。

星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目光从窗外致命的攻击和令人窒息的巨构上移开,投向了艇内那个特制的维生舱。舱内,王启明依然在镇静剂的作用下安睡着,小小的胸膛平稳起伏。

希望,就在这个脆弱的孩子身上。

“星火方案”的理论核心在于:王启明并非普通的混血儿,他可能继承并优化了星萤那种与“收割者”同源逆向的特质,形成了一种更稳定、更纯粹、更具“共鸣”潜力的独特生物场。这种生物场,或许不是用来“对抗”收割者冰冷逻辑的武器,而是一把能够与之产生深层“共振”、从而可能从内部“沟通”或“影响”其核心机制的“钥匙”。

计划是:通过特制的设备,安全地放大王启明自然散发的生物场能量,并将其高度聚焦,然后尝试引导这股能量与前方巨大几何结构中能量波动最活跃、最核心的某个“节点”进行“对接”或“注入”。

这个过程,并非数据传输或能量轰炸,而更像是一种意识或存在层面的“敲门”或“提问”。期望的结果是,这种源于同根却又带着“人性”特质的独特共振,可能会像一把特殊的钥匙插入一把复杂的锁,触发“收割者”系统底层某种未知的应急协议、自检程序,或者直接引发其逻辑核心的“悖论”过载。

然而,这个方案的风险,高昂到任何理性思维都无法轻易接受。

强行放大和引导一个婴儿的生物场,将其作为能量通道,其过程可能对王启明尚未发育完全的神经系统和意识结构造成无法预估、甚至不可逆转的损伤。最坏的情况,可能导致孩子脑死亡、意识消散,或者变成某种无法定义的存在。这无异于用自己孩子的生命和灵魂作为赌注。

如果尝试失败,不仅王启明会牺牲,“星火号”也会暴露并毁灭。更重要的是,这次针对核心的“挑衅”,可能会彻底激怒“收割者”,使其启动更彻底、更迅速的灭绝程序,流亡舰队所有的牺牲都将瞬间化为乌有,人类文明将迎来真正的、毫无悬念的终结。

这是一个押上了文明最后火种、执行者亲生骨肉、以及整个种族最终命运的、彻头彻尾的“孤注一掷”。

星萤看着维生舱中的孩子,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怜爱、锥心的痛苦和难以言喻的挣扎。让她亲手将孩子推向如此险境,比让她自己承受千刀万剐还要痛苦。

但当她想起王晨星最后的眼神,想起“希望号”和无数舰船在火焰中化为星辰的壮烈,想起身后那片星空下可能尚存的、等待希望的同胞她眼中的挣扎,逐渐被一种深入骨髓的、超越母性的决绝所取代。

她没有其他选择。这是唯一的道路。

星萤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颤抖的双手,启动了那套连接着维生舱的、极其复杂的接口设备。设备由远古文明的技术碎片和人类最新的生物场研究成果拼凑而成,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