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 > 第99章 周边部落惧铁威,遣使打探欲结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章 周边部落惧铁威,遣使打探欲结交

“朝阳联盟有神铁”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在周边地区传播开来。那些曾被铁武器震慑的部落,那些通过贸易间接接触过铁器的部落,那些仅仅听说过传闻的部落——无不对这种能够“劈石断木”的神秘物质感到既恐惧又好奇。

初冬的第一场雪刚刚融化,联盟的哨兵就发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正在靠近聚居地。约十余人,衣着与本地部落明显不同,携带的不是武器而是各种包裹,行进间举着象征和平的绿叶枝条。

“远方来客,请求会见朝阳联盟首领!”队伍在安全距离外停下,一名中年男子用半生不熟的通用土语喊道。

岩盾亲自带人前去接洽。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威胁后,这支队伍被引往聚居地。沿途,来客们睁大眼睛,贪婪地吸收着所见的一切:整齐的农田、灌溉水渠、特别是人们手中那些闪亮的铁制工具。

议事厅内,汪子贤接待了这些远方来客。经过交流得知,他们来自西山脚下的鹿角部落,距离联盟聚居地约有五天路程。

“尊敬的朝阳首领,”使者首领鹿风恭敬地说,“我们听闻贵部获得了天神赐予的神铁,能够劈开岩石、砍断巨木。族长特命我们前来求证,并希望与贵部建立友好关系。”

汪子贤微笑回应:“欢迎鹿角部落的朋友。我们确实掌握了冶铁技术,但这并非天神所赐,而是族人智慧与劳动的成果。”

为展示诚意,汪子贤安排使者参观铁匠工坊。当看到通红铁块在锤击下变成各种工具时,鹿风等人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真是人力所能为?”鹿风颤声问道,“不是魔法或神术?”

汪子贤耐心解释冶铁的原理,但显然这些概念对来访者太过超前。最终,他们带着赠送的一把铁斧和满腹震撼离开了,承诺将联盟的友好意愿带回部落。

鹿角部落的访问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日子里,联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部落的使者团。

有的部落坦诚直接,如黑石部落的使者开门见山:“我们想要学习制铁技术,愿意用最好的黑曜石交换。” 有的部落谨慎试探,如长河部落的使者委婉表示:“希望建立贸易关系,用我们的渔获换取铁器。” 还有的部落心怀叵测,如秃鹫部落的使者表面友好,却不断打听军事细节,被岩盾识破后悻悻离去。

面对各式各样的来访者,汪子贤制定了明确的外交原则:热情接待所有友好使者;展示但不炫耀铁器技术;愿意贸易但不出售武器;交流知识但不直接传授核心技术。

这一策略既保持了联盟的开放形象,又保护了关键技术优势。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南方林语部落的使者团。这个部落以智慧和学识着称,使者中甚至有专门的“记史人”——用绳结和图案记录历史的学者。

林语使者对铁器的兴趣不仅在于其威力,更在于其背后的知识体系。他们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详细观察记录冶铁的全过程,并提出许多深刻的问题。

“铁是从石头中炼出的,那么是否所有石头都可能含铁?” “火候不同对铁质有什么影响?” “除了工具和武器,铁还能做什么?”

汪子贤被他们的求知精神打动,尽可能解答这些问题,还赠送了一本简版的《铁器入门》,上面用图画和简单文字记录了冶铁的基本原理。

林语使者如获至宝,回赠了一套精美的陶器和一本记载周边地理的兽皮图册。“知识交换知识”,他们这样说道。

然而并非所有接触都和平友好。北方的狼牙部落自恃勇武,派出的使者态度傲慢,甚至暗中窥探军事布置。

“给我们一百把铁刀,否则狼牙战士将亲自来取!”使者威胁道。

汪子贤沉着回应:“朝阳联盟热爱和平,但不畏惧威胁。我们的铁器只为保护家园和文明,不会向威胁屈服。”

岩盾适时展示军力:一队战士表演铁矛破甲、铁箭穿靶,威慑力十足。狼牙使者见状气焰顿消,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次事件提醒联盟,铁器既带来朋友,也可能招来敌人。汪子贤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侦察和防御,同时加快战士队的铁器化进程。

随着交流增多,铁器开始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周边部落。联盟严格控制流出数量和质量,只交易最基本的铁制工具,不出售任何武器。

这些流出的铁器在周边地区引起轰动。一把铁斧能换十张上等兽皮,一把铁锄价值相当于一个家庭半年的收成。联盟因此获得了大量资源,进一步加速发展。

有趣的是,不同部落对铁器的反应各不相同:

鹿角部落将换来的铁斧作为圣物供奉,只在重大仪式上展示; 黑石部落试图反向工程,但缺乏关键技术,只能做出劣质仿品; 林语部落则深入研究铁器背后的科学原理,虽然没能复制技术,但提出了许多理论猜想。

冬季中期,发生了一件改变区域力量格局的事件。

一群流浪的掠袭者袭击了鹿角部落的冬季营地,抢走粮食和牲畜。鹿角战士用石武器抵抗,但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绝望中,鹿角族长想起联盟赠送的那把铁斧,命人取出迎敌。持铁斧的战士如神助般勇猛,一斧劈断对方首领的石矛,再一斧破开皮甲重伤敌人。掠袭者被这前所未见的武器震慑,仓皇逃窜。

此事传开后,周边部落更加认识到铁器的战略价值。求购铁器的使者几乎踏平联盟门槛,出价也越来越高。

但汪子贤保持冷静,拒绝了大量交易请求。“铁器不应该成为区域冲突的催化剂,”他对长老会说,“我们必须负责任地使用这项技术。”

他转而提出一个创新方案:组建“联盟协作圈”,成员部落可以用资源和劳动力换取铁器和技术指导,但必须遵守和平公约。

这一方案得到多数部落积极响应。首个加入的是鹿角部落,接着是林语部落和长河部落。它们获得了一定的铁器供应,同时向联盟提供特产资源和劳动力。

协作圈的建立使区域关系更加稳定。小部落有了安全保障,联盟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总有不愿加入的部落。狼牙部落联合几个同样好战的部落组成“北方同盟”,公开质疑联盟的意图,称铁器是“恶魔的造物”。

区域形势逐渐复杂化。一边是以联盟为核心的协作圈,倡导和平发展;一边是北方同盟,坚持传统武力。

汪子贤意识到,单纯的技术优势不足以保证长期稳定。他开始注重“软实力”建设:推广联盟的历法、文字和农业技术,让周边部落感受到文明发展的好处。

冬季即将结束时,联盟举办了首次“文明交流会”,邀请各部落代表参加。会上展示了铁器在内的各种技术成果,但更重要的是分享了农业、医药、建筑等改善生活的知识。

许多原本犹豫的部落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后,开始转变态度。甚至北方同盟中的一些部落也暗中派代表参加,显示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技术可以征服土地,但只有文明才能征服人心。”汪子贤在交流会闭幕式上说,“我们愿意与所有追求进步的部落共享发展成果。”

这番讲话赢得广泛赞同。会后,又有三个部落加入协作圈,区域力量对比进一步向联盟倾斜。

夜幕降临,汪子贤站在更新后的区域地图前,看着上面错综复杂的部落关系和势力范围。胖墩的提示出现在脑海中:

「区域影响力提升250%,外交关系网络形成,文明辐射圈初步建立。获得‘软实力外交’特质。」

最让汪子贤欣慰的不是联盟影响力的扩大,而是文明理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接受联盟的发展观念,从单纯渴望铁器转变为向往整体文明进步。

这种转变在年轻一代中尤为明显。各部落都有年轻人慕名来到联盟,希望学习知识和技能。汪子贤顺势建立了“文化交流计划”,接收外来学习者,传授农业、建筑等非核心技术。

这些学习者回到部落后,成为联盟文明的传播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思维方式。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聚居地时,汪子贤站在了望台上,看着远方道路上络绎不绝的使者队伍。他知道,联盟已经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孤立部落,而正在成为区域文明的中心。

铁器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但真正吸引人的是门后的文明之光。这光芒正在一点点驱散蛮荒的黑暗,照亮整个地区走向未来的道路。

而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