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年代烈士遗孤笔下的现场重现 > 第403章 读书多是有好处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都这么大月份了,他还自己洗衣服呢,能蹲的下去吗?这向飞不是没有正式的工作吗,也不帮着她些?”

“哎,这也没办法,向飞说了,这孩子眼看着就要生了,到时候养孩子到处都要钱,他这段时间都在外面找工作呢,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找个工作多挣几个钱,到时候也不让娇娇吃苦。”

何苏成对这话还挺认同的,孩子要吃要喝要穿,哪样不要钱,他也是当爹的人了,总不能一直这么混下去,肯定要找个正式工作的。

英子和玉兰却对视了一眼,没想到这个妹夫会这么说,工作哪是那么好找的,他这不是在埋怨去年立子这有了一个工作机会,却没有给他吧?

而且何苏娇才嫁进去多久,在她嫁进去之前,谷家的衣服都是谁洗的?这她一嫁进去,那之前洗衣服的人手就不能碰水了,非要一个大着肚子,马上就要生的孕妇在这么冷的天冼衣服?

说到底,还是这家人不在乎,不重视何苏娇罢了。

也就眼前的这个粗神经没有察觉出来,相信不管是爹还是娘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有何苏娇夹在中间,自己家的孩子不争气,让当父母的也跟着没底气罢了。

……

何大伯跟何苏成第二天一早就又去了镇上,还给何大娘带了早饭,给何苏娇带了小米饭。

何苏成在中午之前就回来了,说是何苏娇已经醒了,那边留太多人也没有用,就先回来了。

这之后一直到大年三十,何大娘都一直没有回来过,何大伯倒是每天都会回来,但也都是早上走,晚上回来睡觉。

大年三十的中午,何大娘才回来,说是何苏娇终于从卫生室回了家,又赶上要过年了,她也不能去到人家的家里过年,所以这才不放心的回来。

她倒是想把何苏娇接回家里来坐月子,但是在这边有出嫁女不能在娘家坐月子,否则会对家里的老人不好的说法,所以不说何苏娇会不会愿意,就是何大伯也不会同意的。

等过完了年,何苏叶才从玉兰的嘴里得知,何苏娇的那个儿子身体可以说是很差了,在卫生室里,有两次医生都差点放弃了,虽然最后都救了回来,但一直在现在,还不能自己吃奶,需要人拿着针筒,吸了奶再慢慢的打到他的嘴里。

不过对于她的事,何苏叶并不怎么关心,在她看来,何苏娇现在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她自己找的,哪怕受再多的罪,都是她自己的事,只是可怜了那个孩子。

但是她却是绝对不会好心的把自己的灵水送去的,这是比她能看到案发现场还大的秘密,真要是被人发现了,她怕被人拉去切片。

过完年,派出所正式上班以后,何苏叶又去了一趟,一是还了张素梅家的筐子,再就是跟派出所的同事们作一个正式的道别,同时也跟潘卫国约好了,到时候两个人一起出发。

何苏叶看着收拾出来的两个大包,一包里面装的是被褥,另一包里面就是生活必须品了。

就这,还是她减了又减的情况下,还是有这么多的东西,再少就不行了,现在学校可没有随时可以买的日用品,到时都是要用的。

“叶子啊,要不让成子去送你吧,他也能帮你扛着东西啊。”何奶奶再一次说。

这两天何奶奶已经说了几次了,想让何苏成送她去,就是想着她第一次去省城,不放心。

不过被何苏叶拒绝了,不说她自己本身就有独自去的能力,再说还有潘卫国一起的,没必要再让何苏成跑一趟。

“那让他送你去县城也行,这么些东西,你自己也不好拿。”

这边正说着呢,何苏成的声音已经在院子里响起来:“奶奶,叶子,你们在没?”

“大哥,这边呢。”

听到声音,何苏成就来了何苏叶这屋,看到收拾好的两个包,笑了:“我就知道你得拿不少的东西,走吧,我送你去县城。

现在没人去镇上,李三爷今天闲着呢,我已经把他叫来了,让他送咱们去。”

何苏叶想了想,这也行,也不知道潘卫国到了没有,到时候也能让何苏成把他送到火车站里。

“那行,大哥就把我送到火车站吧,就是要让你跑一趟了。”

“说什么傻话呢,我本来还想着把你送到学校呢,那样我也能看看那大学是什么样。这不是你不乐意,也只能把你送去火车站了。”

“我和同事两个人呢,不用大哥再跟着跑一趟,五个小时的火车呢,到了又得回来,多麻烦。

你要真的想看看大学是什么样的,也得等我熟悉了,到时候你再去,我也带着你到处看看,现在我自己也是摸不到东西南北的,可带不了你。”

何苏叶解释说。

何苏成拿起一个大包扛到肩上,这才说:“行了,我是说不过你的,就这么着吧,咱们出去吧,李三爷已经到了。”

“哎,好嘞。”

何苏叶拿起另一个包也往外走,这里面放的被褥,就比那个轻不少,她一手提着包,另一手还拎着热水壶。

“李三爷好,看您老的身体还硬实着呢?”

何苏叶把包放到骡车上,随后就掏了三毛钱给李三爷。

本来坐车去镇上,一个人是五分钱的,他们现在虽然是两个人,但是也带了两个大包,更重要的是李三爷要自己回来。

“你这丫头,给我这么多干啥,来,这两毛你拿回去,你是不是忘了,咱们这都是五分钱一个人的。”

“我记着呢,可咱们现在不是包车吗?还有这两个大包呢,总不能让三爷吃亏不是?”

“嘿,啥吃亏不吃亏的,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跑这一趟就跟玩似的。

我可是听成子说了,你这是要去省城上大学了,哎哟,可真是出息,咱们村的娃娃,就你最有出息了。”李三爷虽然是个老农民,但也是知道上大学好的。

他不像是何奶奶,一辈子没出过县城,年轻时候的李三爷也是去过大城市的,那时候虽然乱,但是那些有知识的人也是走到哪里都是被尊重的。

就这,他就知道读书多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