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电力设计院的日常 > 领导心腹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城市在雨幕中扭曲变形,霓虹灯化作一团团晕染的色块。陈伟站在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百叶窗的叶片。窗外,一辆黑色奔驰S级无声滑到楼前,像一尾顺从的鲨鱼。

“陈工,王局的车到了。”助理在身后轻声提醒。

陈伟点点头,目光最后扫过桌上那份《滨海特高压变电站优化方案》——那是他连续三周熬夜的成果,此刻却要亲手拆解,为王局那个开建材公司的外甥让路。

他走进电梯,镜面不锈钢映出一个四十岁上下、西装一丝不苟的男人。只有领带夹上那道细微的划痕,暗示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磨损。

---

一、有点小贪

酒局设在郊外私人会所,隐蔽得如同军事掩体。红木包间里烟雾缭绕,王局坐在主位,像一尊弥勒佛,笑容可掬却目光如炬。

“滨海变电站那个项目,”酒过三巡,王局状似无意地提起,“专家评审认为局部需要优化。”

陈伟端起茶杯,碧螺春的清香也压不住喉头的苦涩。他想起三天前王局秘书送来的那个紫檀木盒——里面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欧米茄,附着一张便签:“辛苦费,建材部分请多关照。”

此刻,王局的外甥,那个满脸堆笑的胖子,正殷勤地给陈伟斟酒:“陈工,我们公司的防火材料,绝对符合国标。”

陈伟微笑,接过酒杯的手指稳如磐石。他知道自己正在天平上——一端是职业操守,另一端是那块戴在腕上的表,以及更重要的,王局的信任。

“方案确实需要调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说,“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王局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陈伟知道,自己又通过了一次测试。这种“小贪”是投名状,是证明自己“懂事”的徽章。他贪的不是钱,而是生存的资格。

---

二、会主动背锅

凌晨两点,手机如警报般炸响。

“陈工,出事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南郊线路改造,施工队挖断了国防光缆!”

陈伟瞬间清醒。那是王局亲自推动的政绩工程,为了赶在城建会议前完工,违规缩短了勘探时间。

他赶到现场时,暴雨初歇,泥泞的工地被警车和军车的顶灯照得一片猩红。王局站在人群中央,面色铁青。

“是我的责任,”陈伟拨开人群,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勘探方案考虑不周,没有标注清楚地下管线。”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一个完美的缓冲垫。王局眼神复杂,有恼怒,有庆幸,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事后通报会上,陈伟站着做检讨,腰板挺得笔直。他知道台下那些同情或鄙夷的目光——同情他当了替罪羊,鄙夷他毫无骨气。

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王局在会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委屈了”时,那三个字的分量。背锅是门艺术,既要显得诚恳认错,又要暗示身不由己。关键在于度——小错可担,大罪不沾,永远留有余地。

---

三、能办棘手事

设计院最棘手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

老专家周工是变电站领域的泰斗,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气。王局想推进的新技术方案,在他那里卡了整整三个月。

“胡闹!”周工把方案摔在桌上,“这种未经充分验证的技术,根本是拿电网安全开玩笑!”

说客换了一拨又一拨,全都铩羽而归。

王局把任务交给陈伟时,只说了四个字:“你想想办法。”

陈伟没有直接去找周工。他花了半个月时间,摸清了周工的所有信息——他退休老伴的关节炎,他儿子在美国的研究方向,他最得意的门生现在何处任职。

某个周六下午,陈伟“偶遇”了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下棋的周工。他不谈工作,只聊棋局,聊周工最感兴趣的战国史。

一周后,周工的老伴收到了一个从日本寄来的包裹——最新款的远红外理疗仪,附着一张字条:“学生一点心意。”寄件人姓名处,是陈伟工整的签名。

又过了一周,陈伟“顺便”提到,自己在美国的同学正好和周工儿子在同一所大学。“年轻人在外打拼不容易,应该互相照应。”

时机成熟那天,陈伟带着修改后的方案登门。新技术还在,但增加了周工坚持的多重保护措施,项目名称也改成了“周工-王局联合攻关项目”。

周工戴上老花镜,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你呀,比他们都会办事。”

方案全票通过。王局在庆功宴上特意给陈伟敬了杯酒:“还是你有办法。”

陈伟微笑举杯。他清楚地看到,王局眼中除了赞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这个人,太会办事了。

---

四、能被掌控

陈伟的办公室永远在王局视线可及的范围。

他的手机是单位配发的,电脑接入内部网络,所有邮件自动备份。他对此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

有时他会故意留下一些“把柄”——一个无关紧要的报销疏漏,一次无伤大雅的迟到。他需要让王局觉得,自己始终在掌控之中。

更妙的是,他让王局掌握了自己的软肋。

那年母亲重病,需要一种进口药,全城缺货。陈伟在办公室里不经意地叹了口气。第二天,王局就把药放在了他桌上:“巧了,卫生局的老张正好管这块。”

陈伟当时红了的眼圈,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意。他需要这份“恩情”,需要这个“软肋”。被掌控的人最安全,这是心腹的护身符。

感恩戴德的背后,是他冷静的算计——王局通过帮助他,完成了对他的最后一道掌控。从此,他们是“自己人”了。

---

五、有共同秘密

滨海项目竣工典礼那天,晴空万里。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王局在主席台上讲话,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工地。陈伟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这个距离经过精心计算——既显示亲近,又不喧宾夺主。

“该项目的顺利完工,”王局声音洪亮,“充分体现了我市电力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

台下掌声雷动。只有陈伟知道,这片光鲜的土地下,埋着多少不能说的秘密——那些被修改的数据,那些妥协的安全标准,那些流向特定渠道的采购款。

典礼结束,人群散去。王局和陈伟并肩站在新落成的变电站前,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还记得光缆事件那个雨夜吗?”王局突然问。

陈伟点头。怎么会不记得?那是他们第一个共同的秘密。

“你是我最得力的人。”王局的手重重落在他肩上,像赏赐,也像枷锁。

陈伟微微欠身,恰到好处地表示谦恭。就在低头的那一秒,他瞥见变电站围栏外一株野草,在水泥缝隙中顽强地探出头来,嫩绿得刺眼。

当晚,陈伟一个人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他从保险柜最深处取出一个加密硬盘,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次“小贪”的流水,每一个“黑锅”的真相,每一件“棘手事”的操作痕迹。

窗外,城市华灯初上,电网如血脉般点亮夜空。那些光里有他的荣耀,也有他的罪孽。

他想起今天王局说的话:“明年,省公司的位置,我帮你争取。”

陈伟端起已经冷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茶很苦,但他的嘴角却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知道,自己既是棋手,也是棋子。而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他埋下的每一个秘密,都可能是在为未来某个时刻——或是自保,或是反击——悄悄地,积蓄着能量。

远处的变电站传来低沉的嗡鸣,像这个城市的心跳,也像倒计时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