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186章 诸侯兵败心未死,周公谋深局更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诸侯兵败心未死,周公谋深局更藏

血火方歇,谷口的焦烟尚未散尽。关东诸侯败军残卒,扶伤携血,狼狈逃返各自营地。

那一夜的惨烈,已深烙入他们的眼眸,可在惊惧与羞愤交织之下,一股更隐秘的暗流,却在暗中滋生。

鲁侯回到营帐,满身甲胄破损,面色苍白,执盔重摔于地,怒声如雷:“周公此贼,暗伏重兵,实是奸诈!此仇不报,吾鲁颜面何存!”

蔡侯亦咬牙切齿,眼中血丝纵横:“谷口一败,伤亡惨重,若不图后策,恐再难立足。然周公既以礼笼人,以兵震侯,此举若传遍天下,吾等更受世人讥笑!”

许侯沉默许久,缓缓开口:“今日之败,非因兵弱,而因谋浅。周公非徒以兵,更借礼法正统压我等之名。若再以兵刃相拼,恐怕屡战屡败。唯有潜谋暗计,方能动其根基。”

鲁侯闻言,双目闪烁寒光:“许侯所言甚是。刀兵不成,便以言辞与流言击之。周公虽智计深沉,却非铜墙铁壁。只要天下人心动摇,他纵有百万兵,也守不住天下!”

蔡侯沉声附和:“流言比兵更快,若能挑动人心,令宗室与百姓皆疑,周公必陷泥淖。”

帐中众侯低声私议,逐渐达成一致:表面退让归顺,暗中却布下更阴狠的计策,以谣诼、使者、宗亲牵连等手段,扰乱镐京朝堂。

——

而在镐京之内,周公却似早已预料这一切。

清晨,宫阙高耸,丹墀肃然。

周公独立于阙阶,披着沉重的甲胄,望着晨曦。

姜子牙步履匆匆而来,拱手而言:“诸侯虽溃,却不甘心退。殿下,此战虽震慑,却恐后患无穷。”

周公缓缓点头,神情沉静:“孤知他们不会甘休。败兵易折,心志难平。若孤只倚兵威,终非长久之计。”

召公亦上前进言:“殿下之礼,已安百姓。然诸侯若以谣乱,百姓或心疑。此局非止于刀兵,更在于言辞之争。”

周公转身,双目冷冽如星:“正因如此,孤要更深一步布局。孤要以大礼之名,使天下皆归心。孤要以天命之势,断诸侯之口。”

说罢,他令左右取来青玉策书,在殿前书写密诏,遣使四出,以“祭天大礼”之名,召集天下诸侯入镐京,再次于宗庙、社稷之前见证正统。

姜子牙闻之,拱手长叹:“殿下此计,实是以大义压暗流,以宗庙固王纲。然此一局,将逼诸侯不得不现形。”

周公神色冷峻,语声如铁:“是他们藏暗,还是孤布光明,今一役,天下自会明断!”

——

殿阶之下,晨风猎猎,王城上空,仿佛酝酿着新的风雷。

镐京之上,钟鼓齐鸣。

朝堂甫定,周公已下令,三日后设坛祭天,昭告四海,以礼正统。

此旨一出,如惊雷震世。

——

关东各国,诸侯闻讯,皆心惊不安。

鲁侯接到王使,满堂寂然。

幕僚低声道:“殿下,祭天乃大事,若不亲往,便似心怀异志;若亲往,则如入周公之局。”

鲁侯咬牙,眼神阴鸷:“不去则逆,不去便是自证其罪。此礼……吾虽不愿,亦只能往。”

蔡侯冷声而道:“周公狡猾!此祭天之礼,实为囚笼。吾等若到,必被礼网所制,百姓之心更归于他。此等场合,不可全然坐视。须得另有布置!”

于是,暗流再起。

齐地旧部与东夷残党之使频频往返,传递密诏。

流言再起于市井:“周公设祭,不过借天命自封,实欲篡夺王位!”

这一言,如毒蛇入井,迅速传入镐京。

市民、商贾、学子之间议论纷纷。

有人惶惑,有人怀疑,更有人暗自附和。

——

祭天之日,镐京东郊,旌旗蔽日。

坛高三丈,青石筑基,上覆玉阶。

四方百官肃立,诸侯车马鱼贯而入,甲士戒备森然。

鼓声轰鸣,乐舞大起。

周公身披玄袍,立于祭坛之巅,朗声如钟:“承天命以安社稷,秉大义以抚诸侯。今日设坛,非为孤功,乃为王纲,乃为天下!”

此言一出,百姓鼓掌,群臣呼应。可在诸侯列队之间,却暗流涌动。

蔡侯悄声对鲁侯道:“看,他言词正盛,若无破局之策,我等必成鱼肉。”

鲁侯低声应道:“已有人潜布。闻言时,必将起乱。”

果然,就在周公高举玉圭,祭告上苍之时,人群中忽有一股喧哗骤起。

数十名混入百姓中的刺客与暴徒,骤然高喊:“周公假天命!周公篡王权!”

呼声乍起,如火点燎原,一瞬间人心浮动,喧声四起。

百姓惶惑,诸侯暗喜。

蔡侯低声冷笑:“看,这才是真天意!”

然而,周公并未动怒,只是将玉圭缓缓落下,转身面向喧乱的百姓,声音如雷贯耳:“天命在德,不在虚言!孤若篡权,何以鞠躬尽瘁,守护幼主?孤若欺世,何以学宫弘礼,教化万民?”

言辞铿锵,震慑四野。

与此同时,姜子牙早已暗布亲军。

顷刻间,持戟铁骑如潮涌出,将暴徒死死围困。

打神鞭一挥,雷霆之声震天,数十名暴徒瞬息翻倒,血洒祭坛之侧。

百姓见之,纷纷惊呼,却在周公朗声喝斥之下,逐渐转为愤怒:“妖言惑众!欺乱社稷!此等之徒,皆非人心!”

场面一转,原本摇摆的民众,竟齐齐倒向周公。

有人大喊:“周公正心辅国,何人敢污!”一呼百应,声势如潮。

诸侯见势,心头陡然一沉。

原以为流言可乱大礼,不想却反被周公借势,以礼破谣,以人心镇暗。

——

祭礼终毕,百官叩首,诸侯不得不随之行礼。

周公收玉圭,神色冷冽,低声道:“妖言虽止,暗流未绝。孤既设祭,已明大义。诸侯若仍执迷不悟,下一次,便不是礼,而是剑!”

姜子牙拱手而应,目光如电:“天命已显,礼义已彰。此一局,虽胜,却也是前夜风暴的开端。”

周公抬首,望向风卷云涌的东天,眼神如铁:“关东暗流未绝,孤自当再设更深之局,以谋天下归心!”

——

这正是:

天命既彰礼作矛,谣声虽烈终难牢。

诸侯暗笑心犹惧,大义如山镇九韬。

——

这一日祭礼,镐京表面宁定,诸侯心中却翻江倒海。

礼乐既行,人心渐归,然暗流未息,反而更深潜伏。

周公已立下更广之局,而一场真正关乎天下命运的较量,正渐渐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