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192章 流言渐炽诸侯疑,周公设局破暗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流言渐炽诸侯疑,周公设局破暗谋

镐京,秋风起。

市井喧嚣,却夹带着低沉不安的暗流。

茶肆、酒馆、集市,随处有人窃窃私语,言辞多半指向一个名字——周公。

“周公权势独大,幼主只是傀儡。”

“听说连兵权也尽归周公,王室还能安否?”

“若诸侯共起,镐京怕也守不住了。”

声音交叠,犹如暗火在草原蔓延,欲成燎原之势。

——

东宫之内,烛影摇曳。

周公端坐书案前,面前竹简摊开,却久久未下笔。

他神色冷峻,目光落在殿门外。

几名探子匆匆入内,跪下禀报:“流言再炽,百姓虽未敢动乱,但人心摇动。此间已有多名诸侯使节暗中传话,意在观望局势。”

召公眉头紧锁:“殿下,这已不是寻常的蜚语,而是有人刻意推波助澜。若不立时斩断,恐伤根基。”

姜子牙则抚须冷笑:“此计并不高明,不过借口离间。然若民心随流,便是他们得手。”

周公缓缓抬起眼,语声沉稳:“孤明白。若只以兵刃应之,必然中了他们之套。他们欲令孤动怒,以显专权;孤若反以礼正之,他们反失根基。”

他顿了顿,手指敲击案几,声如战鼓:“南郊大坛,孤欲设礼,以天地为证。请百官、诸侯使节与百姓同观——孤之心,昭然若揭!”

——

次日,镐京晨钟方响。

大街小巷早已传开风声:“周公要在南郊祭天,为自己辟谣。”百姓蜂拥而出,不论信与不信,都想一睹此事。

南郊大坛,早已布置完毕。青幡猎猎,香烟缭绕。

数百甲士肃立坛下,百官按位而列,诸侯使节或冷眼旁观,或暗自窃笑,皆欲看周公如何应对。

烈日之下,周公一身玄裳,执圭而立,背影如山。

他缓缓开口,声音在风中回荡:

“有言周公擅权,孤心叵测。今日,孤立于此坛之前,以天地为鉴、以先王为证,誓以赤心辅佐幼主,鞠躬尽瘁,不敢有二!”

他跪下,亲手倾洒清酒,血指点坛,誓言铿然。

百姓群情激荡,不少人流下泪来,齐声呼喊:“周公无私!”

——

然就在此时,诸侯暗流已潜入人群。蔡侯的密使忽然高声喝道:“虚伪之礼!口言忠诚,实则篡位之心!”

骚动骤起,人群喧哗。有人随声附和,也有人立刻反驳,场面险些失控。

坛上的周公却未动怒,只冷然转身,厉声下令:“押上来!”

早已埋伏的甲士立刻行动,将那密使擒下,压至坛前。

周公俯视之,声音如雷:“是谁授意你惑乱民心?”

密使色变,支吾几句,终在鞭影逼近下脱口而出:“是……蔡侯!”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百姓哗然,诸侯使节面色骤变。

周公目光一冷,朗声道:“诸侯若以流言乱国,便是乱贼!孤以礼明志,以法正心!愿天下共鉴!”

蔡侯密使被擒之际,全场的氛围仿佛被利刃割裂。原本还在暗自窃笑的诸侯使节,脸色骤然铁青。蔡侯的名字被当众揭开,这已不是单纯的流言,而是一场公开的指控。

蔡侯的使臣急忙出列,高声喊道:“周公欺人太甚!一个奴仆之口,竟能污蔑我主?此必是周公设局,欲借此削诸侯威!”

他声如利矢,直指周公。若是在往日,群臣或许还会有所动摇,但今日亲见周公以血誓祭坛,百姓已然哗然反驳:

“若周公欲篡,何必在此以性命为誓?”

“蔡侯若清白,又何惧对质?”

“周公无私,天下皆见!”

声浪席卷,逼得蔡侯使臣面色铁青。

——

召公大步上前,冷声喝斥:“密使之口非孤证,周公早有预备!”

只见甲士再度押上一名暗探,此人身着布衣,双目惊惶,却被强行推至坛前。他的腰间搜出一封竹简,上面清楚记载着蔡侯与关东数位诸侯的密谋内容:以流言煽动民心,再以兵力合围镐京,逼周公交还王权。

简文一现,犹如晴雷炸响。百官震怒,百姓惊惧,诸侯使节面面相觑。

周公取过竹简,朗声诵读,字字如刀:“‘聚关东之兵,鼓天下之口,以孤心不臣为号,观镐京自乱’——诸位,这便是所谓的‘谣言’!此等阴谋,孤能坐视么?”

他衣袖一振,简文抛落大坛之上,烈风吹卷,仿佛象征阴谋已被撕裂。

——

蔡侯使臣面色惨白,仍欲狡辩:“此简不可信!周公欲害我主,假造书证!”

话音未落,周公猛然挥手,数名甲士压下一名被缚的书吏。

那书吏声嘶力竭:“小人皆按蔡侯之命誊写,简文非伪!”

全场顿时再无辩驳之声。

诸侯使节心知不妙,却又不得不强撑颜面。

齐地使臣冷声而笑:“即便如此,周公何必当众羞辱?难道要以武力震慑天下么?”

周公的眼神如刃,语声沉冷:“孤若逞武,今日便已血流成河!孤以礼明志,以证赤心。然若诸侯仍欲合谋,孤亦绝不退让!”

此言一出,天地肃杀。坛上青幡烈烈,甲士手握兵刃,气息逼人。

百姓群情激昂,齐声呼喊:“誓随周公!”

诸侯使节们神色剧变,他们原本欲借流言暗中合谋,如今却被逼到光天化日之下,若再退缩,等同认罪;若再强行争辩,则势必要走向兵戎。

局势,终于逼近了第一次正面对撞的临界点。

——

周公伫立坛前,身影巍然,目光扫过诸侯使节,冷声喝道:

“诸侯若仍执迷不悟,孤愿以镐京之地为阵,以天子之义为旗,誓与乱臣贼子一战!今日,礼坛已明,去留各自抉择!”

声震如雷,天地同鸣。

这一刻,暗流与大义的对撞,终于被周公推至台前。

——

这正是:

流言若火终难掩,礼坛如岳照乾坤。

暗谋既破人心显,大义高张动鬼神。

南郊烈日之下,诸侯的面具被彻底揭下,周公以一身之力,将阴谋撕裂于天地之间。

礼既成誓,局已定调,暗流虽未全止,却已被逼至刀锋的边缘。

镐京上空的青幡,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敲响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