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226章 风起东野鼓声急,礼镇诸侯乾纲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风起东野鼓声急,礼镇诸侯乾纲危

晨雾未散,渭水之东已传来鼓角之声,低沉而密集,如同沉睡的巨兽在远方苏醒。

镐京宫阙上,周公立于高台,风卷衣袂,神色深沉。

昨夜的天光尚在云间回荡,似是天地尚未平复昨夜那场震动。

姜子牙自侧阶登上,眉间积雪未融,衣上带着寒气。

“殿下,关东诸侯已连成一气,齐、鲁、卫、宋四国皆已发兵,号称‘尊天讨逆’,名为奉天命,实欲破礼纲。”

周公缓缓闭上眼,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无形的线,那线仿若天道的纹理,曲折而有序。

“他们行兵以‘天命’为名,然天命何曾离礼?若礼崩,则天命何以立?”

姜子牙轻叹,抬眼望天:“天命在人心,人心乱,则礼亦随之乱。”

周公转过身来,目光冷锐:“是故今之所行,不独镇乱,更是以礼正心。”

此时殿门外传来急报,司徒冉季疾步入殿,神色慌张。

“殿下!诸侯兵已逼近渭东,沿路焚毁祠庙,民心摇动。镐京东郊百姓自乱,求援者盈门。”

周公神色未变,只淡淡道:“命工部开粮,抚百姓,令军不得扰。吾不以兵夺人心,先以礼安其志。”

冉季顿首领命,却在转身时仍忍不住低声:“殿下,若再迟,恐礼未行而兵先至。”

周公沉声答道:“礼之所以立,非为易守,而为难行。今日若以兵胜,则明日必以兵亡。”

他步下高台,走向宫门,风起,衣袖翻飞。殿前青石之上积着昨夜的雷雨,倒映着天光。

“姜尚,”他低声道,“天既示变,吾等更须以人心逆之。此行巡礼,不可再迟。”

姜子牙沉默片刻,道:“殿下欲亲行?”

周公点头:“非亲临,不足以正天下。”

殿外传来马嘶之声,侍从捧来战甲。那是昔日先王御赐的青铜礼甲,上刻山河纹饰,非为杀伐而为仪。

周公披甲而立,甲面反射出晨光,金纹宛如流动。

“此甲,不为战而为礼。今日我以此甲行于东野,非为征伐,而为问心。”

姜子牙望着他,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忧色。

“殿下若出,恐东诸侯必设伏。此行凶险非常。”

周公却淡然一笑:“若不以身犯险,谁知礼之可立?天下非吾一人所治,然天下之心,须有人先正。”

宫门缓缓开启,晨光如潮涌入。周公策马而出,百官肃立相送。

钟鼓声起,号角回荡,镐京之上白鸟飞起,远处天边隐有雷声,似天意亦在窥视这一场即将展开的较量。

姜子牙立于殿前,望着那逐渐远去的旌旗,喃喃自语:

“礼以镇国,兵以护民——但若人心不静,天下终无宁日。”

远处的风愈发急,仿佛天地都在等待那场注定要来的对撞。

——

风卷旌旗,东野原上,诸侯联军的营火连成一线,烟尘遮蔽天日。

齐侯桓公立于高台,目光锐利如鹰。身侧的鲁伯、卫君、宋公环列,皆披甲执戟,言辞之间满是寒意。

“周公自号奉礼之臣,却以天命自居,行巡礼于东,实为笼诸侯之心。”鲁伯冷声道,“此行若不破之,恐乾纲已不在天,而系于他手。”

齐侯桓公眯眼,缓缓抬手:“诸位皆识时务。周公虽贤,然若礼在其手,则国不再为诸侯之国。今日之计,或成或败,皆定天下。”

一旁的宋公道:“周人礼重而兵弱,此行不过数千仪卫。若伏于东野之谷,可一举挫其锋,天下再无周礼。”

众人目光交错,杀机暗涌。

只是在场所有人心中,都隐有一丝惧意——那是对“周公”这个名字的畏惧。

他不以兵御诸侯,却能使人心折服;不以威取天下,却令群臣自惧。

夜风穿过营帐,带来淡淡的火味。

齐侯沉声道:“既议已定,明日巳时,于渭东设伏。待其巡礼入境,鸣鼓为号。”

——

同一夜,渭水彼岸。周公驻马于野,望向东方的微光。

他并未入营,而是立于一处古坛遗址前,草木凄清,荒台犹存。姜子牙带人护持远观,不敢多言。

周公缓步上前,将香火插于坛前,俯身拜地。

“天命难测,人心易乱。今日之行,非我欲为,乃天下所需。若吾死于途中,愿礼不坠,愿心不偏。”

他起身时,风忽卷起衣袂,火光一闪而灭。

姜子牙急步上前:“殿下不可轻言死!东野兵势已集,今若强行巡礼,恐为他们设伏之机。”

周公回首,目光沉如星海:“若不行,天下永不信礼。此行,不为安吾身,而为定天下心。”

黎明时分,天边雷声滚动,云光如裂。

周公命仪卫整队,鼓声震野。

旌旗上“周”字金纹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他披甲上马,手中执笏,而非剑。

姜子牙随行至渭水,远望东岸烟尘。

“殿下,诸侯已布兵,若此刻过河,势若赴险。”

周公轻声道:“正因险,方可明心。”

言罢,他策马入水,身后百官齐步随之,水光翻腾,旌旗映天。

就在他们渡河之际,东岸山谷间忽有鼓声齐鸣,百旗骤动,万弩齐张。

齐侯挥手:“放箭!”

箭雨如黑云压顶,瞬间覆下。周公抬手,仪卫以盾列阵,却并不还击。那一刻,天地仿佛凝止。

周公立于阵前,高声而呼:“尔等皆诸夏之臣,礼教所生,血脉同源!今日若弑礼为兵,明日谁能正名?!”

声震山河,风止,箭亦散。

那一瞬,东野诸侯的阵线微微动摇,士卒间竟有低呼之声。

姜子牙见状,疾呼:“殿下,礼破其心,可趁此机!”

周公却缓缓下马,拔笏插地,叩首于渭东之原。

“天道昭昭,以礼为纲!若吾死于此,愿诸侯醒于礼,不乱于心!”

此举震撼人心。齐侯面色大变,卫君低声叹息:“此人非兵能胜也。”

原本欲再令放箭的将官,竟自止弓而跪,百骑纷纷垂首。

风过原野,旌旗徐徐落下,天地重归寂静。

——

这正是:

雷动渭东鼓声残,礼立乾纲震九天。

诸侯伏首兵自敛,一笏横前定乱源。

——

渭水东岸,血未流而兵退,礼不毁而天下惊。

周公以一身之礼,撼动列国的杀意——但暗流未止,阴谋之网仍在更深处悄然重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