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雨荷心里有数,刘耀祖就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师,暂时让他做总指挥,能力上或许还不够格,但在那个朝代,已是难得的人才了。

其实这个朝代还有一项明文规定,就是女孩子满18岁不出嫁,官府会强制性为其婚配。三公主马上就要满18岁了,谁也不敢对她强制婚配,可在百姓面前却没法交代。

皇帝回朝后,马上召见了郑贵妃。郑贵妃接到太监的传令,心里诚惶诚恐。这么多年来,她只在家宴上和皇帝说过几句话,已经好几年没接到过传令了,乍一听说要召见,着实吃了一惊,赶忙梳洗打扮,来到御书房。

这次皇上破天荒笑着对她说:“爱妃,咱们三女儿的婚事有着落了。”

“是吗?那太好了!这孩子可把我愁坏了,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就是你们上次提到的那个叫刘耀祖的后生。”

贵妃听到后,脸色马上变了:“圣上,要是巧儿不同意这桩婚事,可怎么办啊?”

“你知道我现在正在治理东子湖和西子湖的水患吧,这个工程建成后一定宏伟壮观,现在有很多百姓都前去参观。前两天我带领朝中众臣去看过了,确实建得好。”

“啊,是吗?被巧儿这事儿愁的,我都没心思管别的了。”

“我要是告诉你这个工程是谁参与主持的,你就有心情了。”

“皇上还是跟我直说吧,别绕弯子了。”

“这个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就是刘耀祖,这孩子是个相当优秀的人才。”紧接着,皇上就把苏雨荷说的那些关于刘耀祖的事,都告诉了郑贵妃,还说,“明天你们……”

正当午时,骄阳似火,秋老虎最后的余威让人们四处躲藏,东子湖畔却人声鼎沸。人们奋力推起一车车沙土扔到岸上,还有不少人在北坡捡石头,虽然人多,但井然有序,不时还能听到一片笑声。

路上驶来两辆豪华马车,到了湖边,马车放慢了脚步。坐在车里的人撩起车帘,眺望远处的工地。原来这也是来参观大桥的,从车上走下来七八个人,向着三孔桥走来,一行人后面,有几个丫鬟婆子举着旱伞。

一位打扮成老妇人模样的人,指着那位正在作画的人问道:“那人在干什么?”

“公主,我们去瞧瞧?”一位丫鬟说道。

于是二人打着旱伞,走到近前。只见大桥旁的牌子跟前,一位公子正在挥毫泼墨。“请问公子,您画的这是什么?”丫鬟问道。

“这是我们东子湖竣工以后的画面。”

“不知东子湖何时能完工?”

“快了。皇上给我定的工期是三年,今年三月开工的,我争取年底就完工,等过年时,你们就可以来湖上泛舟了。”说到这里,公子华丽转身。“哇,好帅的公子啊!”丫鬟在小姐耳边轻声说。

“二位姑娘可否到桥头一站?”

“干什么?”丫鬟问道。

“我要把你们画进画里,行吗?”

此刻三公主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向前走去,来到桥头,她扶着栏杆向远处眺望,公子在那端挥笔疾书。片刻后,公子对她们抱拳拱手:“多谢姑娘。”丫鬟赶紧拉着小姐过来。

只见画的正中间,一位小姐依栏而立,旁边的丫鬟为她打着伞,画面中仿佛有一股凉风吹过,吹动了姑娘的飘带和一缕发丝。这种灵动让三公主身心一颤,不由得抬起了高傲的头,望向眼前的公子。只见公子身穿月白缎长袍,束发高挽,别着翠绿发簪,手握一支画笔,正笑望着她们。三公主礼貌地颔首示意,公子也礼貌回礼。

站在远处的郑贵妃,看得老泪都要流下来了,心里不住地想:“我儿怕是动心了。”于是赶紧收回目光,望向远方。

两人对望片刻,都不好意思地别过头来。一行人很快上了马车,一路上三公主再也没说话,此刻她的心,已经被那翩翩公子带走了。

目送一行人走远,工地的帐篷里钻出一个人,向刘耀祖走来:“哈哈哈哈!别看了,佳人已经走远了。”

“难道说,此人就是三公主?”

“正是我的小妹,看样子你俩有戏。”

“不敢奢求,全凭天意。”刘耀祖回答道。

原来这是苏雨荷夫妇和皇上设的一个局。这两天,他们让刘耀祖反复临摹苏雨荷的画作,然后在预定时间拿出半成品,再添上几笔,以此博得公主的关注。没想到公主出现的一刹那,刘耀祖真的动心了。望着眼前这位千金之躯,他原先的轻视情绪一扫而空。这位公主天生丽质、落落大方,没有世家贵女的矫揉造作和满身珠宝气,不施粉黛,也没有满头珠翠,却显得与众不同——骄傲但不自满,威严但不傲慢,这正是他理想中的妻子。

这些日子,刘耀祖常听到秦子墨夫妇夸奖三公主,说她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难得的才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前听到夸奖时心里还有疑虑,如今见了面,才觉得名副其实。

再说三公主回到宫中,让手下丫鬟四处打听是谁在指挥修湖工程。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郑贵妃耳朵里,于是她有意无意地向女儿透露了刘耀祖的情况。

三公主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你们谁都没放弃这事儿。不过心里又想,这个人倒还不错,只是没什么头衔。既然你们都这么想,那我就静观其变。

果然不出三日,皇上和郑贵妃一同召见三公主。皇上先问道:“巧巧,最近都在学习什么?又看了些什么书?”

三公主挑了些日常琐事跟父皇说了说,唯独没提那日去东子湖看三孔桥的事。最后还是郑贵妃绷不住了,提起了去看三孔桥的事。

三公主看父皇和母妃谈得正欢,也不作声,想看看他们怎么步入正题。很快皇上绷不住了:“巧巧,我早就听说你和刘公子的事了,你也见过刘公子了,对你们俩的事,你是什么态度?”

“父皇,请问刘公子现在是做什么的?官品几何?他家又是什么出身?您总不至于把我这么草草就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