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谍战之镜界孤灯 > 第6章 釜底抽薪之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野寺辉的办公室,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一份关于近期舆论监测的报告摊开在桌上,数据显示,尽管官方大力推广“新派武侠”与“亲善文学”,但民间,尤其是在底层民众和部分青年学生中,一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疏离感仍在蔓延。几句不知来源的俚语,几个茶馆里心照不宣的眼神,都像无形的针刺,挑战着他精心构建的秩序。

“文化层面的引导,见效太慢。”小野寺放下报告,对鹈饲浩介直言不讳,“这些冥顽不灵的意识,根植于他们具体的生活感受。仅仅靠文字和说教,无法根除。”

鹈饲浩介面无表情,他更关心实际效果。“你的结论是?”

“需要多管齐下。”小野寺目光锐利,“既然精神层面的渗透难以即刻肃清,就从物质层面施加压力,压缩他们生存和活动的空间。我认为,应该对支持或纵容这类‘不良文化’滋生的场所和人群,进行精准的经济调控和资源限制。”

他提出一套详尽的方案:对上演过《青石记》的天蟾舞台,以其“消防设施不完善”为由,大幅提高其娱乐业特别税;对几家曾刊登过“含糊其辞”剧评的小报,限制其纸张配给;甚至建议对李景安这类与目标文化产品过从甚密的“合作者”,进行一番“善意”的提醒,收紧其主管的部分民用物资审批权限,让他切身感受到“立场”与“利益”的直接关联。

“要让所有人明白,”小野寺的声音冰冷,“传播不受欢迎的思想,是需要付出实际代价的。当生存都成为问题,看他们还如何保持那份可笑的风骨。”

鹈饲浩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套组合拳,符合他务实且注重控制的风格。“可以执行。但要把握好度,不要引发大规模的恐慌和反弹,现阶段,稳定仍是第一位的。”

制裁的风声,比正式命令更早地,通过不同渠道,传入了同仁堂密室。

“小野寺这是要釜底抽薪。”沈清河带来消息时,眉头紧锁,“天蟾的经理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跑来诉苦。那几家小报的主编也在四处托人打听。李景安那边,似乎也收到了某种‘暗示’,这两天收敛了不少,不再公开谈论《青石记》了。”

苏婉清看向陈朔:“敌人改变了策略,从文化围剿升级为经济扼杀。我们的几个重要传播节点,都感受到了压力。”

陈朔正在检查一批新到的药材成色,闻言动作未停,只是拿起一味“甘草”,仔细嗅了嗅其甘平的气息。“甘草和百药,调和诸般。”他似是自语,又似是说给两人听,“小野寺想用猛药,强行退热。但他忘了,热毒郁结于内,强压下去,只会换来更凶猛的反弹。”

他将甘草放回,转身面对二人,眼神冷静:“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他想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制造恐慌,我们就帮他‘扩大’这种恐慌。”

“扩大?”沈清河有些不解。

“对。”陈朔走到药案前,手指蘸了点茶水,在案面上画了几条线,“他不是要提高天蟾的税吗?让我们在商界的人放出风声,就说这是当局要对所有娱乐场所加税的信号,建议他们早做准备,囤积现金。他不是要限制小报的纸张吗?就让纸行‘无意中’透露,纸张供应将全面紧张,价格可能飞涨。至于李景安负责的民用物资审批,让相关的商行老板们,都去向他‘关切’地打听,下一步哪些物资会受限,让他们提前‘活动’。”

苏婉清眼睛一亮:“把针对少数目标的精准打击,渲染成针对整个行业、甚至关联领域的普遍性危机?引发更大范围的焦虑和猜疑,从而…瓦解他试图建立的‘稳定’?”

“不错。”陈朔点头,“水浑了,才好摸鱼。当所有戏园都担心加税,所有报馆都害怕缺纸,所有商人都恐慌物资短缺时,小野寺那点针对性的制裁,就会被淹没在普遍的抱怨和自救的浪潮里。他想制造局部的压力,我们就还他一个全局性的紧张。看是他按住几处火头容易,还是我们点燃遍地烟尘容易。”

接下来的几天,申城的商界和舆论界,果然泛起一阵莫名的恐慌。

戏园老板们聚会时,愁眉不展地讨论着加税的传闻;报馆主编们为即将到来的“纸荒”忧心忡忡,开始四处寻找替代渠道;而商会里,关于各种物资即将被严格管制的流言更是层出不穷,商人们人心惶惶,纷纷找门路打探消息,囤积居奇的现象开始冒头。

小野寺很快就注意到了这种不正常的市场波动和行业焦虑。他本意是精准施压,却没想到引发了如此广泛的连锁反应。文化舆情科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来询问政策动向的,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更让他恼火的是,这种普遍的紧张情绪,反而使得那几个被他制裁的目标,在汹涌的抱怨声中,不那么显眼了。

“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小野寺立刻做出了判断。这种手法,不同于直白的宣传,更像是在利用市场规律和人性弱点进行搅动。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固定的对手,而是一片泥沼,用力越猛,陷得越深。

他下令追查恐慌性言论的源头,但发现信息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散得到处都是,根本找不到最初的那阵风来自何方。

同仁堂密室里,沈清河汇报着外面的乱象,语气带着一丝佩服:“辰砂,你这招果然有效。小野寺现在疲于应付各方面的询问和恐慌,我们那几个被针对的节点,压力小了很多。而且,因为普遍的紧张,私下里对当局不满的声音,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陈朔并无得意之色,只是平静地整理着药材。“这只是权宜之计,争取一点喘息的时间。小野寺不会就此罢手,他很快会反应过来,会用更系统的手段来稳定局面。”

他拿起一块“姜黄”,其色鲜黄,能活血行气。“下一阶段,我们要从他这套制裁体系内部入手。找到那个负责具体执行、又能被我们影响的…‘环节’。”

釜底抽薪,有时未必需要直接泼灭灶火,也可以让那添柴的手,自己慢下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