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刚宣布退朝,一众官员就把黄公公围了起来。

“黄公公,你看我家犬子战功的事……”

“哈哈哈,好说,好说。”

黄公公笑的满面春光,陛下把封赏的事交给他,不就是让他赚钱嘛!

当初把出兵朔北的事交给李当阳去做,李当阳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如今这赚钱的大好机会,终于轮到他了。

那些个大臣为了战功,连参加出征的机会都要花大价钱,现在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会花更多钱。

至于陈南的战功,黄公公压根就没当回事。

他能因为陈南贿赂他就在皇帝面前说陈南好话,自然能因为别人贿赂他而把陈南的战功划给别人。

又过了一天之后,详细的战报传回朝廷,其中包含阵亡将士名单。

战报一经公布,朝野震动。

那些被安排到朔北镀金的二代,足足死了三分之二,朝廷大军也损失大半。

战报如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京城激起千层浪。

阵亡名单像雪片一样传遍各大府邸,先前那些花了重金为子弟谋取“战功”的官员们,还没来得及享受荣光,就先等来了噩耗。

一时间,整个京城几乎家家挂白,户户哀声,昔日繁华的街巷被一片凄凉的缟素淹没,哭泣声不绝于耳。

要知道,京城五十万大军虽然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锐,但其中有一大半人都是京城子弟。

京城相对富裕,百姓也吃的饱饭,这里的兵体质要好于其他地方的兵,大部分都被编入禁军,又被投入到朔北战场,酿成惨剧。

“我的儿啊——!”

“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去朔北只是走个过场吗?!打仗怎么轮得到他们这些没经验的往前冲?”

那些大臣们收到战报,全都炸开了锅。

他们要么是重臣要么是勋贵,积累的财富堆积如山,子孙后代只要不创业,永远也花不完。

镀金镀金,就是走个过场,结果他们的儿孙直接死战场上了,万万不能接受。

“李当阳!你得给我们一个说法!”

巨大的悲痛迅速转化为冲天的怒火。

失去子嗣的勋贵和官员们红了眼睛,将目标齐齐对准了发兵朔北的主事人——李当阳。

若非他收受巨额贿赂,安排这些毫无经验的纨绔上战场,怎会酿成如此惨剧?

这些人已经失去理智,丝毫不论是他们自己要把子孙安排去朔北,把责任全推到了李当阳头上。

李当阳听到风声,焦躁地在值房里踱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朔北战事竟会惨烈至此,更没算到那些他以为去镀金的公子哥儿会死伤这么多。

他知道那些二代干啥啥不行,闯祸第一名。临行前刻意交代白崇明金无术二位,千万不要放权给那些二代,让他们在大军后方管后勤就行,可怎会死伤这么多?

“这帮杀才,怎如此不济事!”

李当阳咬牙切齿,既恨匈奴凶狠,也恨那些二代无能。

他主持新政十几年,得罪的人不计其数,如今又间接导致那么多二代战死沙场,恐怕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时,一个家丁跌跌撞撞跑来。

“老爷,如今京城哀声遍地,诸多大人家中办了丧事。他们……他们不敢明着指责陛下决策,已将怨气都撒在了您的头上。而且……”

家丁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坊间开始有流言,说此次损失惨重,皆因你贪墨军费、安插亲信所致,恐怕陛下那边……”

李当阳拳头攥的咯吱响,他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种冰冷的、早已预料到的了然。

这次得罪的人太多了,恐怕连陛下也不会保他。

可他做错了什么呢?他不惜收受重金贿赂,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李家,而是因为没钱为朝廷大军做后勤保障,而匈奴大军来势汹汹,情况危急之下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可谁会在乎真相呢?

他们只想找个人发泄怒火!

“知道了,你退下吧。”

李当阳的声音平静无波,如今这个局面,他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自保,那就是把水搅浑。

这个怒火,他一个人承担不住,那就多拉几个人下水,一起承担。

“是!”

家将领命,悄然退下。

次日,朝会。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龙椅上的老皇帝面色铁青,他同样被这惨重的损失和民间汹涌的舆论所震动。

黄公公战战兢兢地侍立一旁,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连个屁都不敢放。

当太监最重要的就是察颜悦色,有时候要装傻,有时候则是要装死。

现在这种情况,连句话都不能说,不然很有可能被暴怒的大臣们围攻。

不等皇帝开口,一名丧子的老御史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嘶力竭:“陛下!臣要弹劾宰辅李当阳!此獠欺君罔上,贪墨受贿,胡乱安排军务,致使朔北大军损兵折将,无数忠魂埋骨他乡!若不将其斩首,寒了天下将士之心啊,陛下!”

这一声哭诉,如同点燃了引线。

“臣附议!”

“陛下,李当阳罪该万死!”

“求陛下为臣等做主,为死难的将士们做主!”

哭诉声、弹劾声此起彼伏,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大臣们,此刻都化作了悲愤的苦主,将李当阳围在中间,目光若能杀人,李当阳早已被凌迟。

这个架势,仿佛李当阳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

李当阳噗通跪倒,磕头如捣蒜:“陛下明鉴!陛下明鉴啊!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事!我安排军务绝无私心,至于损失,是那陈南造成的,是他怀有异心,刻意支援才导致朝廷大军惨重!”

李当阳经过深思熟虑,把责任往陈南身上推。

但凡是边将,都受皇帝猜疑,因此把责任推给陈南,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老皇帝面色非常慎重,认真思考了许久。

“这陈南是何许人也?”

“陛下,”

李当阳开口道,“臣已经调查了陈南的身份,已记录在册,册中还有臣记录的朔北之战详细经过,及麾下将士具体功绩、伤亡名录,并有部分同袍联名画押为证。所有战功,时间、地点、人证、物证,皆可核查。臣,愿以此册,配合朝廷查验,以正视听,告慰英灵!”

他高高举起一本厚厚的册子,那里面,记录朝廷大军行军朔北以及作战的全部经过。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本册子上。

而龙椅上的皇帝,看着李当阳,又看了看跪满一地的官员和面无人色的黄公公,缓缓开口:

“将奏本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