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00章 镜湖映心,纯粹之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镜湖映心,纯粹之念

镜湖的水是苏晚见过最清澈的。

湖面像块被打磨过的巨型水晶,倒映着蓝天白云,连岸边的芦苇荡都清晰地映在水里,风吹过时,水面与倒影同时泛起涟漪,虚实交织,让人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同心镜就在湖中心的小岛上。”云姑指着湖心那片巴掌大的陆地,岛上长着棵孤零零的柳树,柳枝垂到水面,像是在轻轻抚摸自己的倒影,“传说那镜子藏在柳树根下,被水脉缠着,得用最干净的念力才能解开。”

少年蹲在湖边,伸手掬了把水。水凉丝丝的,映着他的脸,连毛孔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水也太神了,比镇上的铜镜还清亮。”他忽然笑出声,“要是说谎,在这儿怕是藏不住吧?”

苏晚也蹲下身,看着水里自己的倒影。守界令贴在胸口,生息珠的灵息轻轻跳动,像在呼应湖水的清澈。“同心镜照的不是脸,是心。”她轻声道,“若是心里藏着私念,怕是连岛都上不去。”

正说着,远处划来艘小木船,撑船的是个白发老婆婆,脸上的皱纹像湖底的水纹,一笑就漾开。“是来寻同心镜的吧?”老婆婆的声音带着水的温润,“上来吧,老婆子渡你们过去。”

三人上了船,木桨划过水面,发出“吱呀”的轻响,惊起几只水鸟,贴着水面飞远了,留下一圈圈涟漪。

“这镜湖啊,有灵性。”老婆婆慢悠悠地说,“心术不正的人,刚上船就会晕,撑不到一半就得掉头。前几年有伙想偷镜的,船到中间就翻了,人被水推回岸边,躺了三天才醒。”

少年吐了吐舌头:“这么厉害?”

“厉害的不是湖,是同心镜。”老婆婆指着湖心岛,“那镜子是上古神物,能辨善恶,更能映出人心最底下的念。有人想拿它当武器,有人想靠它发财,可到了岛边,镜子就会蒙上雾,任你怎么挖都找不到。”

苏晚望着越来越近的小岛,忽然想起古树的话——“最好的封印,是让万物都有活下去的地方”。或许,同心镜要找的,从来不是最强大的人,而是最懂得“守护”二字分量的人。

船靠岸时,柳枝轻轻扫过船舷,像是在打招呼。踏上小岛,脚下的泥土软乎乎的,带着水的潮气。柳树的根须在地面上盘根错节,像老人的手,紧紧抓着土地。

“镜子就在那最大的根底下。”老婆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老婆子就不陪你们了,能不能拿到,看你们自己的了。”

木船慢慢划远,留下他们三人站在柳树下。

少年蹲下身,扒开根须间的泥土,眼睛瞪得溜圆:“真有镜子!”

苏晚和云姑凑过去看——只见根须缠绕的缝隙里,嵌着块巴掌大的铜镜,镜面光滑,边缘刻着缠枝纹,只是此刻镜面上蒙着层白雾,什么都映不出来。

“这就是同心镜?”少年伸手想碰,指尖刚要碰到镜面,白雾突然翻涌起来,像有股无形的力量把他的手推开。

“别急。”苏晚按住他的手,闭上眼睛,将心神沉入守界令。生息珠的灵息顺着血脉流淌,她想起望月镇的灯火,想起风沙镇的胡杨,想起迷雾森林里的古树,想起那些被她护过的生命,心里一片澄澈。

她缓缓伸出手,轻轻覆在镜面上。

没有阻力。

白雾像遇到暖阳的冰雪,慢慢消融。镜面上渐渐映出画面——不是他们的身影,而是无数张脸:有望月镇抱着孩子的妇人,有风沙镇修补房屋的工匠,有迷雾森林里采药的老者,还有那些被她救过的小动物,甚至包括当初在镇口拦住她的那只老狗……

这些画面像流水般淌过,最后定格在古树的光球上,光球的光芒与守界令的光晕渐渐融合,化作一道暖流,涌进同心镜里。

“嗡——”

铜镜轻轻震颤,从根须里挣脱出来,悬浮在苏晚掌心。镜面变得更加清亮,映出她的脸,眼底没有犹豫,只有一片坦然。

“原来如此。”云姑笑了,“它要的不是空泛的‘守护’,是实实在在的牵挂。”

少年看着镜子,忽然挠了挠头:“我刚才好像只想着‘拿到镜子’,难怪碰不到。”

苏晚握紧同心镜,镜面贴着掌心,传来温热的触感。她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拿不走它——那些人心里装的是“得到”,而真正的守护,从来不是“得到”什么,而是“付出”过什么。

离开小岛时,木船还在等。老婆婆看着苏晚掌心的同心镜,点了点头:“同心镜认主,是因为你心里装着别人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少年望着镜湖,忽然说:“我以前觉得,守界者就是要斩妖除魔,厉害得不行。现在才知道,原来记住镇上王婶的孩子病了、李叔的屋顶漏了,也是守界者该做的事。”

云姑摸了摸他的头:“厉害分很多种,能让人安心过日子,才是最厉害的。”

苏晚低头看着同心镜,镜面上映着天空,也映着她的眼睛。她知道,这面镜子不仅是信物,更是提醒——提醒她守护的从来不是冰冷的界门,而是界门后那些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是每个普通人对“好好活着”的期盼。

船靠岸时,夕阳正落在湖面,把湖水染成一片金红。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犬吠声、孩童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和着湖水的拍岸声,像首温柔的歌。

“接下来去哪?”少年问,眼里闪着期待。

苏晚收起同心镜,望向远方连绵的山脉。那里云雾缭绕,是地图上最后一个标记——“万佛窟”。据说那里藏着守界者的终极传承,但她心里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急切。

“慢慢走。”她笑着说,“先去村里看看张大爷的牛下崽了没,上次答应帮他搭牛棚的。”

云姑和少年都笑了。

木桨划过水面,把金红的夕阳打碎又拼合,像无数个被守护着的日子,琐碎、温暖,却有着千钧的重量。苏晚知道,真正的传承不在石窟里,而在这一步步走过的路上,在那些被记住、被呵护的瞬间里。

前路还长,但只要心里装着这些瞬间,每一步都会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