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06章 春汛里的约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雪消融时,他们正走到临河镇。镇子依河而建,河水涨了不少,浑浊的浪涛拍打着岸边的石阶,溅起半尺高的水花。镇民们都站在河堤上,眉头紧锁地望着河面,有人扛着沙袋来回奔走,脸上沾着泥点。

“这春汛比往年早了半个月。”一个戴草帽的汉子擦着汗,对身边的人说,“再这么涨下去,东头的老河堤怕是撑不住,到时候半个镇子都得淹。”

少年扒着河堤的栏杆往下看,河水已经漫过了最低的石阶,漩涡在水下打着转,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这水好急。”他咋舌道,“我们能帮忙做点什么?”

云姑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旧木桥:“那桥看着不结实,要是被冲垮了,河对岸的村子就断了路。先去加固桥身吧。”

苏晚早已注意到桥桩上的裂痕,通感符让她听见木头在“呻吟”:“快撑不住了……螺丝松了……横梁快断了……”她当机立断:“少年去村里借工具,我和云姑先去检查桥身,找出最危险的地方。”

木桥果然糟朽得厉害,好几根桥桩已经被蛀空,踩在桥面上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云姑从行囊里取出绳索,将松动的木板捆紧,苏晚则用断刀削了些木楔,钉进桥桩的裂缝里,暂时加固。

“这只是权宜之计。”云姑擦了擦手上的木刺,“得找些粗壮的树干当新的桥桩,再铺上厚木板,才能顶住洪水。”

少年很快带着村民们回来,有人扛着斧头,有人抬着原木,领头的是个皮肤黝黑的青年,自称是村长的儿子,叫阿根。“多谢几位帮忙!”他抹了把脸,“我爹带着人加固河堤,我领了些后生过来修桥,就是手艺不太好……”

“我们一起弄。”苏晚笑着说,“你指挥大家搬木头,我来凿榫卯。”

她的断刀此刻成了最趁手的工具,金火缭绕的刀刃削在木头上,如切豆腐般轻松,很快就凿出了契合的榫头和卯眼。少年则负责给原木去皮,他力气大,一根碗口粗的树干,三两下就能剥得干干净净。云姑在一旁指导村民们如何搭建,哪里该加横梁,哪里该用斜撑,说得条理分明。

阿根看得直咋舌:“几位真是好本事!比镇上的木匠还厉害!”

雪球蹲在桥头的石头上,看着众人忙碌,时不时对着偷懒的大黄狗叫两声,像是在监工,引得大家阵阵发笑。

忙碌到午后,新的桥桩终于立了起来,稳稳地扎在河底的泥沙里,铺上厚木板后,桥面稳固了不少。阿根让人在桥两边拉上绳子,防止行人滑倒,又在桥头立了块牌子,写着“小心慢行”。

“这下踏实了。”他望着加固好的木桥,长舒一口气,“多谢你们,不然这桥真要塌了。”

“先别谢,”苏晚指着东边的河堤,“那边的水好像更急了,我们去看看。”

赶到东河堤时,情况果然不容乐观。浑浊的河水已经漫过堤岸半尺,几个沙袋扔进水里,瞬间就被冲走了。村长是个干瘦的老头,正指挥着村民往河堤上堆沙袋,嗓子喊得沙哑:“再加把劲!把那捆稻草扔下去!能挡一会儿是一会儿!”

“这样不行,”云姑皱眉道,“河堤本身有裂缝,光堆沙袋堵不住,得找到裂缝的源头,用黏土填上。”

苏晚催动通感符,仔细听着河堤的动静。泥土在“哭”:“裂了裂了……水从底下渗进来了……”她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在一棵老槐树下停下:“这里!裂缝在树根底下,水从这里往河堤里灌!”

村民们立刻用锄头挖开泥土,果然露出一道半尺宽的裂缝,浑浊的河水正从里面汩汩往外冒。“找到地方就好!”村长喜出望外,“快拿黏土来!和着稻草填进去!”

苏晚和少年跳进坑里,用手把混着稻草的黏土往裂缝里塞,冰冷的河水没过脚踝,冻得人骨头疼,两人却毫不在意,只顾着把黏土压实。云姑和村民们在上面递材料,雪球也叼来几根干草,虽然起不了多大作用,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折腾了一个多时辰,裂缝终于被堵住了。村长让人在上面铺上沙袋,又用木板压实,河水总算不再渗漏。众人瘫坐在河堤上,浑身泥泞,却都松了口气。

“今晚得有人守着,”村长看着渐渐回落的河水,“万一再出状况,能及时处理。”

“我们守吧。”苏晚说,“我们年轻人,熬得住。”

少年立刻点头:“我也守!我不困!”

村长想了想,点头道:“也好,我让阿根和你们一起,他熟悉情况。”

夜里,河堤上点起了篝火,驱散了春夜的寒意。苏晚、少年、阿根围坐在火堆旁,烤着湿透的鞋袜,听着河水拍岸的声音。雪球窝在苏晚怀里,睡得正香,尾巴时不时轻轻晃一下。

“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阿根忍不住问,“不像普通的行路人。”

少年刚想说话,被苏晚用眼神制止了。她笑着说:“就是四处走走,看看风景,遇到能帮忙的事,就搭把手。”

阿根也不多问,只是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像你们这样愿意吃苦帮忙的,不多了。”他说起临河镇的往事,说这河以前很温顺,年年给镇上带来好收成,只是近几十年天气越来越怪,春汛一年比一年早,河堤修了又修,还是挡不住。

“我爹说,以前河神保佑着我们,”他望着漆黑的河面,“后来河神走了,就没人护着我们了。”

“河神没走。”苏晚轻声道,“守护我们的,从来不是神,是像村长这样,愿意跳进冰水里堵裂缝的人;是像你这样,冒着危险修桥的人;是每个为了镇子安稳,愿意搭把手的人。”

阿根愣住了,随即笑了:“你说得对。去年王婶家的房子漏雨,全村人都去帮忙修;前年李叔家的船翻了,大家一起帮他捞东西。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河神。”

篝火噼啪作响,映着三人的笑脸。远处传来鸡叫声,天快亮了。

第二天清晨,河水彻底退了下去,露出湿漉漉的河滩。镇民们都来河堤上查看,看到稳固的河堤和修好的木桥,都欢呼起来。村长让媳妇杀了只鸡,非要留他们吃午饭。

饭桌上,村长给他们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这汤里放了河滩上的芦苇根,能去湿。你们昨天在水里泡了那么久,得补补。”

少年喝着鸡汤,咂咂嘴:“真鲜!比城里的好喝!”

临走时,阿根送了他们一捆晒干的芦苇,说能当柴烧,还在里面偷偷塞了几个煮鸡蛋。“过些日子来啊,”他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等麦子熟了,我请你们吃新麦做的馒头。”

“好啊。”苏晚笑着答应,“我们一定来。”

离开临河镇时,阳光正好,洒在河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那座修好的木桥横跨在河上,像条踏实的胳膊,连接着两岸的烟火。桥头的牌子下,不知是谁放了束野花,迎着风轻轻摇曳。

“你说我们真的会回来吗?”少年问,手里转着阿根送的芦苇杆。

“会的。”苏晚肯定地说,“等麦子熟了,等桃花开了,等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就回来。”

云姑望着远方的田野,轻声道:“其实我们不用特意回来。你看这河水,会带着我们的脚印流向远方;这春风,会把我们的约定吹遍田野。只要他们记得,曾有人和他们一起堵过裂缝、修过桥,这份心意就会一直传下去。”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指着前方:“快看!那里有片油菜花!黄灿灿的!”

大片的油菜花田在阳光下像片金色的海洋,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雪球从苏晚怀里跳下来,冲进花田里,追着蝴蝶跑,雪白的身影在金色的花海中格外显眼。

苏晚和云姑相视一笑,加快了脚步。春汛过去了,新的生机正在田野里生长,就像那些被守护的约定,在时光里慢慢发芽,终会开出温暖的花。

前路还有很长,但他们知道,每一个约定,每一次帮忙,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会像这油菜花一样,在心里留下明亮的色彩,让这守护的旅程,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