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62章 茶凉人未散与新蕊的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2章 茶凉人未散与新蕊的锋芒

界门的春风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已能吹软泥土。云姑的身体日渐衰弱,大多时候都躺在暖榻上,望着窗外抽芽的胡杨发呆。竹屋的药香比往年更浓,桂儿每天都会煮上一锅灵草汤,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她,像当年云姑照顾生病的苏晚那样。

“银团的曾孙又叼来金花草了,”桂儿轻声说,把一小束紫色的花放在云姑枕边,“它好像知道您喜欢,每天都来送,放在窗台上,说是能安神。”

云姑的眼皮动了动,嘴角牵起微弱的笑意。她的视线已经模糊,却能闻到金花草熟悉的清香,像闻到了岁月的味道——那是苏晚刚到界门时,银团第一次送来的礼物,也是她们与雾中生灵结缘的开始。

青年端着碗刚熬好的米粥走进来,米粥里掺了些打碎的灵草籽,是白鹿族群特意送来的,说能补气。“小石头带着学徒们去加固镇界石了,”他坐在榻边,舀起一勺粥吹凉,“说今年的雾气有点不一样,得提前做好准备。”

云姑艰难地张开嘴,喝了口粥,米粒的温热顺着喉咙滑下,让她精神了些。“让他们……别怕,”她的声音轻得像耳语,“界门的风雨……我们都经历过,他们也行。”

午后,沈青梧的曾孙女又来了,这次带来的不是画,是件用胡杨木雕刻的小摆件——两个老人坐在胡杨树下煮茶,旁边蹲着只银尾鼠,尾巴尖的银光闪闪发亮。“太奶奶说,这叫‘茶暖界门’,”她把摆件放在云姑枕边,“让您看见它,就像看见苏晚太奶奶还在身边。”

云姑的手指在摆件上轻轻摩挲,摸到两个老人的轮廓时,眼眶忽然湿润了。她想起无数个这样的午后,她和苏晚坐在胡杨树下,煮着茶,看着青年和小石头打闹,银团在脚边打盹,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她们身上,暖得让人不想动弹。

“周婆婆的养孙女也来了,”桂儿扶着位老妪走进来,老妪手里捧着个布包,“她说带了您爱吃的芝麻酥。”

老妪打开布包,芝麻的香气弥漫开来:“这是按我太婆婆的方子做的,她说当年您总夸她的芝麻酥够香够脆。”她握住云姑的手,那双手已经枯瘦如柴,却依旧带着温度,“太婆婆说,您和苏晚姑娘是界门的菩萨,护了咱们一辈子,咱们记着这份恩。”

云姑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回应她的话。她这一生,听过无数赞美的话,却觉得此刻的“记着”,比任何称颂都珍贵——被人记着,被人念着,就是守护最好的回报。

傍晚,雾中忽然传来熟悉的鸣叫声,是蝶鸟族群。它们的翅膀在暮色中泛着金辉,嘴里都叼着片发光的灵草叶,落在竹屋的窗台上,像排小小的灯笼。

“它们是来给您祈福的,”桂儿望着窗外的蝶鸟,“银团说,灵草叶能聚气,让您舒服些。”

云姑望着那些发光的叶片,忽然想起苏晚走的那天,也是这样的金光照满了竹屋。她知道,自己该去见苏晚了,去告诉她,孩子们都长大了,界门很好,不用再牵挂。

她示意青年把她扶起来,靠在榻上,又让桂儿取来那个编了一辈子的同心结。结上的丝线已经有些褪色,却依旧坚韧,缠绕着她和苏晚的头发,缠绕着无数人的牵挂。

“把这个……给桂儿,”她把同心结放在桂儿手里,声音断断续续,“以后……界门就靠你们了……记住,守界不是守石头,是守人心……人心暖了,界门就……永远不会冷……”

桂儿握着同心结,泪水打湿了红绳:“云姑奶奶,您放心,我们记住了,一定守好界门,守好人心。”

夜里,云姑的呼吸渐渐微弱。青年和桂儿守在榻边,听着她最后的呓语,大多是些琐碎的事——“苏晚的药该换了”“青年的衣服破了个洞”“小石头又忘了喂银团”……像在交代未完的家事。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时,云姑的眼睛永远闭上了,脸上带着安详的微笑,手里还攥着半块芝麻酥,像个得到满足的孩子。

竹屋的陶炉上,那壶茶已经凉了,却依旧冒着淡淡的热气,像在诉说着未尽的话语。

云姑被葬在苏晚的身边,两株小小的金花草在坟头相依相偎,春风吹过,发出细碎的声响,像两位老人在低声交谈。青年把她常用的茶罐放在坟前,里面装满了新采的野菊,是桂儿特意去雾中采摘的。

镇上的人都来了,阿桂的后人带来了最好的桂花糕,李药婆的重孙女带来了安神的草药,沈青梧的曾孙女带来了幅《双姑守望图》,画中苏晚和云姑并肩站在界门旁,望着人间的烟火,笑容温暖。

“她们没走,”小石头望着坟头的金花草,轻声说,“就像这两株草,根扎在一起,永远守着界门。”

桂儿握紧手里的同心结,走到界门旁,将结挂在最显眼的地方。红绳在春风中轻轻晃动,与苏晚的守界令遥相呼应,金光与红光交织,像道温暖的屏障。

她转身面对新收的学徒们,声音清亮而坚定:“从今天起,我们就是界门的新守护者。记住云姑奶奶的话,守界就是守人心,让人心暖起来,让界门永远不冷。”

学徒们齐声应和,声音在界门上空回荡,像初生的朝阳,带着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