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第十分界线 > 第166章 薇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了嘉格那座金光闪闪的牢笼,也离开了陆承烨那无处不在的阴影,林薇感觉自己像一只终于挣脱了丝线的风筝,虽然前路未知,但每一寸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她没有选择休息,几乎是在离开的第二天,就投入到了新事业的筹备中。

她租下了市中心一栋创意园区里的小型独立办公楼,面积不大,但采光极好,整面落地窗正对着郁郁葱葱的中庭花园,春末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她没有沿用任何与“嘉格”或“陆”字相关的元素,而是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薇观咨询”。“薇”是她的根,“观”是洞察,是格局,也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不再依附于任何庞然大物,以独立的视角,为市场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

创业初期的艰难,远超想象。没有了“陆承烨女友”或“嘉格前核心”的光环,她就是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亲自跑工商注册时被办事员反复核验身份,装修监工要和施工队为一颗螺丝钉的材质争执,招聘第一个员工时在几十份简历里逐字筛选,在无数个深夜对着电脑屏幕撰写商业计划书,咖啡杯从满到空,窗外的天色从暗到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累,是必然的,但心底那股为自己事业拼搏的劲头,却让她甘之如饴。

她没有试图复制嘉格的模式,那是以陆承烨的思维和资源构筑的帝国,靠资本堆砌和人脉支撑,她学不来,也不想学。她沉下心来,在堆满项目资料的简易办公桌上,仔细复盘自己在嘉格经历过的所有案例,尤其是“星晖资本”的品牌升级和那次惊心动魄的“数据漏洞”危机公关。

她发现,无论是嘉格还是其他顶级公关公司,其核心模式更像是在建造一艘“无敌舰队”,资源雄厚,反应迅猛,但服务对象始终锁定在同样体量庞大的企业。而当危机——尤其是那些源于内部管理混乱、价值观撕裂或供应链信任崩塌等深层问题的危机——爆发时,这艘巨舰往往调头困难,只能依赖砸钱公关、明星背书等方式进行代价高昂的“外部灭火”,却治标不治本。

而市场上数量更为庞大的、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新兴科技公司乃至一些寻求转型的传统品牌,它们就像灵活的快艇,发展速度快,但品牌根基脆弱,一次不大的舆论风浪就可能倾覆。它们需要的,不是事后亡羊补牢的“危机公关”,而是在风暴来临前就加固船体的系统性方案,也就是——品牌韧性。这个被巨头们忽略的需求缺口,在林薇眼中逐渐清晰。

这个认知,让林薇豁然开朗。她找到了那片属于“薇观咨询”的蓝海。

她摒弃了陆承烨那套强调绝对掌控、雷霆反击的“霸主”战略,转而独创了一套以“预警、免疫、修复”为核心的差异化服务体系,专精于“危机预警与品牌韧性构建”这一细分领域。这套体系不追求声势浩大的公关战役,而是像一位精准的健康管理师,为品牌提供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她的服务内容被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危机雷达系统。为企业构建一套基于AI数据监测和行业深度调研的早期预警机制,通过抓取全网舆论关键词、分析供应链上下游风险点、解读政策合规边界,像雷达一样24小时扫描潜在的舆论风险、合作隐患和合规雷区,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第二阶段,品牌免疫力提升。这是最核心的环节——通过组织内部价值观梳理工作坊、开展员工危机意识培训、优化供应链伙伴关系评估体系等方式,从内部夯实品牌的“健康基础”。就像为人体增强免疫力,让品牌在面对小风险时具备自我调节能力,不易被负面事件轻易击垮。

第三阶段,韧性修复方案。当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时,不再仅仅是发布格式化声明、雇佣水军引导舆论,而是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危机核心症结,制定坦诚的沟通策略,通过实质性的改进措施回应公众关切,最终将危机转化为重塑品牌信任、强化核心价值的契机。

这套理论,融合了她扎实的数据分析功底、在嘉格处理顶级项目的宏观视野,以及她自身从合约束缚中挣脱、历经磨难后对“脆弱”与“坚韧”的深刻理解。它不追求瞬间的舆论翻盘,而是致力于构建一种持久的、由内而外的品牌力量。

“薇观咨询”的第一批客户,是几家曾与嘉格有过合作意向、却因预算有限望而却步的科创公司。他们当年就被林薇在项目对接中展现的专业能力折服,如今得知她独立创业,立刻主动联系——他们看中的,正是这套前瞻性强、且极具性价比的服务体系。

林薇亲自带领着仅有的三名员工,为第一个客户——一家专注于AI伦理研究的技术公司——搭建了专属的“危机雷达”系统。上线第三周,系统就捕捉到某科技博主发布的“算法偏见”相关讨论,其中提及的案例与该公司的产品高度相似。林薇团队立刻介入,协助企业快速调取算法数据,优化模型参数,并以“透明化研发”为主题发布长文,主动解读算法逻辑。一系列操作下来,不仅完美规避了舆论风暴,还因坦诚的态度收获了“负责任的科技企业”的口碑。

这次成功的案例,让“薇观咨询”的名字开始在科创圈的小圈子里悄然传开。有同行试图用“嘉格弃将”的标签质疑她,却被实打实的效果反驳。她没有借助任何陆承烨的人脉资源,甚至在接到与嘉格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咨询时,也坚持以专业标准评估,不掺杂私人情绪。她用自己的专业、独特的视角和看得见的成果,一步步地开拓着市场。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办公室,林薇坐在自己挑选的原木办公桌前,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白茶,看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树影。桌上的绿植长势喜人,墙角的文件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客户案例资料,员工们在开放式办公区低声讨论着项目,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这里没有冰冷的规则,没有需要仰望的背影,没有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薇观”是她亲手搭建的王国,而她,是这里唯一的掌舵人。她不再需要攀附谁,也不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的价值——她的价值,由自己定义,由市场认可。

陆承烨的阴影,曾在她的世界里占据很大的空间,如今,正随着“薇观咨询”的成长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独立、自信、散发着成熟专业魅力的林薇。

“薇观咨询”的独特定位,能否在巨头环伺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林薇这套看似“温和”的韧性理论,当面对涉及巨额利益的恶性商业竞争时,能否经受住真实残酷的考验?而她与陆承烨,这两个在各自领域稳步前行的人,当嘉格的业务版图与“薇观”的服务领域不可避免地重叠时,又将产生怎样的交集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