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第十分界线 > 第177章 棋逢对手(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启明科技”的收购案,如同一块骤然落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本市的资本圈激起千层浪。这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底层架构研发的新锐公司,以其革命性的神经芯片技术和极具潜力的核心团队,成为各大资本巨头竞相追逐的猎物。而最终冲破重围、进入最后角逐的,是陆承烨执掌的嘉格资本,与林薇创立仅两年却势头迅猛的“薇光资本”。

谈判地点定在“恒信律师事务所”顶层的全景会议室。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光可鉴人,深色胡桃木材质将空间一分为二,如同一条无形的楚河汉界。窗外是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桌面上,却驱不散那提前弥漫的紧张氛围——连会议桌中央的鲜花都选了冷色调的蓝星花,暗合着这场博弈的冷静与疏离。

陆承烨带着他的精英团队准时抵达,黑色宾利停在楼下时,恰好与林薇的白色特斯拉擦肩而过。他穿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挺括的衬衫领口未系领带,多了几分资本猎手的随性与锐利,气场冷峻而强大,如同巡视领地的头狼。当他步入会议室时,原本低声交谈的嘉格团队立刻噤声,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几乎在同一时间,会议室另一侧的门被推开,林薇走了进来。她不再是嘉格办公室里那个需要隐忍克制的项目经理,也不是依附于他羽翼下的同行者。一身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剪裁精良,收腰设计衬出挺拔身姿,长发一丝不苟地束成高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妆容精致却淡雅,唯有眉峰微挑时,眼神锐利如鹰隼,周身散发着掌控者的气场。她的团队成员紧随其后,每人手中都捧着统一规格的黑色文件袋——这是她从嘉格学到的细节,用专业形象先赢下气场。

两人的目光在会议桌上空精准交汇,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甚至没有一丝多余的情绪波动。但陆承烨的目光在她西装袖口扫过的瞬间,还是微微一顿——那枚银色的几何袖扣,是他当年送她的晋升礼物,她竟还戴在身上。林薇也注意到他左手腕的手表,是她曾说“适合谈判场合”的运动款,表盘上的划痕还是当年两人爬山时留下的。这些细节如流星般划过视线,随即被纯粹的商业审视取代,空气中无形的电光火石噼啪作响。

“陆总。”林薇先开口,声音平稳,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

“林总。”陆承烨回应时,正伸手将文件摆正,指尖顺势在桌面敲了一下——这个动作本是他整理资料的习惯,只是那“一轻两重”的节奏,是当年他们在嘉格加班改方案时,他提醒她“思路对了”的暗号。林薇刚要落座的动作顿了半秒,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蜷了蜷,像当年接收到信号那样,背脊挺得更直了些,这细微的变化,只有他捕捉得到。

简单的称呼,划清了此刻的界限。

谈判开始。双方就收购估值、技术团队去留、核心专利归属等核心条款,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陆承烨一如既往地犀利,他精准剖析“启明科技”神经芯片商业化路径中存在的量产风险,调出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报告,试图将估值压低20%。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手术刀,直指要害,逻辑严密,咄咄逼人。

“据公开数据显示,该芯片的良率仅为63%,远低于商业化所需的85%标准。”陆承烨将报告推到会议桌中央,目光扫过薇光团队,“嘉格给出的8亿估值,已充分考虑技术溢价,林总所谓的10亿估值,是否过于理想化?”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林薇端坐在他对面,背脊挺得笔直,面对尖锐问题应对得从容不迫。她抬手示意技术顾问调出数据,激光笔的红点精准落在良率曲线的拐点上——那处用红色荧光笔做了加粗,是当年陆承烨教她做数据分析时强调的“重点标注法”,说这样“汇报时能少费一半口舌”。“陆总引用的数据是三个月前的。”她边说边用指腹按了按太阳穴,这是她梳理逻辑时的习惯动作,“我们通过启明内部渠道了解到,他们已引入新的封装技术,上周良率已提升至78%,且有明确的提升路径。”话音刚落,她忽然意识到这个动作,指尖微微一顿,而陆承烨正低头翻着报告,仿佛并未察觉。

她甚至反过来将了一军:“据我所知,嘉格近期在海外AI项目上亏损超3亿,资金回笼压力不小。是否正因如此,才导致您在决策时更倾向于保守估值?”这句话精准击中嘉格痛点,连陆承烨的首席财务官都变了脸色。

陆承烨的团队成员面面相觑,他们习惯了陆承烨在谈判桌上的绝对主导,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与他分庭抗礼。而陆承烨看着她,眼底深处先掠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更深的情绪取代——不是恼怒,而是棋逢对手的灼热,以及隐藏在冰冷面具下的欣赏。他想起当年她第一次独立谈判,紧张到指尖发抖,如今却能精准拿捏他的软肋,这种成长让他心头发烫。

“资金问题不劳林总费心。”陆承烨合上报告,指尖在文件边缘划了个圈——这是他圈画风险点的习惯,只是当年他总这样圈出她方案里的漏洞,再丢给她修改。“但启明的核心团队明确表示,不愿接受纯财务投资。”他抬眼时,目光扫过林薇桌角的黑色文件袋,忽然顿了顿,“这文件袋,还是嘉格当年的定制款?”

“是,用惯了顺手。”林薇坦然承认,递过文件,“薇光已与‘中科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可为启明提供芯片测试实验室和下游应用场景。”她说话时,左手小指无意识翘了翘——这是她对方案有十足把握时的小动作,当年拿下星晖项目时,她在庆功宴上也是这样,攥着酒杯笑个不停。陆承烨的目光落在她的小指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随即恢复成冷峻模样:“合作协议的有效期,能覆盖启明的技术爬坡期吗?”

中场休息时,双方团队各自聚拢在角落,低声讨论战术。陆承烨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表表盘的划痕。林薇则与技术顾问核对着数据,笔尖在文件上快速标注——她用的还是当年他送的那支银色钢笔,笔帽上刻着的“w”字样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偶尔将目光投向她的方向,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听着她条理清晰地布置任务,那股熟悉的、曾在嘉格熬夜复盘时见过的专注与锐气,此刻更加磅礴耀眼。他知道她的底线——绝不会牺牲团队利益换取收购成功;她也懂得他的软肋——极其看重技术团队的稳定性,这是他们当年一起做“星晖项目”时达成的共识。

“陆总,需要补充咖啡吗?”助理轻声询问,打断了他的思绪。

“不用,给林总送一杯。”陆承烨随口吩咐,“不加糖的美式,用她喜欢的骨瓷杯。”助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走向茶水间。

林薇收到咖啡时,抬眼看向陆承烨,他正低头与法务总监交谈,仿佛只是随口的安排。但骨瓷杯上的鸢尾花图案,是当年他们在荷兰出差时买的款式,她不可能认错。她指尖握住温热的杯壁,心头微动,却只是朝他的方向微微颔首,算是道谢。

休息结束的铃声响起,双方重新落座。林薇刚要开口,却发现陆承烨正看着她的文件,目光落在一处用“△”标记的数据上——那是她标注“待补充”的符号,当年在嘉格,她总用这个符号提醒自己完善细节,后来陆承烨看惯了,竟也跟着用。他抬头时,眼中带着一丝笑意,像是看到了老熟人的习惯:“林总这组数据,是不是少了一个变量?”

林薇也笑了,是谈判开始以来的第一次笑,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碎发——这是她掩饰些许局促的习惯,当年在他面前总这样。“陆总果然眼光毒辣。”她顿了顿,翻到文件最后一页,那里空着半页纸,是她预留的“协商空间”,这也是当年他教她的谈判技巧,“这个变量,我们可以私下聊聊——毕竟,启明的未来,未必只能有一个赢家。”

这句话让全场安静下来。陆承烨看着她眼中的狡黠与真诚,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不是非此即彼的争夺,而是可能的联合收购。他想起刚才她递来的产业资源清单,与嘉格的资本优势恰好互补。

两人的目光在会议桌中央交汇,没有言语,却都读懂了彼此的想法。这场棋逢对手的博弈,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分出胜负,而是为了找到最适合的、属于强者的合作方式。

林薇提出的“联合收购”构想,能否打破僵局?嘉格与薇光的团队能否放下竞争成见,达成共识?而在这场从对手到潜在盟友的转变中,陆承烨与林薇之间,那些被商业博弈掩盖的情感,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