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 > 第24章 僵局里的一厘米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章 僵局里的一厘米突破

人造晨光第无数次漫过星核殿的穹顶时,淡金色的光芒穿过意识屏蔽训练舱的双层玻璃,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可这本该带来希望的光亮,却照不进舱内“毫无成果”的僵局——训练阵中稀稀拉拉的士兵们,肩甲上的意识感应灯闪烁得杂乱无章,像一群找不到方向的星虫,连带着观测室里的氛围都沉得发闷。

润强和林悦先前还常揣着星讯盘来观测,起初会认真记录士兵的意识波动曲线,讨论怎么调整引导灯频率,后来见迟迟没有进展,也渐渐没了耐心。今天一早,润强就回了反物质武器实验室,临走前只给都鲁丢了句“有突破再叫我”;林悦则提着装满节目脚本的文件夹去了演播厅,毕竟“星语·地球时光”的直播不能停,总不能陪着耗在这看不到头的训练里。

只剩都鲁无精打采地靠在观测室的金属栏杆上,指尖无意识地划着星讯盘屏幕。屏幕上还停留在昨天的训练数据:“最高同步率45%,传送距离0厘米,淘汰人数217人”,红色的数字像根刺,扎得他眼睛发疼。他的目光越过玻璃,落在训练阵中那八百多个穿着银灰色作战服的身影上——三天前新调来的一千名志愿者,才过了短短七十二小时,就只剩这么点人还在坚持,淘汰理由要是整理成册,怕是能叫《星际离谱事迹录》。

他随手点开淘汰名单,越看越气:编号032的士兵,练到一半突然用意识波连接家里的星宠喂食器,说“怕星兔饿坏了,它昨天才刚学会用爪子开食盒”;编号156是个退役的星核工程师,盯着实验台的米粒看了半小时,竟把米粒当成了微型星核零件,对着空气比划怎么组装能量导管;还有编号289的深空观测员,嫌盯着米粒太枯燥,干脆数起了肩甲感应灯的闪烁次数,还跟旁边人炫耀“我数到三百二十七次了,比盯着星图有意思多了”。

“都打起精神来!”阵中央高台上,星衍的声音通过作战服内置的传音系统传开,带着点哭笑不得的无奈。他今天穿了件林悦新给他买的浅灰色连帽衫,帽子拉得低低的,遮住了大半张脸,只剩双深褐色的眼睛露在外面,盯着台下的士兵们。“最后一遍强调!所有人的意识只许锁定实验台的米粒,别的什么都别想!昨天那个用意识波编星藻耳环的,今天再犯,直接取消本周所有汤泉资格,包括8号技师的预约名额!”

这话一出,台下士兵们的感应灯明显亮了几分,连之前有些涣散的站姿都挺拔了些——毕竟银河汤泉的体验券难得,8号技师的桃花精油按摩更是要提前一周预约,没人想错过。可没等星衍松口气,观测室的全息监测屏上就跳出来一道刺眼的粉色意识波纹,像条乱扭的小蛇,在淡蓝色的集体意识流里格外扎眼。

都鲁立刻调大画面,看清了波纹来源——后排编号189的士兵,正闭着眼睛,嘴角却偷偷往上扬,意识里竟在编织一朵星藻桃花,花瓣的纹路还格外细致,甚至悄悄往旁边编号190士兵的意识里传画面:“你看我这个桃花样式,花瓣边缘加了星核粉末的光泽,比8号技师上次给你编的那个还精致,等练完我就送给我姐当生日礼物,她肯定喜欢。”

星衍在高台上也察觉到了异常,扶着额头刚想开口训斥,眼角余光又瞥见左侧第三排的编号076士兵——那家伙的意识曲线正疯狂往“食物”频段飘,橙色的波纹里满是滋滋冒油的画面,连烤星虾丸要撒几克星盐、烤到外壳微微发焦需要几分钟,都想得明明白白,曲线跟着“想象中的香味”上下波动,活像台失控的烤肉架。

“编号076!”星衍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点咬牙切齿的意味,“再在意识里烤虾丸,就去食堂帮厨,让你从早烤到晚,烤到看见星虾丸就想吐!”

那名士兵猛地睁开眼,脸瞬间涨红,肩甲上的感应灯从橙色慌乱地跳回淡蓝,赶紧集中精神盯着实验台。可没安稳两分钟,前排突然传来“阿嚏”一声轻响——编号231的士兵没忍住打了个喷嚏,意识波瞬间乱成一团,像被搅浑的星泉,连带旁边三个人的意识曲线也跟着“抖”了一下,原本好不容易爬到43%的同步率,直接“唰”地掉到了35%。

都鲁在观测室里看得直皱眉,忍不住对着传音系统喊:“能不能专心点!一个喷嚏都能影响意识同步,你们平时在战场上也这样?”

那名士兵赶紧道歉,声音里满是委屈:“都鲁长官,我不是故意的,早上来的时候忘戴星尘口罩了,这两天星核花粉飘得厉害,总忍不住想打喷嚏……”

星衍也没辙,只能挥挥手:“行了行了,下次记得戴口罩,现在重新调整意识频率,跟着引导灯来。”

同一时间,星核殿另一侧的反物质武器实验室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润强穿着件沾了不少星核粉末的白大褂,领口还别着支咬得有些变形的星核笔,正和五六个外星研究员围着能量约束装置调试参数。装置中央的淡紫色能量球忽明忽暗,屏幕上的数字跳得飞快,“能量稳定度92%”“约束时间8秒”“误差范围0.05微米”,每跳一下,实验室里就响起一阵小声的欢呼。

“再把约束磁场强度调高0.3特斯拉,试试能不能把稳定时间提到10秒。”润强盯着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敲击。随着他按下确认键,装置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响,淡紫色的能量球瞬间亮得刺眼,紧接着,旁边半台银色的测量仪凭空消失,只留下桌面一道淡淡的蓝色能量痕,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扫过。

“又少了台仪器!”负责记录数据的外星研究员捧着星讯盘,笑得直不起腰,“上次是扳手,上上次是星核样品瓶,这次直接没了半台测量仪,润强博士,你这约束装置是想当‘意识传送机’用吗?”

润强也忍不住笑,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蹭上不少星核粉末,在脸上留下道灰印:“别笑了,赶紧找吧。上次的扳手在隔壁仓库的货架顶上找到的,这次说不定传送到哪里去了——大家分头找,重点看看冷藏柜和仪器柜,测量仪怕潮,可别传到星藻培养池里了。”

实验室里的人瞬间散开,有的翻冷藏柜,有的查仪器柜,还有人跑去隔壁仓库,连消失仪器的焦虑都变成了件有趣的事。毕竟反物质武器的研发本就困难重重,偶尔出现的“小意外”,反而成了枯燥实验里的调味剂。

而星核殿最南端的演播厅内,此刻正飘着淡淡的地球茶香。林悦穿着件月白色的主持礼服,领口绣着几片浅粉色的桃花,手里拿着电子稿,对着镜头轻声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的星泉,缓缓流淌进每个观众的耳朵里。

“大家看,这是地球唐朝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林悦伸手点开身后的背景屏,屏幕上立刻出现地球月亮的影像——弯弯的月牙挂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洒下柔和的清辉,旁边还配着桃花林的图片,“地球的月亮不是人造光,是自然形成的卫星,会跟着时间变形状,从月牙变成圆盘,再变回月牙。每当月亮变圆的时候,地球人就会回家和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赏月亮,比我们的人造月亮多了点温度,多了点牵挂。”

镜头扫过台下,不少观众都听得入了神。前排有个小女孩举着地球风格的兔子灯,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屏幕;后排的几位长老也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林悦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想起星衍——要是星衍在这儿,说不定会指着月亮问“妈妈,地球的月亮上能看到桃花吗”,想到这儿,她忍不住笑了笑,继续讲起诗里的思乡之情。

演播厅的热闹、实验室的笑声,似乎都被厚厚的金属墙挡在了外面,传不到意识屏蔽训练舱里。都鲁靠在栏杆上,看着屏幕上又一次掉到30%的同步率,忍不住叹气。他拿出星讯盘,想给润强发消息,又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总不能说“今天又没突破,还淘汰了几十个人”。

他抬头看向训练阵,士兵们的脸色也越来越疲惫。有个士兵偷偷揉了揉眼睛,大概是熬夜训练没休息好;还有个士兵的手指在作战服口袋里摸来摸去,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估计是想偷偷给家人发消息。都鲁心里也清楚,这些士兵已经很努力了——为了训练,有人推掉了家人的生日聚会,有人放弃了难得的休假,可意识同步这件事,偏偏不是“努力就有回报”的。

“都鲁叔,要不先休息十分钟吧?”星衍的声音突然从传音系统里传来,带着点疲惫,“大家都累了,再练下去也没效果。”

都鲁点点头,对着传音系统说:“休息十分钟,想去喝水的去喝水,想打电话的去角落打,十分钟后准时回来,别迟到。”

士兵们瞬间松了口气,三三两两地散开。有的去角落的饮水机接水,有的靠在墙上给家人发消息,还有人围着星衍,问他母星训练时有没有这么难。星衍坐在高台上,晃着腿跟他们聊天:“我母星刚开始练的时候,比你们还惨,有次百万人训练,一半人都在想中午吃什么,最后意识波直接崩了,把半艘运输舰传进了小行星带……”

十分钟很快就过了,士兵们重新站回阵中,可状态比之前更差了。同步率刚爬到38%,就有人因为“担心孩子的星核过敏还没好”走神,接着又有人“想起家里的星藻该浇水了”,同步率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始终没超过45%。

眼看人造晨光渐渐暗下去,马上就要切换到“人造黄昏”模式,都鲁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刚想对着传音系统发火,就看到星衍突然抬手,示意大家停下。

“都别练了,先放松。”星衍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我妈早上跟我说,‘有时候静下心来,比硬逼自己专注更管用’。你们别想着‘必须成功’,别想着‘传送米粒’,就当是陪这颗米粒‘走段路’,跟着引导灯的节奏呼吸,感受意识慢慢聚在一起的感觉就行。”

士兵们愣了愣,纷纷闭上眼睛,慢慢放松身体。原本紧绷的肩膀垮了下来,急促的呼吸也变得平缓。观测室里的都鲁屏住呼吸,看着屏幕上的意识曲线——淡蓝色的线条渐渐变得平稳,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波动,闪烁的频率也慢慢统一,像一群找到了方向的星虫,朝着同一个目标飞去。

同步率一点点往上爬——35%、40%、48%、55%、60%……当数字爬到62%时,实验台中央的米粒突然闪了一下,星核粉末特有的淡绿色微光在人造光下格外明显,像颗小小的星星。

星衍猛地睁大眼睛,死死盯着那颗米粒,心脏“砰砰”跳得飞快,连呼吸都忘了。他下意识地屏住气,生怕一点动静就打断这来之不易的状态。

都鲁也瞬间直起身,双手抓着栏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看着同步率继续往上爬——65%、68%、70%!

就在这时,红色标记点上的米粒突然消失了!紧接着,“啪”的一声轻响,那颗白色的米粒稳稳地落在了蓝色标记点上,刚好完成了一厘米的传送!

训练舱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那颗米粒,连呼吸都放轻了。过了几秒,星衍率先反应过来,快步走下高台,蹲在实验台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碰了碰那颗米粒——是真实的,不是幻觉!

“成了!咱们真的让它动了!”星衍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眼睛里闪着光。

都鲁也冲进训练舱,快步走到实验台边,看着那颗静静躺在蓝色标记点上的米粒,激动得拍了拍星衍的肩膀:“好小子!没白熬这么多天!这一厘米,比传一艘飞船还重要!”

士兵们也反应过来,训练舱里瞬间爆发出欢呼。有人激动地拍着手,有人互相拥抱,肩甲上的意识感应灯闪烁得格外明亮,像一片热闹的星海。

窗外的人造夕阳刚好沉到地平线,淡橙色的光芒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米粒上,泛着淡淡的暖光。星衍拿出星讯盘,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发抖,他快速给林悦发了条消息,还附上了米粒的照片:“妈!训练有突破!我们把米粒传送了一厘米!真的成功了!”

没过几秒,林悦的消息就回了过来。附带的自拍里,她还穿着主持礼服,背景屏上“唐诗解析”的字样还亮着,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太好了!我刚讲完‘春风又绿江南岸’,还跟观众说‘春天总会有新希望’,果然没说错!晚上回家给你做星果粥庆祝,再烤你爱吃的星虾丸!”

星衍笑着把消息给都鲁看,又抬头看向三百名士兵,声音里满是兴奋:“今天提前收工!都鲁叔说了,晚上食堂加菜,有星兽肉罐头和热乎的星藻粥,还能去汤泉放松!”

训练舱里的欢呼声更响了。士兵们三三两两地往外走,脸上都带着难得的笑容。都鲁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之前那些离谱的状况、那些焦灼的等待、那些忍不住的火气,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星衍蹲在实验台边,还在盯着那颗米粒看。都鲁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看了,以后还能传更远。”

星衍抬起头,笑着说:“都鲁叔,你说我们下次能不能传更大的东西?比如星虾丸?”

都鲁愣了愣,随即笑了:“只要继续练,别说星虾丸,传飞船都有可能。”

两人相视而笑,窗外的人造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训练舱里的灯光渐渐暗下来,可那颗传送了一厘米的米粒,却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在这片曾经的僵局里,点亮了希望的光。都鲁知道,意识训练的路还很长,要走的路还很远,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那关键的一厘米——而这一厘米,终将变成一米、一百米、一光年,带着他们飞向更远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