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姐姐,我真的想做个废物 > 第318章 我是谁计划里的一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8章 我是谁计划里的一环?

文晓宇一个人被扔在会客厅里,他茫然地陷在沙发里,眉头拧成个结,脑子里却像装了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反复琢磨着纺织行业的出路。

在他看来,这个行业在华夏的“黄金发展期”也就十多年的时间——倒不是行业本身不行,而实在是华夏国人太能拼,太努力,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华夏轻工业发展快得惊人,国外需要用百年走完的路,华夏二十年就追平了。后来成为全球唯一的一个全产业链都有的国家。

他想起后世的景象:服装行业内卷到极致,国内品牌把市场卷得密不透风,反倒逼得国外那些品牌从国内代工转往东南亚迁移,不然连成本这关都过不去。

文晓宇曾经还是给给不少服装品牌做过专卖店的门店设计,清楚这行有过十几年的风光,但背后是实打实的辛苦,从采购到销售,一环都不能松,还有很大的库存压力。

他原本想着,用设计加代工的形式,做服装。这样也可以倒逼着国内的生产厂家技术更新,这样还能托住不少就业——轻工业向来吸纳人力多,沿海一带的纺织厂更是打工者扎堆的地方。

但是就像蒋爸那样,能够辛辛苦苦攒下家底,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可文晓宇自己,实在不想走这条路,他一直觉得为什么要去那样辛苦的挣钱,太累了。去站在风口上不吗?为什么还要自己去费心费力的做实业?何况以后就是互联网的天下,就算实体经济的增速,终究难敌互联网的爆发力的。

他扣了扣头发,感觉自己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切入点。

何管家见他愁眉不展,在沙发上枯坐半晌,一句话也没说。

还是终究没忍住,悄悄走到他身边,对着耳朵压低声音说:“姑爷,其实大小姐和少奶奶已经在阿买瑞肯订了些新设备,估摸着年中就能到国内的。”

文晓宇猛地抬头:“啥?david,你说啥?我现在愁的是需要一个点。”

这时何老太的房门“吱呀”开了,她扶着门框道:“大伟,先去休息吧,别打扰姑爷琢磨事,让他好好理理思路。”

何管家只有歆歆的离开了,心想姑爷,老何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但是文晓宇却一脸懵:(゜o゜;???我这是被谁安排了?合着我是谁计划里的play一环?

他想了想还是没有办法,就关了会客厅的等上楼去了。打开了电脑给杰克发了一个邮件过去,简单说了一下这个情况。然后问杰克那边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项目或者点来运作。

……

第二天一早,文晓宇一早就起床,刚吃完早饭,他就见何老太换上了笔挺的中山装,何管家正给她披大衣。

“何奶奶,您这是要去哪儿?”他连忙问。

“你也起来了,正好。”何老太抬眼瞧他,“走,跟我去看看老二厂。”

“可是何姐姐他们都还没起来。”

“你不管他们,就我们两个去,大伟都会留在家里。”

“啊?”

……

文晓宇就这样被半拉半拽着,往纺织二厂去了。这厂子的位置如今在沪上算得上不错——还是因为华夏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很快,城市发展也在快速的发展,当年的偏远厂区地段现在早已成了比较繁华的地方了。

只是二厂的规模实在是太大,还连带好一片家属区,好些开发商想吃下这块地,都因实力不济望而却步。

车停在二厂大门口,文晓宇扶着何老太刚下车,就见门口一个正抽烟吹牛的老大爷“噌”地跑了过来,嗓门亮得很:“何先生!侬哪能来了呀!!”

立刻旁边几个在门口吹牛的老工人也跟着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喊:“何厂长!是何厂长回来了!”

何老太抬手摆了摆,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声音却稳得很:“老伙计们,我今天回来看看。”

何老太拍了拍跑过来的老大爷的胳膊,“王师傅,身子骨还硬朗?”她笑着问,语气里带着熟稔。

目光扫过门口斑驳的厂牌——“沪上纺织二厂”几个字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却仍透着当年的硬朗。

被唤作王师傅的老大爷直点头,眼眶有点红:“硬朗!人是身体还不错,就是这厂子……唉,您走了之后,改开后红了一阵后就是这样子了。”他往厂里努了努嘴,“里面好多机器都锈了,厂里效益不好,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有本事的下海的下海,南下打工的打工。现在能留下的技术好的师傅也没几个了,

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守着空厂房心里发慌。”

何老太点了点头,说:“我进去走走,等会再和你们聊。”

说完,径直往厂里走。文晓宇跟在后面,只见厂区里杂草没膝,几栋车间厂房的玻璃窗碎了大半,风一吹,窗框“哐当”作响。只有家属区那边还透着点人气,晾衣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裳,隐约传来老人哄孩子的声音。

“这厂子是1956年建的,”何老太忽然开口,声音也轻了些,“当年我刚从京都学习回来,就被安排到这里了。曾经这里鼎盛的时候,三千多工人,机器24小时转,布一车车往全国各地运,来拉货的车都的在这里等一个星期,连北疆的建设兵团都知道我们二厂的产品。”

她走到一栋相对完好的车间前,摸了摸斑驳的砖墙:“等厂子建好了,设备调试好,我又带了一段时间后就被组织调走去其他地方协助工作了,接手的是我的助手,她做的不错。本来要调她去区里,但是她放不下这个厂,后来助手因为身体原因也病休了。再后来碰见了改开,市场经济,是产品说话,二厂有太多机会都没有把握住,还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产品没问题,大家都喜欢,可是时代已经在改变了……”

文晓宇这才恍然——难怪何老太对这个厂这么上心,这里藏着她很大的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