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破冰、重构与并肩的曙光
那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的公寓里不啻于一道惊雷。陈默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他死死盯着那扇门,看着它缓缓地,带着一丝迟疑,从里面被拉开了一条缝隙。
缝隙后面,是苏小暖苍白而疲惫的脸。她的眼睛还有些红肿,但里面不再是空洞的死寂,而是掺杂着戒备、委屈,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想要相信的微光。她没有看他,目光落在地板上。
“资料……给我看看。”她的声音沙哑干涩,像是很久没有说过话。
陈默立刻将手机递了过去,屏幕上正是那份案例总结。苏小暖接过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着,专注地看了起来。她的眉头微微蹙起,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挣扎。
陈默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连呼吸都放轻了。他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缓慢地跳动。
过了好一会儿,苏小暖才抬起头,将手机递还给他。她的目光终于落在了他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审视。
“你说得对,”她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一丝冷静,“光带本身没有问题,是我们的实现方式太蠢了。”她顿了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我需要性能优化的具体参数,还有服务器承载的极限数据。”
她不再谈论委屈,不再纠结于对错,而是直接切入了问题的核心。这种转变让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涌上的是一股巨大的 relief 和难以言喻的敬佩。她在崩溃之后,选择的是直面问题,而不是沉溺于情绪。
“我马上发给你。”陈默立刻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
接下来的整个周末,公寓里冰冷的气氛被一种全神贯注的工作热情所取代。
两人没有再提起之前的冲突,仿佛达成了某种无声的默契。陈默将所有的技术文档、性能数据和服务器监控日志全部对苏小暖开放。苏小暖则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一遍遍地演算、模拟、重构。
她不再是那个只凭灵感和感性做事的设计师。她开始深入研究代码层面的渲染原理,理解服务器请求的并发处理机制。她将那条华丽的“情绪光带”彻底拆解,分析每一个动画效果对cpU和内存的占用,然后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地剔除冗余的计算,优化渲染流程,寻找性能和视觉表现的最佳平衡点。
陈默则守在外面,随时准备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她可能需要的任何资源。他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看着她因为找到一个优化方案而眼睛微亮的样子,心底那份复杂的情绪愈发浓重。有愧疚,有欣赏,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悄然滋生的东西。
周日下午,苏小暖带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地走出了书房。她将一张画满了复杂演算过程和简化后架构图的草稿拍在陈默面前的茶几上。
“搞定了。”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笃定,“保留光带核心的动态色彩变化和流动感,但剥离了80%的粒子效果和实时渲染负担。采用预渲染和缓存技术,将主要计算压力从用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分批处理。这是新的实现方案和性能预估。”
陈默拿起那张草稿,快速浏览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架构图专业得令他惊讶。这不仅仅是创意,这是具备了极强工程化思维的产品方案。她在短短两天内,完成了一次惊人的蜕变和成长。
“我立刻安排小张他们评估。”陈默压下心头的震动,立刻拿起手机开始联系团队。
**
新的优化方案在团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小张在仔细研究后,忍不住在群里发了一连串惊叹的表情。
“卧槽!暖暖你这方案神了!怎么想到用预渲染和缓存来分摊压力的?这思路太刁钻了!”
李姐也发来消息:“性能预估显示完全在可控范围内,而且核心的视觉体验确实保住了。陈默,我觉得可以立刻准备第二轮小范围灰度测试。”
希望,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光,重新照进了这个濒临崩溃的项目。
周一一早,苏小暖出现在了公司。她瘦了些,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沉静,脊背挺直。她没有理会其他人或好奇或关切的目光,径直走到自己的工位,打开电脑,开始为即将开始的灰度测试做最后的准备。
陈默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那道裂痕依然存在,并未完全愈合。但至少,他们重新站在了同一战线,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上午十点,优化后的“情绪光带”随着一次静默的更新,推送给了五千名新的内测用户。
整个项目组的人都屏息凝神地盯着后台数据看板。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服务器资源占用曲线平稳地运行在安全阈值以下。
用户反馈频道里,开始零星出现新的评论:
“咦?这次不卡了?”
“那条彩色的带子又回来了!好看!”
“好像比之前更流畅了?”
“收集瓶子的时候有光带流过,感觉确实不一样了……”
没有爆炸性的好评,但那些中性的、甚至略带积极的反馈,在此刻显得如此珍贵。用户满意度曲线,停止了下跌,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姿态,向上爬升。
成功了。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他们稳住了局面,找到了那条正确的路。
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口几天的大石终于被移开。他看向苏小暖。
苏小暖也正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嘴角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如释重负的弧度。
就在这时,陈默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了林薇的消息。
**【林薇】:数据看到了。做得不错。保持住。】
言简意赅,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但陈默知道,这已经是林薇所能给出的最高褒奖。她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也看到了苏小暖的价值。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办公区的隔断,与苏小暖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那一刻,没有言语。
但一种历经风暴后、更加坚实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建立起来。
冰层已然破裂,虽然水温依旧寒冷,但黎明的曙光,已经穿透云层,照亮了前路。
他们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此刻,他们是并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