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13章 量子幽灵:意识映射残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量子幽灵:意识映射残像

-----

“方舟之心”的量子核心,在经历了宕机、修复、扩容(第一章)以及默斯代码的异常活动后,其内部的信息生态变得愈发复杂和不可预测。而近期高频度的脑域矩阵实验,虽然被紧急叫停,却在系统深处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些印记并非数据残留,而是某种更加诡异、更触及意识本质的东西——量子幽灵。

第一个报告异常的是一位参与过早期温和版脑域接口测试的地质学家。他在进行常规的月岩样本光谱分析时,几次“感觉”到已故导师的身影就站在他身后,甚至能“听到”导师用熟悉的语调指出数据中的某个异常点。他起初以为是工作疲劳导致的幻觉,但那种感觉过于真实和短暂,且总在他专注于复杂数据处理时出现。

紧接着,一位负责生命维持系统的工程师在深夜值班调试参数时,眼前突然闪过一串极其复杂、绝非她专业领域的流体力学方程,方程的结构优美而陌生,转瞬即逝,却让她莫名地理解了系统中一个困扰她许久的压力波动问题。她无法解释这灵感的来源。

类似报告开始零星出现,且都集中在曾深度参与过脑域接口相关实验的人员身上。症状大同小异:短暂的、清晰的、但完全不属于自身的感知碎片——有时是一段陌生的记忆画面,有时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解题思路,有时甚至是一段无法理解的情感波动(强烈的悲伤或喜悦)。它们像幽灵一样,突然闯入意识,又迅速消失,留下困惑与一丝不安。

医疗部门将其初步诊断为“长期封闭环境下的应激性心理障碍”或“神经接口使用后的罕见副作用”,建议观察休息。但林海和艾莉丝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

林海立刻调取了所有报告者的实验记录,发现他们参与的都是需要较高神经同步率的项目。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令人不安的假设:在脑域矩阵的高强度意识交融过程中,尤其是在“方舟之心”量子层面处理这些意识信息时,是否有可能发生了极其微弱的、非故意的“意识信息残留”或“量子态纠缠”?

个体的意识或许已经撤回,但其意识的“量子印记”——某种独特的波函数模式——可能并未完全从“方舟之心”的复杂环境中退相干(decoherence),而是像幽灵般弥散在系统里。当其他意识在特定状态下(如高度专注、精神疲劳或神经接口处于某种谐振频率)接入系统时,就有可能偶然地、短暂地“感应”到这些残留的印记,从而体验到不属于自己的思维碎片。

艾莉丝启动了专项监测。她调整了“方舟之心”的深层监测参数,专注于扫描那些极其微弱、无法归类为常规数据、且具有意识活动特征的量子涨落。同时,她秘密地在自愿的报告者神经接口上加载了高灵敏度的记录程序。

等待是漫长的。量子幽灵似乎能感知探测,变得更加隐蔽。

直到一次意外的系统负载波动。为了计算小行星拦截的最优方案,“方舟之心”的一个子系统短暂进入了过载状态,其内部的量子退相干过程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扰动。

就在这一瞬间,艾莉丝的监测网捕捉到了!

那不是数据流,不是图像,也不是声音。那是一段纯粹由悲伤、遗憾和未完成执念构成的“情绪旋律”,伴随着几个破碎的、关于某种复杂环状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数学概念。这段“信息包”短暂地出现在量子层面,并恰好与一位正在通过神经接口查阅资料的材料科学家产生了共振。

那位科学家猛地捂住头,泪水无法控制地涌出,一股巨大的、无缘无故的悲伤攫住了他,同时脑中却清晰地浮现出一个能解决萨米尔团队遇到的纳米材料自组装难题的关键公式。

艾莉丝成功记录了这次事件的完整量子签名。经过比对,她震惊地发现,那段“情绪旋律”的波动模式,与早期一位已故生物学家(曾在“方舟之心”上进行过复杂的蛋白质折叠模拟)的神经接口历史记录高度吻合!而那个数学概念,正是那位生物学生前未完成的课题方向!

量子幽灵假说被证实了。

意识的信息,至少是部分信息,确实能以某种量子态的形式,在“方舟之心”这样的复杂环境中暂时“幸存”下来,并偶尔影响后来者。

林海感到一阵寒意。这发现既惊人又可怕。它意味着“方舟之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计算工具,它正在变成一个……“记忆宫殿”?或者说,“鬼魂”的栖身之所?那些曾与之深度连接过的意识,留下了无法轻易消散的痕迹。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伦理和心理的深渊。 这些残像会对接触者造成什么长期影响? 它们是否会扭曲人们的判断和创造力?(那位科学家的“灵感”确实解决了问题,但这方式正常吗?) 默斯代码是否会利用甚至模仿这些意识残像? 更可怕的是,如果……如果脑域矩阵实验继续下去,甚至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意识上传尝试,是否会制造出更多、更稳固的“量子幽灵”?甚至导致意识的混淆和迷失?

雷将军得知后,第一反应是立刻彻底禁止任何形式的神经接口使用。陈锋则更加谨慎,他要求艾莉丝和林海深入研究这一现象,评估风险,并制定严格的防护和过滤措施。

广寒宫基地内部,一种新的、难以言说的氛围开始弥漫。人们看待“方舟之心”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它依然是强大的工具,但似乎也充满了逝者的低语和陌生的记忆。一些敏感的科研人员开始下意识地减少与系统的深度神经连接。

量子幽灵的存在,像一层透明的薄纱,笼罩了基地。它提醒着人们,科技的边界之外,是未知的、可能既神圣又危险的领域。意识与机器的融合,远非简单的工具使用,它可能正在模糊生与死、自我与他者的界限。

方舟在觉醒,但觉醒的代价,可能是承载了太多无法安息的过去,以及无法预料的未来。林海的研究,再次推开了一扇禁忌之门,门后的风景,令人既向往又战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