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48章 广寒宫纪念张老铜像揭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广寒宫纪念张老铜像揭幕

------

广寒宫中心广场,平日是人员往来、物资中转的繁忙枢纽,今日却笼罩在一片不同寻常的肃穆与静谧之中。穹顶的人造天光柔和地洒下,照亮了广场中央一个被巨大暗红色绒布覆盖的物体。周围,数百名基地成员静静地站立着,他们的身影在庞大的基地结构中显得渺小,却凝聚着一种沉甸甸的期待与追忆。

今天,是人类杰出物理学家、林海的导师、“火种计划”早期理论奠基人之一——张老的铜像揭幕仪式。

提议由林海发起,获得了陈锋和月球政治局的一致通过。在危机四伏、前路迷茫的当下,在刚刚经历了内部暴动、技术攻坚、以及奥尔特云警告带来的深层恐惧之后,人们需要一种超越当前困境的精神锚点,需要回顾来路,需要铭记那些为人类仰望星空而铺就最初阶梯的先驱。

张老,这位未能亲眼看到月球基地落成的老人,他毕生致力于探寻宇宙的统一理论,其思想遗产不仅是林海破解元信息的基础,更象征着人类对未知最纯粹、最不屈的好奇与求知欲。

铜像由萨米尔实验室利用月壤烧结技术结合3d打印铸模而成,并非地球铸造运来,象征着月球本土的纪念。材料中甚至掺入了一部分张老生前喜爱的、来自地球实验室的旧工具上打磨下的金属碎屑,让这座月宫中的丰碑与故土有了一丝物质的联系。

陈锋、林海、雷将军、萨米尔、艾莉丝(身体依旧虚弱,但坚持出席)以及基地各部门负责人站在最前排。身后,是科学家、工程师、医护人员、军人、甚至还有几位被保育员带领着的、来自月球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还不完全明白这场仪式的意义。

林海站在台下,望着那块巨大的绒布,眼中情绪复杂。导师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昨日,那个在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对他谆谆教诲、在黑板前写下潦草而深邃公式的老人,如今只剩下一座冰冷的铜像。是导师临终前交给他的笔记和那块奇特的偏振滤光片,将他引向了“回响一号”,引向了这条充满荆棘与未知的道路。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也充满了未能让导师看到答案的遗憾,更充满了因奥尔特云警告而生的、对前路的更深忧虑。

陈锋作为基地总工程师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讲话。他没有过多渲染悲伤,而是强调了张老精神的延续:“……我们站在这里,站在人类文明最遥远的边疆,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取得的每一次突破,甚至我们面临的每一次失败,都是对张老以及无数像他一样的先驱者探索精神的最好继承。这座铜像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提醒我们未来——我们为何而来,我们将往何处去。”

轮到林海上台为铜像揭幕。他的脚步有些沉重。他的手握住那根连接着绒布的绳索时,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的人们,看到了同事们眼中的期待,也看到了疲惫和隐藏的焦虑。他看到了艾莉丝苍白的脸上那抹坚定的支持,看到了萨米尔鼓励的眼神,甚至看到了雷将军那向来冷硬的嘴角似乎也柔和了一丝。

他知道,此刻他需要说的,不仅仅是追思。

“我的导师,”林海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广场上回荡,清晰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式,而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将宇宙视为整体、相信其背后存在简洁而优美规律的信念。”

他轻轻拉动绳索,暗红色的绒布缓缓滑落。

铜像展现出来。并非传统的伟岸站姿,而是塑造了张老生前的典型姿态:他微微佝偻着腰,一只手拿着粉笔,正欲在一块虚拟的黑板(由铜像基座上的光影效果模拟)上书写,眉头微蹙,眼神专注而充满探寻的光芒,仿佛正凝视着宇宙最深的奥秘。基座上刻着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于混沌中寻找韵律,于黑暗中追寻微光。”

人群中出现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叹息,许多人眼眶湿润了。

林海凝视着导师的铜像,继续说道:“如今,我们确实听到了深空的‘回响’,也看到了无尽的‘黑暗’。我们发现了令人惊叹的‘韵律’,也遭遇了令人恐惧的‘混沌’。我们追寻着‘微光’,有时却仿佛被更深的阴影所笼罩。”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坚定:“但正如这座铜像所铭记的精神,探索本身,就是意义的来源!无论‘回响’背后是善意还是陷阱,无论黑暗之后是黎明还是永夜,我们唯一不能停止的,就是思考、追问、前行!这是导师留给我们的火种,也是我们必须传递给后代的唯一遗产!”

他抬起手,指向那尊沉思的铜像:“让他看着我们!让他看到,他的学生们没有畏惧,没有放弃!无论未来如何,人类文明的求知之焰,绝不会在这片冰冷的岩石上熄灭!”

掌声雷动,起初缓慢而沉重,随即变得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坚定,如同积蓄已久的力量终于找到了宣泄口。这掌声不仅是为了逝去的先驱,也是为了在困境中坚持的彼此,更是为了那个无论多么艰难也要走下去的未来。

艾莉丝轻轻鼓着掌,眼中闪烁着泪光和一种奇异的光彩,仿佛林海的话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萨米尔用力点头。陈锋目光深邃。连雷将军也微微颔首。

孩子们或许不懂深奥的演讲,但他们能感受到气氛的庄重和人们眼中那种明亮的东西,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使劲地拍着小手。

揭幕仪式结束后,人们并没有立刻散去。许多人自发地走到铜像前,默默驻足,或放下小小的一支利用月宫温室培育的鲜花(极其珍贵),或只是行一个注目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老的铜像成了广寒宫中心广场一个静默的焦点。匆匆走过的工程师会下意识地看它一眼,仿佛能从中汲取一丝平静;陷入困境的研究员会来到它面前踱步,寻找灵感;甚至换岗的士兵也会在经过时,下意识地挺直脊梁。

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物,更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精神的灯塔。在浩瀚宇宙的冷漠和未知威胁的阴影下,它提醒着每一个生活在这座钢铁穹顶下的人,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最宝贵的东西——那永不磨灭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在绝境中依然保持的思考的尊严。

林海常常在深夜独自来到铜像前,站在那里,一言不发。有时是寻求慰藉,有时是汇报进展,有时,只是静静地与导师那永恒的、探寻的目光对视,在无声中,重新坚定自己内心的方向。

黑暗或许深重,回响或许诡谲,但正如铜像基座上所刻,寻找韵律,追寻微光,本身就是人类存在的最美注脚。这注脚,如今被深深地镌刻在了月球的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