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60章 陈锋启动“方舟守护”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陈锋启动“方舟守护”计划

------

林海验证结果送达时,陈锋正站在“天梯一号”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节点控制室内。巨大的弧形舷窗外,是如同银色丝带般垂向蔚蓝星球的天梯缆绳,以及更远处,悬浮在墨黑天幕上、反射着柔和日光的广寒宫穹顶。这幅景象,曾是人类工程学奇迹的象征,是连接地月、通往深空的希望之路。此刻,在陈锋眼中,却仿佛成了一张绷紧到极致的弓弦,而林海带来的消息,则是那支即将离弦、指向未知命运的箭。

他没有像雷震那样表现出明显的震怒或紧迫,也没有像林海那般陷入哲学性的恐惧深渊。陈锋的沉默,是一种工程师面对极端参数时的绝对冷静,是风暴眼中计算生存概率的极致理性。他逐字逐句地审阅着林海那份措辞谨慎、却字字千钧的报告,以及附带的、经过“方舟之心”无数次模拟推演出的数据——基于元信息真实性前提下,人类文明在面对“静默之潮”或类似宇宙级灾难时,按照现有发展轨迹的生存概率:一个令人骨髓发冷的数字。

“方舟之心”本身,作为应对潜在威胁的终极计算与能量核心,其意义并未被否定,反而被提升了。但林海的验证指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仅仅一个“方舟之心”,无论它多么强大,在面对元信息所暗示的那种尺度灾难时,如同试图用一把雨伞抵挡海啸。分散风险,保留火种,提升整个文明层次的韧性,成为了唯一逻辑上可行的出路。

“通知地球联合政府最高危机应对小组、月球基地政治局全体委员、‘方舟之心’项目核心团队、雷震将军、艾莉丝博士、林海教授、萨米尔博士,”陈锋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频道传出,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一小时后,召开‘守护者’级别绝密会议。议题:启动‘方舟守护’计划预案。”

一小时后,虚拟会议室。

与会者的全息影像陆续出现在环形会议桌前,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雷震的影像绷得像一杆标枪,眼神锐利地扫过林海;艾莉丝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深处闪烁着数据流的光芒;林海依旧带着宿醉般的恍惚,但汇报时逻辑清晰得可怕;萨米尔则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着材料结构图。

陈锋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调出了“方舟守护”计划的初步框架。光幕上,不再是单一的“方舟之心”结构图,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的网状系统。

“诸位,林教授的研究结果,我们已经知晓。”陈锋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这意味着我们之前的战略必须进行根本性调整。‘方舟之心’仍是核心,但它不应是我们唯一的堡垒。‘方舟守护’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多元化、分布式、可延续。”

他开始阐述计划的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轨道防御与深空预警网络(“坚盾”系统)。

“我们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能等到敌人兵临城下才仓促应战。”陈锋的光标指向地球近地轨道和拉格朗日点,“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由智能防御平台、高能激光阵列、动能拦截器以及萨米尔博士团队正在研发的能量护盾发生器原型组成的近地轨道防御链。同时,在火星轨道、小行星带乃至林海教授推测的‘观察者’路径上,部署深空监测哨站和早期预警卫星,形成纵深探测体系。雷将军,这需要你的防卫部队与工程总部紧密协作。”

雷震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锐芒:“防御链的构建和哨站的安保,是我的职责。但资源调配和地球方面的协调……”

“资源问题我来解决。”陈锋打断他,“这将作为计划最高优先事项。”

第二支柱:火种方舟舰队与生态方舟(“星梭”与“绿洲”)。

光幕上出现了数种不同规模的星际方舟设计蓝图,从大型殖民船到小型快速侦察舰,以及……利用改造后的小行星或大型空间站构建的、具备基本生态循环能力的“移动家园”。

“基于林海提供的元信息碎片和艾莉丝在基因层面的发现,我们必须考虑文明彻底失去地球或月球基地的可能性。”陈锋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内容却石破天惊,“我们需要一支具备长期星际航行能力、携带人类文明知识库、基因库和必要工业基础的方舟舰队。它们的目标不是迎战,而是逃离、生存、寻找新的栖息地。同时,在太阳系内寻找或建造可自持的生态方舟,作为备份基地。萨米尔博士,方舟结构材料、生命支持系统、尤其是基于月壤技术的封闭生态循环,是你的重点。”

萨米尔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燃起了技术的挑战欲。

第三支柱:文明信息保存与分布式存储(“回声”计划)。

“即使物理形态的我们无法幸存,人类文明的痕迹也必须延续下去。”陈锋看向艾莉丝和林海,“艾莉丝博士,利用量子存储技术和你的脑波编码算法,将人类所有的知识、历史、文化、艺术,乃至个体的记忆样本,压缩加密,寻找一种近乎永恒的信息载体。林海教授,你需要研究元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跨时空的信息传递或保存技术,确保这些‘文明回声’即使跨越亿万光年,也能被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生命解读。”

艾莉丝默默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使命感。林海则陷入了沉思,仿佛在脑海中已经开始推演那些超越当前物理学的可能性。

计划框架庞大而复杂,涉及的资源堪称天文数字,技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这过于庞大的信息量和其中蕴含的沉重使命。

“陈总工,”一位地球方面的代表(全息影像)迟疑地开口,“这个计划……规模太大,所需资源几乎要透支地球和月球未来五十年的发展预算,势必引发全球范围内的……”

“如果我们没有未来五十年,那么预算毫无意义。”陈锋平静地回应,目光扫过所有与会者,“这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的必答题。我们是在为文明购买一份,也许是唯一一份保险。”

雷震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我支持启动‘方舟守护’。但必须明确指挥权限,确保在危机状态下,计划能高效执行,避免地球或月球内部可能出现的……掣肘。”他意有所指,显然想到了正在进行的“拔根”行动和暗流涌动的月球独立情绪。

“指挥架构将基于地月联合危机委员会,由我直接负责总体协调。”陈锋明确道,“各子系统由相应专家领导,对委员会负责。我们需要的是合作,不是内耗。”

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细节的争论、资源的划分、技术的可行性评估……充满了整个虚拟空间。但当会议结束时,尽管前路布满荆棘,一种奇异的、沉重的决心却在与会者之间弥漫开来。恐惧并未消失,但它被一种更强大的、属于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责任感所覆盖——既然看到了悬崖,就必须开始建造护栏,或者准备降落伞。

会议结束后,陈锋独自留在虚拟会议室中,望着眼前那幅代表着“方舟守护”计划的庞大网状图。它像是一株在绝望土壤中强行生长出来的、结构复杂的藤蔓,试图抓住每一丝生存的可能。

他启动了最高权限指令,向地月所有相关部门和核心人员发送了加密命令:

“‘方舟守护’计划,即刻起,正式启动。各单元按预定方案,开始执行。”

命令发出的瞬间,仿佛有无形的涟漪扩散开来。地球和月球的无数研究所、工厂、发射场、指挥中心,都接收到了新的任务指令和资源调配代码。原本专注于“方舟之心”和日常运营的庞大机器,开始悄然转向,为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悲壮的目标开始运转。

陈锋关闭了光幕,虚拟会议室陷入黑暗。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文明的命运轨迹,已经被强行扭转。他们不再仅仅是星空下的仰望者,也不再仅仅是深空信号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成为了自己文明的“守护者”,在这片冰冷而黑暗的森林中,点燃了第一堆或许微弱、却必须燃烧下去的篝火。

“守护……”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感受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个计划的名字,更是一个种族在认清宇宙残酷真相后,为自己立下的、最卑微也最壮烈的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