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53章 陈锋启动“天梯二号”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章 陈锋启动“天梯二号”计划

------

《地月联合防务条约》带来的UEG技术增援团与物资,如同强心剂般暂时缓解了月球基地的资源饥渴,但也像一副精心锻造的镣铐,锁住了陈锋原本近乎绝对的自主权。地球方面的代表如同影子般嵌入各个关键部门,尤其是“火种计划执行局”那双来自地球的审视目光,让每一个决策都需权衡再三。雷将军移交治安管辖权后愈发阴郁沉默,叶薇忙于整合地月机甲部队焦头烂额,萨米尔和艾莉丝则各自在非主流的研究方向上默默耕耘。表面上的联合之下,是愈发错综复杂的权力迷宫和方向分歧。

陈锋的增强现实眼球中,数据流永不停歇。他清晰地看到,依赖地球输血并非长久之计,且随着倒计时的逼近,地月之间的战略分歧只会越来越大。他需要一条不仅能打破资源瓶颈,更能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通道。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曾象征人类太空梦想、也在叛乱中严重受损的“天梯一号”。

“天梯一号”的修复工作因资源向“火种”倾斜而进展缓慢,其设计容量和抗风险能力也已无法满足当前极端状况下的需求。陈锋调出“天梯一号”的全部数据,以及默斯在休眠前推演的、数个关于下一代太空电梯的激进蓝图。其中一个被标记为“极限方案”的设计,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电磁弹射和缆绳牵引,而是构想了一种基于量子锁定和场致悬浮的混合结构,理论上运载效率和安全性将提升一个数量级,但其技术风险和资源消耗也同样惊人。

就是它了。

陈锋没有将计划提交秩序委员会讨论,那里如今充满了地球方面的声音和内部掣肘。他启动了最高指挥权限下的“影子项目”协议,这是默斯时代遗留的、仅限总指挥调用的秘密研发通道,资源调配可以绕过常规审批流程,直接从未被UEG完全监控的隐秘储备中划拨。他将项目命名为“天梯二号”,代号“归墟”,取意通向未知深渊,亦蕴含重归起点、另辟蹊径之意。

项目的核心团队由他亲自筛选,全是背景干净、能力卓越且对“火种”计划绝对忠诚的技术专家,他们被集中到广寒宫地下深处一个已被遗忘的早期建设基地——“盘古工坊”。这里与主基地网络物理隔离,拥有独立的小型聚变能源和原始但完备的制造设备。

陈锋向核心团队展示了“天梯二号”的初步蓝图。与“天梯一号”的庞然巨物不同,“天梯二号”的设计更加模块化、分布式。它由数以千计的小型“悬浮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精密的量子场相互锁定,形成一个动态的、可重构的“无形轨道”。运载舱将在这些节点产生的联合场中滑行,如同磁悬浮列车,但是在三维空间中。这种设计不仅大幅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也使得电梯的路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甚至能临时规避太空碎片或能量风暴。

“我们缺乏关键材料,”项目首席材料学家,一位名叫欧阳靖的老教授,指着蓝图上一处标红的部分,“用于构建量子锁定场发生器的核心超导线圈,需要一种在地月系统内都极其稀有的‘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材料’。现有的库存连实验验证都不够。”

就在这时,萨米尔之前秘密进行的月壤净化实验数据,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未与主网连接的内部数据通道,被传入了“盘古工坊”。数据显示,在他实验的那片污染区,月壤中某种原本含量极低的特殊稀土元素,在“谐振净化”纳米剂的作用下,其同位素比例发生了微妙变化,形成了一种结构与欧阳靖所需材料高度近似的天然前驱体!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陈锋立刻意识到萨米尔那看似“不务正业”的研究,竟隐藏着解决“天梯二号”核心难题的钥匙。他没有追问数据来源,直接下令欧阳靖团队依据萨米尔的数据,优化材料合成路径,并动用“影子项目”资源,秘密扩大月壤净化实验规模,就地取材。

与此同时,“天梯二号”的另一个优势也显现出来。其模块化建设可以化整为零,分散在月球不同区域的隐蔽地点进行,大大降低了被UEG或雷将军残余势力察觉的风险。部分节点甚至可以利用月球背面天然的陨石坑作为掩护进行组装。

陈锋坐镇指挥中心,表面处理着地月联合事务,暗中则通过多重加密信道,遥控着“盘古工坊”和散布月面的各个秘密节点。他的机械右手在控制台上看似无意识地划动,实则是在审批一份份关于“归墟”项目的资源调拨和技术方案。增强现实眼球中,一个与主屏幕倒计时并行的、标记着“天梯二号”进度百分比的小窗口,正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爬升。

他知道自己在冒险。“天梯二号”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地月力量平衡,使月球获得近乎独立的物资通道,甚至可能成为“火种”方舟之外的另一条生路。但若失败,或提前暴露,将引发UEG的强烈反弹,甚至可能导致地月联盟的崩溃,在观察者到来前就自毁长城。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技术突破,是时间,更是他陈锋在绝境中扭转乾坤的能力。

倒计时在指挥中心主屏幕上闪烁:648:11:47。

而在陈锋的私人视野里,“天梯二号”的进度条,刚刚越过百分之五。

烽烟暂息的月面之下,另一条通往生存、也可能通往更深分裂的道路,正在无人知晓的阴影中,悄然铺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