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三次方根:从一至八百万 > 第29章 lg的出现时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现代数学与科学中,以10为底的对数——通常记作 lg x(即 log??x)——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实用的数学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如ph值计算、声音分贝测量、地震里氏等级等。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数学符号背后,却蕴藏着人类数千年数学思想的积淀与突破。

要深入理解“lg”的出现时代,我们必须穿越历史长河,从古代数学的萌芽讲起,历经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直至近代数学体系的建立,才能真正把握其诞生的背景、动因与深远意义。

一、对数思想的萌芽:古代文明中的数量级意识尽管“对数”作为一个明确的数学概念直到17世纪才被系统提出,但人类对“数量级”和“指数关系”的直觉早已存在。古巴比伦人使用六十进制计数系统,并在天文计算中展现出对大数处理的高超技巧。他们通过表格记录平方、立方以及倒数,这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查表计算”的雏形,为后来对数表的出现埋下伏笔。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数沙者》(the Sand Reckoner)中尝试估算填满宇宙所需的沙粒数量。

他发明了一种超越当时常规计数法的“大数表示法”,本质上是通过幂次来表达极大数值。这种思想虽未形成对数体系,但已体现出对“指数增长”的深刻理解,是对数思维的早期体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典籍如《九章算术》中已有开方、乘方运算的系统方法。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数概念,但其对“幂”与“根”的研究,为后世理解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二、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对数诞生的前夜15世纪末至16世纪,欧洲经历了地理大发现与科学革命的浪潮。天文学、航海、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复杂的乘除运算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日常难题。例如,天文学家在计算行星轨道时,常常需要处理包含多位小数的庞大数字,手工计算不仅耗时,而且极易出错。

此时,数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简化运算。德国数学家米歇尔·斯蒂费尔(michael Stifel)在1544年出版的《整数算术》中,明确指出了几何级数(如1, 2, 4, 8, 16…)与算术级数(如0, 1, 2, 3, 4…)之间的对应关系。他意识到,乘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例如,23 x 2? = 2?,即指数相加。这一发现是“对数思想”的核心突破,尽管他未能将其发展为实用的计算工具。

三、约翰·纳皮尔:对数的正式诞生对数的正式发明归功于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他在1614年发表了划时代的着作《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mirifici Logarithmorum canonis descriptio),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对数”概念。纳皮尔的初衷并非抽象数学研究,而是为了“简化天文学中的繁复计算”。

纳皮尔的对数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以10为底的对数,而是一种基于自然常数e的近似系统(后人称之为“纳皮尔对数”)。他通过构造一个连续运动的数学模型,定义了一种“对数”,使得两个数的乘积可以通过对数的加法来实现。这一思想迅速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1616年,英国数学家亨利·布里格斯(henry briggs)拜访纳皮尔,建议将对数的底改为10,以便更便于实际计算。纳皮尔欣然接受。

此后,布里格斯在纳皮尔的基础上,于1624年出版了《对数算术》(Arithmetica Logarithmica),首次系统地编制了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表,即我们现在所称的 lg x。因此,以10为底的对数(lg)的“出现时代”可以明确界定为:17世纪初,具体为1614年至1624年之间,由纳皮尔提出对数思想,布里格斯确立常用对数体系。

四、lg的普及与科学革命的加速布里格斯的常用对数表迅速被天文学家、航海家、工程师采纳。例如,开普勒在计算行星轨道时大量使用对数,其为“使天文学家寿命延长一倍的工具”。伽利略也高度评价对数的价值。对数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科学计算的效率与精度,成为科学革命的重要推手。随着微积分的诞生,对数的数学地位进一步提升。

莱布尼茨和牛顿在发展微积分时,都将对数函数视为基本初等函数之一。特别是自然对数(ln x)与以10为底的对数(lg x)之间的转换关系(lg x = ln x \/ ln 10)被确立,使得两种对数体系相辅相成。

五、工业时代与教育普及:lg进入大众视野进入18至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程计算与电报通信等领域对快速计算的需求激增。

对数尺(Slide Rule)成为工程师的标配工具,其原理正是基于对数的加减代替乘除。而对数表则被编入各类数学手册,成为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在教育领域,lg作为中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被系统讲授。学生们学习如何使用对数表进行计算,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尽管到了 20 世纪后期,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数(lg)的数学意义就此减弱。

例如,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对数常常被用于处理概率分布和数据变换。通过对数据取对数,可以将乘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并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