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茶香暖八岁 > 第57章 淬火磨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城那位重要客户打来的电话,如同一盆冰水,猝不及防地浇在了林国栋因纪录片成功播出而滚烫的心头。电话那头,采购部经理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带着压抑的不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疏远:“林组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刚铺下去的货,就有几家老客户反馈,这次收到的茶叶,香气和口感跟之前的样品,还有纪录片里展示的,明显有差距!说是火功好像欠了点,滋味不够醇厚,甚至……有点杂味!林组长,我们可是顶着内部压力,看好你们的潜力和故事才下的大单!这质量要是稳不住,让我们怎么跟市场交代?怎么跟老板交代?”

林国栋握着那台老式电话机的听筒,手指因用力而关节泛白,手心里的冷汗几乎要滑脱听筒。他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耳边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嗡鸣。质量问题!这是最致命、最无法辩解的问题!尤其是在纪录片刚刚播出,林家岭茶名声大噪、备受瞩目的关键时刻!这不仅仅是损失一个客户、一笔订单那么简单,这足以摧毁他们辛辛苦苦、用血汗甚至尊严建立起来的市场信誉,让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坚持,在顷刻间付诸东流。

他强压下喉咙口的腥甜感,用尽全身力气让声音保持平稳,甚至带着一丝歉意:“张经理,您别急,非常感谢您及时反馈!请您一定相信我们,林家岭茶的质量是我们的命根子!您说的情况我们极其重视,我向您保证,立刻、彻底调查原因,尽快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如果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承担全部责任!”

挂断电话,林国栋像是被抽空了力气,重重地靠在土坯墙上,粗糙的墙皮硌着他的脊背,却无法分散他内心的惊涛骇浪。窗外,夕阳的余晖将茶山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但这温暖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头的冰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爷爷林大山听到消息,第一个激动地冲进堂屋,老人颤巍巍地走到墙角那口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炒茶锅前,用那双布满烫伤老茧和岁月刻痕的手,捧起一撮刚刚冷却、尚带余温的干茶,先是凑到鼻尖深深一嗅,闭目凝神,仿佛在与茶叶的灵魂对话,继而放入口中,用仅存的几颗牙齿细细咀嚼、品味,浑浊的老眼里先是充满了笃定,随即涌上一种被亵渎、被质疑的愤怒,“这锅茶,火候是我亲眼盯着,亲手摸出来的,跟往年、跟样品,一模一样!咱林家岭的茶,每一片叶子都带着山场的魂,每一锅茶都烧着祖宗传下来的火!咋可能出问题?!”

李老栓、周芳和几个核心组员也闻讯赶来,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解,纷纷表态生产工艺严格遵循古法,每一步都有人盯着,绝无疏漏。林国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相信爷爷的手艺,也相信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但问题出在哪里?是原料采摘的天气?是炒制环节的细微疏忽?是储存运输受了潮?还是……他心中闪过一丝极其不祥的预感,仿佛黑暗中有一条毒蛇悄然吐出了信子。

他立刻让林海去仓库,找出与发给客户同一批次茶叶的留样小罐,同时,自己亲自去检查了原料仓库的通风、防潮情况,甚至查看了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当他回到堂屋,用滚沸的山泉水重新冲泡那杯留样茶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白瓷茶杯上。茶汤色泽橙黄透亮,香气氤氲。林国栋深吸一口气,端起茶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小心翼翼地呷了一口,在口中细细回味。

片刻沉默后,他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心,猛地往下一沉。

“怎么样,国栋?” 周芳紧张地问,声音有些发颤。

林国栋放下茶杯,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茶……还是咱们的茶,底子没错。但是……”他顿了顿,寻找着准确的词汇,“香气是有点浮,不如样品那么沉稳聚拢,好像……散得快了些。茶汤的厚度,也感觉薄了一点点,回甘……没那么利落,尾巴上好像拖着一丝极淡的、说不清的杂气。”

这种差异,极其微妙,非资深茶客或专业品鉴者难以察觉。但对于那些追捧林家岭茶独特“山场气”和“醇厚底蕴”的老客户来说,这点细微的变化,无异于明珠蒙尘,足以让他们感到失望和质疑。

问题不在明处,而在毫厘之间。这更像是一种蓄意的、极其高明的、精准打击式的破坏!一个冰冷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中了林国栋——有人在对他们的茶叶做手脚!而且是在他们自以为严密监控的生产流程中,选择了某个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林国栋立刻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在气氛凝重的堂屋里召开紧急会议。煤油灯的光晕摇曳不定,映照着一张张写满焦虑和难以置信的脸。他没有隐瞒,将客户的反馈和自己的品鉴判断和盘托出。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有人搞鬼?!”李老栓猛地一拍大腿,霍地站起来,额上青筋暴起,眼睛瞪得通红,“肯定是王老五那个黑了心肝的王八蛋!要不就是县公司派来的内鬼!见不得咱们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可是,老栓叔,”年轻的林海挠着头,一脸困惑,“从鲜叶下山,到炒制、摊晾、分装,每一步都有咱们自己人盯着啊?炒茶是爷爷和大山伯亲自掌锅,摊晾和装罐是芳婶子和几个婶子负责,入库是我和狗娃看的门,这……这怎么下手?”

周芳也紧锁着眉头,声音带着忧虑:“是啊,国栋,咱们的流程虽说不是铁板一块,可也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难道……真有内鬼?” 这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微妙和紧张,几个人下意识地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和不易察觉的猜忌。

林国栋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知这种内部猜忌的苗头比外部破坏更可怕。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摆了摆手,声音沉稳而有力:“现在,不是互相猜疑的时候!自乱阵脚,正好中了人家的下怀!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咱们都是一口锅里吃饭,一条船上搏命的人!问题,肯定出在咱们还没想到的漏洞上,或者,是咱们认为最不可能出问题、最司空见惯的地方!”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当务之急,是立刻、彻底、无声无息地排查每一个环节!从明天天一亮采摘开始,所有人提高警惕,互相监督,但不要表现出来!每个步骤,谁经手,谁签字,或者至少两人同行!尤其是炒制后的摊晾环节、分装时的称重环节、以及入库前的最后检查,这三个地方,给我盯死了!发现任何异常,哪怕是一根不一样的柴火,一个陌生的脚印,立刻告诉我!”

一场外松内紧的、地毯式的内部排查悄然展开。林国栋亲自坐镇,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头狼,嗅觉敏锐地巡视着领地的每一个角落。他重新审视了采摘标准,检查了装鲜叶的竹篓是否干净;他站在爷爷身边,仔细观察添柴、控火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亲手摸了摸烧剩下的柴灰;他检查了摊晾茶叶的竹席是否洁净无异味;他盯着分装时使用的秤砣和包装棉纸……时间一天天过去,排查却毫无进展,那种无形的压力让合作小组内部原本因纪录片成功而高涨的士气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往日里茶园和作坊中默契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闷的寂静和彼此间小心翼翼的观察,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就在内部排查陷入僵局,林国栋内心焦灼如同火烤之际,公社的李干事再次不期而至。这次,他脸上没有了前几次那种略带讨好的笑容,反而带着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甚至隐隐有一丝居高临下的意味。

“国栋啊,”他递过来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县里刚下的紧急通知。鉴于近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对一些获得荣誉和媒体关注的品牌,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县里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下周一,也就是三天后,进驻咱们公社,对几家重点合作社,特别是你们林家岭,进行一次全面的、突击性的‘质量抽检和规范化生产督查’。”

林国栋接过那份仿佛有千斤重的文件,指尖冰凉,心猛地坠入了谷底。这份通知来得太“及时”了!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他们内部爆出质量质疑、正在焦头烂额地自查的时候来!这分明是有人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时机,借题发挥,要把事情彻底闹大!所谓的“抽检督查”,很可能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彻底摧毁他们的“清算”行动!

“李干事,这……您也知道,我们最近确实接到一些客户反馈,正在全力排查原因,我们保证……”林国栋试图解释,希望能争取一点时间。

李干事摆摆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语气甚至带着几分敲打的意味:“国栋,这话你跟工作组说去。这是上面的统一部署,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干事能决定的。你们好好准备一下吧,特别是生产记录、用药记录(虽然你们基本不用,但流程要有)、进出库台账、还有……嗯,财务往来账目,可能都要查。这次检查,规格很高,由县农业局副局长亲自带队,工商、质检部门都派了骨干参加。目的是‘帮助’你们发现问题,‘督促’你们整改规范,可别不当回事!”

送走李干事,林国栋独自站在院子里,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反而像被剥光了衣服站在寒风中。内忧未平,外患已至,而且来势如此汹汹,直指要害!县公司这是要趁你病,要你命!利用这起看似“偶然”的质量风波,动用强大的行政力量,以“规范”为名,行“绞杀”之实!如果检查中再被“发现”什么“确凿”的问题,那林家岭就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彻底万劫不复了!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重重压在每个组员的心头。林家岭上空刚刚散去的乌云以更快的速度聚拢,黑压压的,仿佛随时会降下毁灭性的冰雹。组内人心惶惶,之前因纪录片成功而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早已被恐惧和不安取代。王老五的身影又开始像幽灵一样在村头巷尾活跃起来,散布着“枪打出头鸟”、“出名死得快”、“质量出问题,上面动真格的了,等着关门吧!”之类的流言蜚语,如同毒液般侵蚀着本就脆弱的信心。

就在这内外交困、几乎令人绝望窒息的时刻,转机出现在一个最意想不到的、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上。深夜,林国栋因为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难以入眠,索性披上衣服,独自一人来到寂静的炒茶作坊。月光透过木窗棂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像一头困兽,在昏暗的光线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一遍遍像过电影般复盘着从采摘到包装的每一个细节。

突然,他的目光被墙角那堆码放整齐、准备明天生火用的柴火吸引住了。借着微弱的月光,他隐约觉得那堆柴火的颜色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平时用的都是茶园修剪下来的老茶树杈,颜色偏深灰褐色,而眼前这堆柴里,好像掺杂了一些颜色更浅、更偏向黄白色的树枝。

他心中一动,一种强烈的直觉促使他走近柴堆。他蹲下身,随手抽出几根颜色异常的树枝,凑到眼前仔细观看,又放到鼻尖深深一闻——一股淡淡的、不属于茶树木的、略带辛涩和草腥的异味隐隐传来!这味道极其微弱,混杂在干柴的气味中几乎难以分辨,但林国栋此刻神经高度紧绷,对这异常气息格外敏感!

他立刻跑回屋,拿来了手电筒,强光照射下,真相无所遁形!他仔细翻查整个柴堆,果然发现里面混杂了相当数量的这种外来树枝!它们被巧妙地穿插在茶树柴中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心脏狂跳,立刻叫醒了已经睡下的爷爷和林海,拿着这些树枝急切地询问。爷爷接过树枝,就着灯光仔细摩挲、观察,又掰开一小截闻了闻断面的气味,脸色骤然变得惨白,拿着树枝的手都颤抖起来:

“这……这是‘闹羊花’的树枝!这东西……这东西烧起来烟大,有股子闷臭味!要是用它烧火炒茶,哪怕只掺进去几根,那怪味儿顺着热气窜进锅里,就会坏了一整锅茶的正味!会让茶香变得杂乱浮躁,滋味变薄,喉头发涩!这是……这是有人存心要毁咱们的茶啊!”

真相大白!不是内鬼,不是工艺疏忽,也不是原料问题,而是有人在他们最基本、最不起眼的生产资料——柴火里,做了极其阴险的手脚!这种破坏,手段隐蔽,成本低廉,却效果致命,足以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毁灭性的一击!

愤怒的火焰瞬间席卷了林国栋的全身,他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找到王老五,将他揪出来痛打一顿。但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剧烈的疼痛让他迅速冷静下来。现在不是发泄愤怒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应对迫在眉睫的检查,并挽回信誉!打草惊蛇,只会让对手更加警惕,甚至采取更恶毒的手段。

他立刻组织起几个绝对信得过的核心成员,趁着夜深人静,打着手电,将作坊里以及储备的所有柴火,一根一根地彻底检查、分拣,将所有混入的“闹羊花”树枝全部挑拣出来,集中销毁,并换上了确保安全的干净柴火。同时,他让林海天不亮就带着重新炒制的、绝对保证质量的茶叶样品,火速赶往省城,亲自向那位投诉的客户当面解释情况,并恳请他们重新品鉴,务必挽回影响。

接下来,林国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应对三天后的检查上。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硬仗,绝不能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他带领组员们,昼夜不停,将合作社所有的规章制度、历年生产记录、详细的出入库单据、以及清晰规范的财务账目,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装订成册。他反复给大家开会,统一口径,提振士气:“乡亲们!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的茶,现在问题找到了,根子不在咱们!咱们的流程,咱们的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来查,咱们就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地让他们查!不仅要让他们查不出问题,还要让他们看到咱们林家岭合作小组的规范、底气和硬骨头!”

周一,县里的联合检查组如期而至,三辆小车组成的车队显得颇有阵势。带队的是县农业局一位面色严肃、官威十足的副局长,随行人员包括工商、质检部门的干部,以及几名看似是技术专家的人员。检查组一行下车后,没有过多寒暄,便直接要求查看茶园、加工作坊、仓储库房,态度严谨甚至有些挑剔。

林国栋和组员们早已准备就绪,沉着应对。他们引导检查组查看了修剪整齐、管理规范的茶园;参观了虽然简陋但洁净有序的炒茶作坊,爷爷林大山甚至应要求,现场演示了一小锅茶的杀青过程,手法娴熟,火候精准,引得那位技术专家微微颔首;在仓库,各类物品摆放整齐,记录清晰可查。在查阅厚厚的台账和账本时,检查组问话相当犀利,细节抠得很死,明显带着挑刺的意味。

然而,林国栋和负责记录的周芳、李老栓等人对答如流,数据准确,逻辑清晰。尤其是当检查组一位成员质疑古法炒制缺乏“标准化数据”支撑时,爷爷林大山情绪有些激动,但依然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看茶做茶、火候存乎一心”的千年传承精髓,那份融入血液的自信和坚守,反而让几位专家模样的成员陷入了沉思,甚至私下交流时流露出些许敬意。

整个检查过程持续了大半天,气氛一度十分紧张。但最终,检查组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无法解释的问题。总结反馈时,那位副局长的语气缓和了许多,肯定了他们“在传统工艺传承和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但也例行公事地“提醒”他们要“持续加强质量管控,维护品牌声誉”。

检查组的车队扬长而去,留下虚惊一场的林家岭。傍晚,林海也从省城打回电话,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兴奋:客户在品尝了最新样品并听了他们的解释后,疑虑尽消,对林家岭应对危机的诚恳态度和处理速度表示赞赏,不仅确认了后续合作,还表示可以考虑增加订单!

这场突如其来的、几乎将林家岭推向悬崖边缘的风雨,如同一场残酷的淬火,不仅没有将他们摧毁,反而烧掉了杂质,让他们的组织更加紧密,基础更加牢固,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组员们经历了最初的恐慌、猜忌到最后的团结一致、共同御敌,彼此间的信任和依赖感前所未有地增强。

然而,林国栋站在村口,望着检查组消失的方向,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反而充满了更深的忧虑和警惕。他知道,王老五背后的人绝不会就此罢休。这次是阴险的柴火调包,下次会是什么?投毒?还是更防不胜防的手段?更可怕的是,对方已经不再满足于从外部施压,而是开始渗透进来,进行这种隐蔽而恶毒的破坏,这标志着斗争进入了更加残酷、更加凶险的新阶段。

傍晚,林国栋收到韩律师一封加急信。信中写道,据可靠消息,县公司正在更高层面积极游说,推动一项新的、带有试点性质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与提升实施方案”,试图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为名,将像林家岭这样的独立品牌纳入其所谓的“统一运营体系”。而且,这次对方似乎吸取了教训,方案设计得更加“精巧”和“合法合规”,强调“自愿入股、利益共享”,但核心控制权仍牢牢掌握在其手中……

新的、更强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更隐秘的层面、以更冠冕堂皇的方式加速酝酿。林家岭这艘刚刚在惊涛骇浪中经受住淬火考验的小船,即将面对的,会是怎样一场无法回避的、决定命运的更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