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 第165章 烈火焚尽枭雄梦 宫台罢兵明立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烈火焚尽枭雄梦 宫台罢兵明立威

葫芦峪的大火,肆虐了整整一夜,直至天色微明,方才因可燃物殆尽而渐渐熄灭,只余下缕缕青烟和满目焦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与血腥混合的气味。这一夜的战斗,也随着火势的减弱而渐趋平息。

山谷两侧出口被滚木礌石堵塞,陷入绝境的曹军残部,为了躲避吞噬生命的火海,只能沿着下山道路拼命向山顶攀爬,试图翻越山谷背斜面逃离。然而火借风势,往往向上蔓延得更快,许多人在绝望的奔逃中被烈焰追上,化作焦炭。凄厉的惨嚎声在山谷间回荡了一夜,令人毛骨悚然。

在程昱声嘶力竭的呼喊和组织下,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组织人员挖掘壕沟、砍伐树木组成放火带,最终也只有约八九千惊魂未定、大多带伤的残兵败将,勉强撤出了这片死亡之地,与先一步撤离的曹操主力汇合。

夏侯惇部背负着昏迷的曹操,被徐荣的五百西凉铁骑一路衔尾追杀,苦不堪言。夜色虽提供了些许掩护,但西凉铁骑的骑射功夫和凶悍作风,依旧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三千部众,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和无数溃散的兵卒,夏侯惇本人也多处带伤,才终于在黎明前摆脱追击,与程昱收拢的败兵汇合。

而曹仁、曹洪、曹纯等其他曹氏、夏侯氏将领的处境更为凄惨。他们各自为战,在火海与敌骑的双重打击下,部众损失极其惨重,大多仅带着百十亲兵,甚至几十人狼狈逃出。年轻气盛的曹真更是几乎成了光杆将军,麾下三千部众几乎损失殆尽,仅以身免。

待到天明,残部陆续汇合,程昱强忍悲痛与愧疚,开始清点人数。一番统计下来,结果令人心碎——出征前三万精锐,经历昨夜一役,战死、烧伤、失踪、被俘者竟超过一半!如今还能聚集起来,尚有一战之力的,仅剩一万五六千人,而且士气低落,装备残破,短时间内已难堪大用。

曹操在夏侯惇的背负下,于后半夜短暂苏醒,闻听如此惨重的损失,又是一阵急怒攻心,呕出几口淤血,虽未再次昏迷,却也面色蜡黄,气息奄奄,只能躺在简易担架上,由亲兵抬着行军。枭雄的宏图大志,仿佛一夜之间被那场大火烧得千疮百孔。

……

就在曹操于葫芦峪发动攻势的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兖州东郡以陈宫为首的各大世家,也纷纷调动私兵部曲,对朱明迁徙队伍的其他部分发动了袭扰和试探性攻击。

这些世家大族,为了瓜分这块“肥肉”,可谓下了血本,每家出动的人马都不少,最低也有四五千之众,汇聚起来,声势看似浩大。然而,这些人马平素多是看家护院、镇压佃农的护院、仆从,欺负小股土匪流寇尚可,真正面对朱明麾下那些从冀州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百战精锐时,其差距便暴露无遗。

朱明早就通过“名将雷达”的预警,知晓陈宫在周边有所布置,因此早有防备。当几股不知死活的世家私兵试图冲击迁徙队伍的侧翼或尾部时,立刻遭到了雷霆般的反击。

朱明亲自率领一部精锐,如猛虎下山,一个冲锋便将袭扰的世家私兵打得抱头鼠窜,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败退。看着那些狼狈逃窜的背影,朱明勒住战马,运足中气,声震四野:

“回去告诉陈宫陈公台!想啃下我朱明这块硬骨头,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牙口够不够硬!别到时候没吃到肉,反而崩坏了满嘴牙!”

“此次袭扰,念在尔等初犯,我不予深究!若再有谁敢不知死活,前来撩拨虎须……”

朱明语气陡然转厉,杀意凛然,“我朱明便率这四十万军民,就此在东郡住下不走了!届时,定将尔等东郡世家,连根拔起,鸡犬不留,屠城泄愤!不信,尔等大可试试!”

“我部此行,只为借道南下,一路对兖州各地秋毫无犯!莫要逼我做出不理智之事!回去告诉陈宫,让他自己想清楚!下次,便不是这般轻易放过尔等了!”

这充满威胁与警告的话语,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个听闻此言的世家私兵心头,更随着败兵,迅速传回了坐镇后方的陈宫耳中。

几乎同时,曹操在葫芦峪大败亏输、损兵折将的消息,也如同插上了翅膀,传到了陈宫这里。

陈宫手持两份急报,久久不语,脸上满是复杂与凝重。他长叹一声,对左右心腹感慨道:“朱明军中,有高人呐!此等环环相扣、将计就计之谋,反手火攻破伏,临阵威慑退兵……其智计之深,用兵之奇,恐犹在我与仲德之上。罢了,罢了……”

他深知,经此一败,曹操短期内已无力再组织有效拦截。而朱明展现出的强大战力与狠绝态度,也绝非东郡这些各自为战、惜身保家的世家私兵所能抗衡。强行阻拦,无异于以卵击石,徒增伤亡,更可能引来朱明所说的毁灭性报复。

思虑再三,陈宫只能无奈地摆了摆手,下达了最终命令:“传令各家,收拢队伍,全部撤回吧。此路不通,放他们过去。”

命令传出,几家在袭扰中损失不小的世家虽心有不甘,愤愤不平,但想到自家五千人马被朱明千人队追着打的狼狈,以及那“屠城泄愤”的可怕威胁,也只能压下怒火,徒呼奈何,乖乖收兵回撤。

朱明凭借葫芦峪一场大火与及时的战场立威,成功震慑了兖州潜在的敌人,为后续的迁徙队伍,扫清了一大障碍。南迁洪流,在经过一夜的血火洗礼后,变得更加凝实,继续向着预定的目标,滚滚前行。